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渝
十月的一個周末,正好是外公的忌日,我拖家?guī)Э诘厍巴箞@祭奠。對于我來說,祖宗、家族、祭祀是融入血液里的重要信念。
在我兒時的印象中,外公是個勤勉、愛衛(wèi)生的人。盡管那時我是大家庭里唯一的孫輩,卻從未被外公外婆嬌慣過。外公總是帶著我餐前為家里長輩放好碗筷,端菜上桌,餐后收拾碗筷,幫忙洗碗。每個月還定期做家里的大掃除,刷瓷磚、整理藥柜、書架……哪個孩子天生愛勞動不想玩兒呢?我也不例外。然而,我卻堅持下來了,成了常被大人們夸獎的“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后來回想,正因為外公言傳身教,不斷地鼓勵、表揚、贊美我的點滴進步,才使得愛勞動、不抱怨、不嬌氣的優(yōu)良作風在我幼小的生命里得以傳承、延續(xù)。
外公還教導我要講規(guī)則,要勇敢。剛轉入新幼兒園時,由于不適應環(huán)境,我和小朋友發(fā)生沖突,一氣之下動手打了她。誰知下午剛一回到家,外公就開始細致地問起事情的始末。得知確是我行為不當后,他耐心地教導我該怎么和新同學相處,隨后要求我和他一起上門道歉。上門道歉?這猶如晴天霹靂,年幼的我那點可憐的小尊嚴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我已經認識到自己行為不當,知道自己錯了,也保證絕不會有第二次,可我不想道歉?。⊥夤y道不該向著我嗎?一番心理掙扎后我還是跟在外公身后,不情不愿地登門道歉。一到小朋友的家門口,我就慫了,看著外公站在我身前向小朋友的外婆致歉,我再也忍不住眼淚,哭得稀里嘩啦地向小朋友道歉……回到家,我以為外公還要批評我,他卻溫和地對我說:“你今天很勇敢,能夠知錯就改。”那一次,“勇敢”這個詞在我幼小的心里有了懵懂的新解讀:原來,“勇敢”不止是打針不哭、摔倒了能自己拍拍灰爬起來,更是能正視自己的問題,勇于改正。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學業(yè)越來越重。外公經常打電話關心我的健康和學習??墒菍τ谝粋€處于青春期帶有叛逆精神的少女來講,怎么能理解老人的愛呢?接下來的十多年,外公在我眼里就是一個“平凡”的找不出任何特色的啰嗦老人。
后來我工作、結婚、生子,因緣際會,重回身體硬朗的90 歲外公身邊,在日常更細微的生活觀察與閑聊中,我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外公是個寶藏呀!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外公經歷了當工友、受私塾先生接濟求學、考入軍校的少年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又作為第一批志愿軍戰(zhàn)士入朝作戰(zhàn)。在極其艱苦、險象環(huán)生的戰(zhàn)場,他不顧個人安危,將僅有的口糧送給不知姓名的軍中傷員。后來因戰(zhàn)事需要,受部隊調派回國集訓,在北林大突擊學習理化生和俄語,準備前往蘇聯(lián)學習重炮。又因前方戰(zhàn)況好轉,在北林大學習成績突出,考入人大法學系。畢業(yè)后,一心想為祖國培養(yǎng)政法人才的外公,放棄留在北京司法部門工作的機會,志愿回到重慶,留在西政高校教師團支援建設的一所中學擔任教師,直至退休。臨終前的幾年,他常說:“比起當年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我已經很幸運了!知足常樂??!”
秋風微起,“媽媽,祖祖的‘家’要到了!”年幼兒子的話將我的思緒拉回到眼前。是啊,直到現(xiàn)在,我已身為人母好幾年,回想起外公平凡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點點滴滴,才真正感悟到他的豁達、堅韌、睿智與謙虛,才深刻體會到他對家人的那份理性而又溫暖的愛。那是生命歷經磨難、歷練與重生之后,綻放出的祥和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