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期
刊物介紹
《中共黨史研究》(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8年,是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辦的機關刊物。本刊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是該刊的一貫宗旨;及時反映中共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該刊的主要特色;總結黨的歷史經(jīng)驗、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是該刊的重要任務;多出精品、努力辦成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上乘期刊是其奮斗目標。創(chuàng)刊18年來,《中共黨史研究》以其正確的政治導向,高水平的學術研究,蜚聲于黨史學界、學術界和社科期刊界。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的期刊評獎活動中,《中共黨史研究》分別于1999年、2003年、2005年連續(xù)獲得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國家期刊獎。國家期刊獎是我國期刊界的最高獎,也是惟一的政府獎。
中共黨史研究
- 再論黨史研究要現(xiàn)代化、科學化、社會化
- 概念史與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視野
- 中共黨史學個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 冷戰(zhàn)背景下新中國內部發(fā)行制度的演變與影響*
- 中蘇論戰(zhàn)背景下的史學“反修組”初探*
- 主體與后盾:根治海河運動中的生產(chǎn)隊角色
- 另一種“以俄為師”:民國基督徒蘇俄觀的轉變(1918—1937)
- 社會主義女權和自由主義女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婦女運動內部的共識與分歧
- 公葬李大釗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生態(tài)
- 政治敘事抑或歷史事件——再談陳獨秀是否舉起了民主與科學的大旗
- “大躍進”時期的甘肅引洮工程述評
- 《少年》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 20世紀80年代整黨中否定“文革”的教育
- 鄉(xiāng)村研究視閾中的國家與社會關系理論——脈絡檢視與范式反思
- 共產(chǎn)黨指導思想的來龍去脈
- 文藝社團的轉型與延安文學制度的建立
- 修復集體記憶——對近年來革命文化再度勃興的思考
- 關于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問題
- 《當代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3期要目
- 《黨的文獻》2013年第3期要目
- “俄界會議的歷史意義及重大貢獻”學術研討會征文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