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說:“一個人的思想總是發(fā)展的,立場是可以轉變的。只要自覺地放下架子,拜人民為師,馬列主義也就容易學好?!泵珴蓶|這番話,影響了鄭洞國的后半生。他努力改造世界觀,全身心地投身于國家和民族事業(yè)。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一天,日理萬機的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在中南海豐澤園辦起了家宴。他邀請的人有中共高級將領賀龍、葉劍英,原馮玉祥西北軍舊部、剛剛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的鹿鐘麟,還有一位是在遼沈戰(zhàn)役中投誠的黃埔一期畢業(yè)生鄭洞國。
被毛澤東點名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參與國家機要工作的鄭洞國,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確實有一段不平凡的經(jīng)歷。
1947年10月開始,東北解放軍先后發(fā)起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國民黨軍隊在東北的形勢急轉直下。蔣介石決定成立東北“剿匪”總部,任命衛(wèi)立煌為東北行轅副主任兼“剿總”總司令,同時任命鄭洞國和范漢杰為副總司令。
1948年初,衛(wèi)立煌擬讓鄭洞國兼任第一兵團司令官和吉林省主席,擔負固守長春的任務。3月下旬,在蔣介石、衛(wèi)立煌一再催促下,鄭洞國只好飛赴長春,開始了他一生中最為痛苦的一段時光。
1948年9月中旬,東北解放軍發(fā)起聲勢浩大的遼沈戰(zhàn)役。10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親自給鄭洞國寫信,分析形勢,曉以大義,勸他顧念當年黃埔就學時的革命初衷,進行反蔣起義,回到人民的行列中??上У氖?,由于城內(nèi)戰(zhàn)亂,這封信當時未能送到鄭洞國手中。長春和平解放以后,鄭洞國才知道此事,對于老師的這番親切關懷,內(nèi)心由衷感激。
10月21日,長春解放。鄭洞國帶著已經(jīng)放下武器的兵團司令部直屬部隊出城途中,迎面碰上正率大批部隊進城的解放軍兵團司令員蕭勁光和政委蕭華。蕭華立即停下車,走過來熱情地問候鄭洞國,沒有一點兒勝利者的驕矜之色,使他產(chǎn)生了欽敬。
1986年夏,鄭洞國在家中接受媒體采訪
當晚,蕭勁光和蕭華設下豐盛的酒菜款待鄭洞國,希望他能繼續(xù)在人民的軍隊工作。心如死灰的鄭洞國表示,什么事都不想做,只想當一個老百姓。
筵席快結束時,蕭華委婉地建議:“你不愿工作,是否愿意到后方哈爾濱去多看看,休息休息,或者學習一段時間,請任意選擇?!?/p>
鄭洞國想了想,覺得去解放區(qū)也好,看看共產(chǎn)黨是什么樣子,免得自己輸?shù)煤锖康摹?/p>
在哈爾濱,鄭洞國住了3個多月。他后來回憶這一段時光:“看報看了幾個月,我的心境好了一些。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成功?國民黨為什么失敗了?這兩個存在心里的問題,似乎得到了一些初步解答。但還有很多問題不能從報上得到滿意解答,于是看書的愿望油然而生。我要求閱讀毛主席著作,得到一部東北版的《毛澤東選集》。這部書我至今還保存著,成了一件十分珍貴的紀念品?!?/p>
1950年8月,鄭洞國因胃病問題前往上海就醫(yī)。途經(jīng)北京時,周恩來在家中會見并宴請了他。
一見鄭洞國走進客廳,周恩來快步迎了過來,緊握著他的手說:“洞國,歡迎你,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難得有這個機會啊!”
一瞬間,百感交集的鄭洞國哽咽地說:“幾十年來,我忘記了老師的教誨,長春解放前夕,您還親自寫信給我,我感謝您和共產(chǎn)黨的寬大政策?!?/p>
吃飯的時候,周恩來問起鄭洞國的身體和家庭情況以及今后的打算。他說:“洞國,你還不到50歲,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為人民作貢獻?。 ?/p>
周恩來誠懇的態(tài)度讓鄭洞國非常感動,他表示準備先回上海治病,料理一下家務,再聽候安排。
8月中旬,鄭洞國回到上海,一直休養(yǎng)到1952年6月。在這期間,他一邊養(yǎng)病,一邊關注著國家的建設與發(fā)展。
1951年冬,周恩來在北京再次會見并宴請了鄭洞國。鄭洞國向周恩來匯報了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新認識,鄭重表示愿意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
1952年5月下旬,在周恩來的親切關懷下,剛剛遷居北京的鄭洞國被任命為水利部參事??吹叫轮袊闪H幾年,水利建設工程規(guī)模之大、收效之宏,鄭洞國格外振奮,決心竭盡自己的全力,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添磚加瓦。
1954年,毛澤東舉辦家宴。鄭洞國剛到,毛澤東就迎了上來,熱情地與他握手、寒暄。
言談間,毛澤東親切地詢問起鄭洞國的生活情況,并鼓勵說:“你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還得多為人民做工作?!敝?,大家越談越投機。
鄭洞國讀了不少毛澤東的著作,對毛澤東的思想和學問極為欽佩,也在思考著如何更深入地掌握好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因此,他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毛主席,您的馬列主義為什么學得這樣好呢?”
毛澤東說:“我當年接受馬列主義以后,總以為自己已經(jīng)是一個革命者了。哪知道一去煤礦和工人打交道,工人不買賬。因為我還是一副‘學生臉’‘先生樣’,也不知道怎么做工人的工作。那時我整天在鐵道上轉來轉去,心想這樣下去怎么行呢?想了很長時間,才有些明白,自己的思想立場還沒有真正轉變過來。我是在向社會學習、向群眾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一個人的思想總是發(fā)展的,立場是可以轉變的。只要立場轉變了,自覺地放下架子,拜人民為師,馬列主義也就容易學好?!?/p>
毛澤東在宴席上講的這些話,影響了鄭洞國的后半生。從那以后,他一直牢記著這些諄諄教誨,努力改造世界觀,全身心地投身于國家和民族事業(yè)。
1982年,鄭洞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一番肺腑之言:“我的老同學杜聿明生前曾對我說,歷史最能教育人,最具有說服力。一個人經(jīng)歷過曲折的道路,經(jīng)歷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才有了發(fā)言權,才更能篤信國家獨立、富強的理想。這段話,我是感受極深的。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祖國獨立、富強的理想已經(jīng)初步實現(xiàn),并且展示了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