孫 鑫,李進平,劉玉鵬,陳 昊,馬忠輝
(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700)
天車作為煉鋼事業(yè)部關鍵起重運輸設備,而鋼絲繩是天車起升系統(tǒng)中的主要承載件,其日常檢查、維護、定期更換是天車設備正常使用的關鍵。鋼絲繩是天車使用過程中的易損件,對于日常檢查發(fā)現鋼絲繩存在破股斷絲、籠型畸變、繩股擠出、斷裂、扭結、彎折等缺陷,必須及時報廢更換。否則極易造成鋼絲繩在使用中斷裂,釀成重大安全事故。
青島特鋼煉鋼事業(yè)部天車因工藝要求使用頻率高,鋼絲繩的壽命相較于同行業(yè)有所降低,所以為保障安全生產,制定相應的天車鋼絲繩日常點檢標準和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明確更換周期。目前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煉鋼事業(yè)部使用頻率最高的鑄造起重機型號為YZS180/50t-21.5 m,其主起升采用雙吊點4 根鋼絲繩纏繞,分布于鐵水、加料跨、上鋼跨。主要應用于加料跨上鋼跨鋼包吊運和鐵水轉運。當鋼絲繩達到使用周期時,更換工作耗時多達7 h,直接影響生產產能。作業(yè)區(qū)骨干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研究、討論出一套更為省時的更換方案。
圖1 提前準備工器具
圖2 提前焊接螺母
工器具準備包括手拉葫蘆1 臺、鋼絲繩扣2 根、麻繩1 根、氣焊1 套、5.55 mm 打擊扳手2 把、6.24 英寸扳手1 把、手錘1 把,人員準備13人。
在開始作業(yè)前,需提前1 d 進行計劃提報,并對所涉及的危險作業(yè)進行辨識,并填寫危險作業(yè)單。檢修當天需對檢修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充分讓人員了解檢修作業(yè)所需注意事項,并與調度協(xié)調聯(lián)系檢修時間。
(1)天車正式停車后,點檢人員上車填寫要害部門登記表及能源介質隔離相關表格,確認檢修現場安全措施及停車位置。安排2 名維保人員在天車兩側安裝斜鐵(導軌夾子)兩端固定螺栓,緊固到位,沒有打滑現象。安裝警示燈和彩旗警示相鄰車輛,避免造成頂車、撞車現象。
(2)檢修人員在小車體上等待,現場負責人聯(lián)系天車工將主鉤橫梁落到地面后,由電工將重錘限位與上下限位拆除,將1 套氣焊用麻繩吊到天車上,用氣焊切斷平衡梁端的4 根鋼絲繩繩頭(圖3)。
圖3 切斷舊鋼絲繩繩頭
(3)地面工作:切斷鋼絲繩時,現場地面負責人確保人員站在安全位置,之后地面上的2 名焊工同時將新舊鋼絲繩進行焊接,每根鋼絲繩由2名維保人員放平對齊兩端,便于焊工的焊接。對接完畢后,總負責人通知車體負責人,確認車體人員都位于安全位置后,再通知天車工用1 檔將舊鋼絲繩轉回到卷筒上,每當焊接處到地面滑輪組,每根鋼絲繩都必須由2 名維保人員人工抻出,防止對焊接處損傷斷裂。由車體點檢人員在平衡梁處確認新鋼絲繩在卷筒卷3圈后通知天車工停止起升,將新繩固定在車體上。地面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后,將連接處切斷,舊繩落下,由車體點檢負責人通知天車工落鉤。落鉤的同時,每根鋼絲繩由維保人員將舊鋼絲繩盤放在盤架上,每根鋼絲繩需4 名維保人員進行盤繞收繩。
(4)車上作業(yè):在車體點檢負責人確認舊鋼絲繩剩下2 圈后停止落鉤,由維保人員將舊鋼絲繩卷筒側的繩頭壓板螺栓拆除。
(5)地面工作:4 根繩頭全部落下后,將剩余的鋼絲繩全部盤繞在盤架并盤放牢固。
(6)車上作業(yè):放卷揚機(圖4)的繩,由車上人員放下麻繩將卷揚繩拉到車體上,把卷揚繩穿過掛在平衡梁上的固定式龍門架上單輪滑車,將重型套環(huán)放下。起吊新的重型套環(huán)和新繩,依次將4 個重型套環(huán)安裝固定在平衡梁的兩端。之后車體點檢負責人通知地面負責人,讓地面維保人員找正鋼絲繩,防止起鉤時鋼絲繩脫繩,在上下確認完畢后起鉤。由維保人員將繩子盤繞2 圈,再用壓板固定在卷筒上,最后用打擊扳手鎖緊。
圖4 專人操作卷揚機
(7)地面工作:地面負責人通知天車工起鉤,車體上檢修人員確認平衡梁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確認正常后調上下限位,鋼絲繩更換完畢。
(8)檢修完畢,試車(圖5),工完場凈。下方使用帆布鋪蓋,檢修完帶走,避免油污污染地面,節(jié)省清掃時間。
圖5 試車
對檢修工作流程和工作期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改進。
(1)原方案滑輪吊掛點選在廠房上,導致更換地點固定,影響相鄰天車運行。作業(yè)協(xié)調時間過長不利于檢修工作的開展。原方案滑輪吊安裝位置在使用時間過長后容易影響廠房結構的穩(wěn)定性,造成安全隱患。
(2)在穿新繩的步驟,原先是橫梁組平放在地面在接頭每通過一片滑輪片時,都需停下后由人工拉出。此過程需調動人員配合默契,耗費大量作業(yè)時間。
(3)按原方案更換天車鋼絲繩,新繩卷到卷筒2.5~3.0 圈后,新舊繩同時落回地面,切斷接頭后再由卷揚機將新繩頭帶到上面去固定,用時較長,對生產節(jié)奏影響較大。
(1)根據檢修作業(yè)特點,選取在平衡梁上方焊接固定式龍門架作為吊掛單輪滑車的位置,改變原有方式,使作業(yè)地點更靈活。
(2)將橫梁組立放在地面上,調好起升角度,起鉤時不再用人工進行拉繩頭。
(3)在下繩口處旁邊焊接300 mm 高的圓柱作為一個固定點,首先要保證焊接牢靠,在舊繩帶動新繩上到卷筒后,用卡環(huán)將新繩固定在圓柱上,之后將繩頭拆開,只落下舊繩,改變原有作業(yè)方式。
(1)在檢修作業(yè)吊掛點更改后,其檢修位置可根據生產需要來安排,增加檢修工作的靈活性,減少對其他天車的運行影響。該措施實施后大約縮短了1 h 的檢修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消除了原有方式對廠房結構產生的安全隱患,為安全生產高效創(chuàng)產打好基礎。
(2)在選用更改后的橫梁組擺放方式后,為檢修作業(yè)節(jié)省了人工拖拽繩頭時間約1 h,同時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為后面的工作留足充分體力。
(3)在下繩口處旁邊焊接300 mm 高的圓柱為固定點,簡化了繁瑣的工作流程,同時降低工作中出錯的概率,提高作業(yè)效率,節(jié)省約1 h 的檢修時間。
在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后,作業(yè)區(qū)組織技術人員按新方案進行了實施操作。優(yōu)化后的換繩方案使更換時間比原方案共節(jié)約3 h。加料跨共有6 臺天車,3 臺用于加鐵水,2 臺用于加廢鋼,1 臺備用。9 月份轉爐每日產鋼量約10 000 t,平均到5臺車上,每臺車24 h 的工作量對應產鋼量為2000 t。按每噸鋼利潤510 元計算,則3 h 產生利潤127 500 元。
通過對起重機主鉤鋼絲繩的更換方法進行優(yōu)化,換繩時間由原來的7 h 縮短為4 h,節(jié)約了檢修時間,降低了檢修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避免了安裝隱患,延長鋼絲繩使用壽命,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