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青云實驗中學 李丹清
隨著英語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閱讀在語言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然而,僅僅進行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讀后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對于學生能否真正吸收所學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至關重要。本文以初中英語閱讀為背景,探討了在閱讀后活動設計中的策略,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重視吸收環(huán)節(jié)、豐富活動類型、增強主題意識、自我評價以及增強監(jiān)控意識,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水平,為初中英語教育中的閱讀讀后活動提供更為創(chuàng)新和有效的設計思路。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讀后活動應該具有多樣性。設計包括口頭表達、書面表達、藝術創(chuàng)作等多種類型的輸出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多樣性的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深度。
首先,多樣的輸出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參與中更容易產(chǎn)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例如,在教學colours 這一單元時,可以通過進行關于喜愛顏色的調查,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表達個人的觀點,從而使學習變得更具個性化和有趣。還可以通過提問和展示圖片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顏色的認知,引導他們將顏色分為“warm colours”和“calm colours”。其次,多樣的輸出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協(xié)作、討論、展示等形式,學生不僅有機會進行口頭表達,而且還需要借助語言來傳達思想和觀點。例如,可以通過分組討論各自喜歡的顏色并陳述原因。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有效地使用英語語言來交流,從而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水平。最后,多樣的輸出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設計一系列啟發(fā)性的任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可以通過討論文章并填寫相關表格,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信息,培養(yǎng)他們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這有助于學生發(fā)展批判性思維,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以上教學設計,旨在通過多樣的輸出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yǎng)思維能力,從而更全面地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這樣的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使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取得更為全面和深入的收獲。
在讀后活動設計中,主題是活動的靈魂。在教學如Teenage problems 單元內容時,基于主題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并將所學知識融入實際情境中。通過設立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相關的議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首先介紹Teenage problems 作為本次讀后活動的主題。通過簡短而引人入勝的引言,激發(fā)學生對這一主題的興趣。在介紹后,進行小組或全班討論,讓學生分享對青少年問題的看法、體驗和思考,為后續(xù)的閱讀和寫作做好鋪墊。
教師需要提供一篇關于青少年問題的文章,確保文章涵蓋不同方面的問題,如學業(yè)壓力、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并從中找出作者對于這些問題的看法和提出的解決方案。通過閱讀,學生將更好地理解主題,并能提煉出相關的語言元素。
針對文章中涉及的關鍵詞匯,教師需要進行詞匯梳理,解釋詞匯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學生通過小組活動或詞匯記憶游戲等形式,鞏固相關詞匯。這一步驟有助于學生準確運用描述青少年問題的相關詞匯。
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可以運用文章中的關鍵詞匯,以信函的形式,表達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提供寫作框架,引導學生按照引言、問題陳述、解決方案等結構進行寫作,確保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寫出一封結構完整的信。
學生完成寫作后,進行小組或全班互動分享。同學們可以互相閱讀對方的信件,提出建議和反饋。教師也可以點評學生的寫作,強調其中運用得當?shù)恼Z言元素,鼓勵學生在表達問題和解決方案時做到精準、清晰。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總結。學生反思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評估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同時思考在表達問題和解決方案時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這一步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自我認知和調整能力。
通過強化主題意識,實施基于主題的教學,“Teenage problems”單元的讀后教學旨在激發(fā)學生對青少年問題的深入思考,并在語言運用中準確表達所學知識。教師通過理論依據(jù)的引導和具體的教學實踐,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中不僅能運用相關詞匯,還能更好地反映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樣的教學設計有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語言學習理論中,自我評價被認為是促進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反思和自我評價,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語言優(yōu)勢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調整學習策略。這種過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根據(jù)認知學派的理論,個體的學習是建構性的,自我評價正是學生主動建構自己語言知識的一種方式。而在Know Yourself單元的讀后教學中,我們可以借此搭建語言支架,為學生的高效語言輸出提供支持。這一策略的理論依據(jù)在于語言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通過反思和自我評價,學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語言水平,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
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Know Yourself單元的核心主題,強調語言學習是個體化的過程,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路徑。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自己語言水平的關注。
教師可以提供一份簡單的自我評價表格,讓學生根據(jù)所學內容自行評價自己在語言結構和詞組運用上的水平。例如,表格中可以包括一些常見的語法結構和詞組,學生需要標注自己對每個項目的掌握程度,如“完全掌握”“基本掌握”“不太理解”。
學生完成自我評價后,組成小組,相互交流各自的評價,并探討在哪些方面存在共同的困難或優(yōu)勢。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讓他們從彼此的經(jīng)驗中學到更多。
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展示一位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是如何克服困難,提高自己的水平的。這些案例可以是真實的學生經(jīng)歷,或者是虛構的角色。通過案例分享,激發(fā)學生對于提升語言能力的動力。
基于自我評價和小組討論的結果,學生可以制定個人的語言學習目標,并制定實際可行的行動計劃。例如,如果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在使用情感詞匯方面存在不足,他的行動計劃可以包括每天閱讀一篇涉及情感表達的文章,并總結其中常用的詞匯。
學生在實施行動計劃后,定期進行反饋。這可以通過短期目標的達成情況、語言輸出的改善等方面來評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額外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搭建語言支架。
通過“自我評價”的教學策略,Know Yourself 單元的讀后教學不僅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語言水平,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我管理和學習動力。這一教學過程不僅符合初中英語實際,而且為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過反思和自我評價,學生更能主動參與到語言學習中,形成持久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將重點放在“重視吸收環(huán)節(jié):用學過的語言做事”這一方面,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已學語言知識。這一理念的背后是語言教學的本質,即通過吸收和應用語言,使學生真正掌握并運用所學知識。在school life 單元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
語言學習的關鍵在于實際運用,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通過吸收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在真實的語境中應用他們學過的語言,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漫畫是一種生動有趣的表達方式,它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語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歡迎來到本單元的形式則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引導學生將語言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目標方面,我們不僅著眼于知識目標,即學生能夠掌握本課時的四會詞匯和重點句型,更注重能力目標,即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情感目標方面,我們希望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school life”這一話題的興趣,并讓他們理解和欣賞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不同之處。
在教學重難點方面,我們要確保學生熟悉與校園生活相關的話題,并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這一點在教學實踐中將貫穿始終。
首先,我們通過漫畫的形式引入課題。通過問題引導,我們讓學生思考和表達對上學的看法,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接著,通過對Eddie 和Hobo 對話的討論,我們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理解校園生活的表達方式,并學會在對話中運用相關語言知識。然后,通過提出問題,我們鼓勵學生用所學語言進行回答。這一過程中,我們著重強調運用學過的語言,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鞏固已學知識。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學過的內容,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更自如地運用。
整個教學流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活潑生動、實用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真實運用語言,我們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和運用。這一教學策略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學內容,還能培養(yǎng)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
研究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建構性的過程,學習者通過實際的語言使用來構建他們的語言系統(tǒng)。同時,Vygotsky 的社會文化理論強調了語言的社會性,即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和對話來促進語言學習。基于這些理論,監(jiān)控意識的培養(yǎng)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而輸出監(jiān)控與評價則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產(chǎn)出語言的過程中,通過對自己產(chǎn)出的語言進行監(jiān)控和評價,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并改正語言錯誤,從而提高語言水平。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讀后活動,以鞏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并引導他們輸出語言并對其進行監(jiān)控和評價。首先,我們選擇一個適當難度的讀后材料,例如一篇短文或一段對話,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學生閱讀完畢后,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對文本的理解和個人看法。這一步驟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并為后續(xù)的輸出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我們設計一個輸出任務,讓學生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表達對文本的總結、評論或提問。這個任務需要學生主動運用他們學到的語言知識來表達觀點,同時也為后續(xù)的監(jiān)控和評價奠定基礎。
在學生完成輸出任務后,我們引導他們進行自我監(jiān)控。這可以通過提供一個自我評價表或一份反思問題的方式進行。學生可以回顧他們的輸出,注意語法、詞匯和表達是否準確,是否達到了自己的預期目標。這一步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語言輸出的敏感性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為了加強監(jiān)控,我們可以引入同伴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與同學交換他們的輸出,并互相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種合作互動有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語言輸出,并且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和改進。最后,教師可以進行整體性的評價,并提供反饋。這一反饋不僅僅關注語法和詞匯的正確性,更注重學生表達的流暢性和邏輯性。通過及時的反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不足并取得改進。
通過這樣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教師既能夠鞏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又能夠引導他們主動產(chǎn)出語言,并在產(chǎn)出過程中增強對自己語言輸出的監(jiān)控和評價意識。這種教學策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同時,通過同伴互評和教師反饋,學生能夠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
初中英語閱讀讀后活動設計的策略對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以上策略的實施,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水平,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希望本文提出的策略能夠為初中英語教育中的閱讀活動設計提供參考,促使更多的教育者關注并改進閱讀教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