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著青
“言語本來應當是思想的仆人,卻往往變成思想的主人?!边@種說法鮮明地道出了言語交流的重要性。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尤其需要學生能夠變成“思想的主人”。重點詞匯的理解、語法知識的梳理、關鍵文本的內(nèi)化、英語表達的順暢,以及“你我”之間的交流、質疑、爭鋒、印證等,無不需要“仆人到主人”的轉身。只有提高英語環(huán)境下高中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維護作為“主人”的形象,才能讓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效落地?!耙谎灾q重于九鼎”,當學生在英語環(huán)境下的口語也能變成“鼎”時,高中英語課堂的精彩、學生言語生命的豐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都有可能變成現(xiàn)實。
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聽”遠遠大于“說”,“寫”遠遠大于“說”,學生言說的精彩遠遠小于教師滔滔不絕的“精彩”,“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仍普遍存在(趙斌芬2020)。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師生對“寫和背”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說”,“說”被邊緣化,口語交際可有可無,甚至“欲言又止”成為常態(tài)化現(xiàn)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學生言語的萎縮、課堂的呆板機械、核心素養(yǎng)的淡化也就不足為怪了。這就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因為課堂中疏于言語表達而變得沉默寡言,因為沉默寡言而在現(xiàn)實中更加抵觸英語口語交流。因此,英語教學中的對話創(chuàng)新、英語環(huán)境下的口語交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生根等格外重要。
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意義重大——不僅是對英語學科內(nèi)容的進一步內(nèi)化與應用,還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的重要體現(xiàn)。英語教師應做實做活以下三個步驟:營造交流氛圍,讓學生有話會說;巧借問題引領,讓學生有話能說;搭設情境平臺,讓學生有話想說。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Unit 1 Reading 教學為例進行探析。
細心觀察高中英語課堂,學生之所以成為“沉默的大多數(shù)”和“思想的仆人”,是因為教師忽視語言產(chǎn)出能力培養(yǎng)——注重吸收,忽視傾吐;注重單向交流,忽視多元表達。如果教師為了教學目標的順暢完成,以一種急功近利的態(tài)度組織教學,那么就有可能出現(xiàn)“言語斷流”等現(xiàn)象,而這對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是不利的,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更不利。一句話沒說完就被打斷,一個觀點未表達完整就被阻止,都有可能破壞對話生態(tài)。由此可見,教師應警惕“言語斷流”,營造交流氛圍,鼓勵“語言產(chǎn)出”,讓學生盡情表達,進入有話會說的境界。
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是否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讓學生獲得言說的幸福。核心素養(yǎng)十八個要點中的“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理性思維”都離不開適當?shù)目谡Z交際。的確,質疑不是表現(xiàn)在作業(yè)中,而是體現(xiàn)在你來我往的言語交鋒中。只有凸顯“說”,凸顯“交流”,凸顯“言語生命的豐富”,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養(yǎng)成思維縝密的習慣,永遠保持好奇心與想象力,進一步端正嚴謹?shù)那笾獞B(tài)度……這正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效落地的體現(xiàn)。當教師不是僅僅從考試的角度出發(fā),而是從言語生命的豐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終身發(fā)展等角度出發(fā)時,課堂中的交流氛圍必定是溫馨的,學生也可以進行盡情、真實、多姿的互動表達。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Unit 1 Reading 教學為例,教師組織學生談論對林巧稚的印象,盡可能運用英語。一個學生說:“林巧稚一生未婚,不值得效仿,應該……”由于學生對“未婚”與“效仿”這兩個詞的英譯說得不夠連貫,教師馬上阻止:“停停停,她把一生都獻給了醫(yī)學事業(yè),哪有時間結婚?”學生本來想爭辯,但教師已經(jīng)轉移話題,不再理會。這名學生只好怏怏坐下。課后追蹤訪談這名學生,他委屈地說:“我表達的是婚姻方面的觀點,這個與林巧稚的事業(yè)追求是兩個話題。為什么不讓說呢?”可見,教師的不耐煩阻止了學生的進一步表達,言語斷流成為必然。
由此可見,教師的“霸道”造成學生的“言語斷流”現(xiàn)象,破壞了交際氛圍。在英語課堂中,類似的意猶未盡現(xiàn)象,或者因為延誤時間而被“叫?!钡痊F(xiàn)象屢屢發(fā)生,讓很多“語言或思想的珍珠”未曾出口就被扼殺。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需要教師的鼓勵,需要安全、溫馨、自由的交流氛圍。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開口說話、說完、說透的機會,真正讓其有話會說。當學生未組織好說話的邏輯順序又特別想說時,教師可以說:“你想想再說,組織好邏輯順序,可能會說得更好?!碑攲W生在發(fā)言過程中因為一個詞的表達陷入窘境時,教師可以說:“你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或許就能完整表達,能表達清楚就行,我相信,你可以的。”當學生蹙眉或深思時,教師可以說:“大家多一些耐心,給予這位同學十幾秒時間,也許僅僅十幾秒,他就能進行精彩的表達?!比绱?,在支撐性的多元環(huán)境下,學生能實現(xiàn)真實、自由、愉快的表達。當然,更重要的是讓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
口語技能看似簡單,實際是“任何階段英語學習很難跨越的鴻溝”(趙文芳2021)。“很難跨越”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是說了上句接不上下句,言語的表達缺乏后續(xù)力??谡Z能力提高作為一種漸進性和持續(xù)性的活動,需要大量的問題鏈接和豐富多樣的交接話題。針對這種情況,不妨利用問題鏈,打開學生言語之門與“教材之鏈”之間的通道。所謂問題鏈,指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組問題,彼此之間互為因果或互為遞進。問題鏈應既是一個閉環(huán)結構,又是一種開放狀態(tài)。以問題鏈推進學生的對話看似復雜,若組織得當,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仍然以Unit 1 Reading 教學為例,教師應以問題鏈激活對話機制,調動學生的言說欲望。先提出一個前因問題:“你為什么贊美林巧稚?”接著提出一個遞進性問題:“她的什么行為使你印象深刻?”進一步引領學生深入談論:“你會如何描述她?”……這樣的問題鏈促使學生再次精讀課文,抓住文章主干進行抽絲剝繭,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領會文章整體主旨的基礎上進行口語交流。這樣的問題鏈使學生不僅有話能說,而且能有序說話、連續(xù)說話,做到較為徹底的口語交流。
當然,在這樣的問題鏈中仍有部分學生可能無話可談。此時,教師不妨利用“助產(chǎn)術”幫助學生打開話匣子。所謂助產(chǎn)術,指盡可能循著學生表達的內(nèi)容給予一個方向,給予一扇窗,給予一個“話頭”,由此進入話語體系的過渡,從而打破“沉默”或“冷場”,從“糾結”或“擰巴”中脫身而出,進入連續(xù)表達的理想境界。
在上述問題鏈的交流中,一個學生說林巧稚是“生命天使”后,其他學生沉默了,此時,教師應巧用“助產(chǎn)術”使學生開口:“林巧稚為什么被稱為‘萬嬰之母’?因為雖然她一生沒有結婚,自己沒有孩子,但是五萬多名嬰兒由她接生,活潑可愛……”還可以這樣引領學生:“有些時候一個不是專家的‘專家’給人們看病時收專家費,那么,林巧稚是怎么做的呢?”在這樣的啟發(fā)中,學生可能會提高表達欲望,進入角色情境暢所欲言,如“林巧稚的做法是主動讓患者掛普通號,也給看病,這種行為太了不起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進入盡情表達的理想境界。
在英語口語交際課堂中,教師尤其要多多設計問題鏈。教師應緊扣文本重點,在教學著力點上設計問題,在教材生成點上設計問題,在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延伸點上設計問題,并助力于疑難問題的解決、高效口語交際課堂的打造,力爭“問”出趣味,“問”出意蘊十足的境界,“問”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
核心素養(yǎng)十八個要點之一的“樂學善學”離不開意趣盎然的情境。情境之“鮮活性、生動性與聚焦性”的優(yōu)勢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吧疃燃庸の谋镜膬?nèi)在性情境”(朱成明2023),情境中的話題更容易展開表達,更容易拓展到更大的范圍,更容易進入“善說樂說”的境界。依托情境開啟學生言說之門,豐富言語生命,一直是言語動力學所倡導的主要觀點之一。如果搭設情境平臺,學生說話就有了“支架”,有了邏輯順序表達的路線圖,有了進一步言說的依托與順序,使有話想說的欲望特別強烈。語言表達一旦和故事情境與角色體驗等沾上邊,學生的“伶牙俐齒”就是必然的。因為情境中蘊含的話題直達學生的情緒層,從而激發(fā)其強烈的表達欲望,激發(fā)其“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勇氣。英語課堂中的情境必須既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盡可能以故事的情境呈現(xiàn),以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還有助于其言語生命的豐富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在Unit 1 Reading 教學中,教師重組并呈現(xiàn)“林巧稚被破格錄取”的情境:“1921 年7 月,林巧稚參加協(xié)和醫(yī)學院的考試。對于她而言,這是人生或事業(yè)轉折的重大機會,是理想追求經(jīng)受考驗的關鍵時刻。正當全體考生奮筆疾書,專注于考試之時,她的同伴余瓊英中暑暈倒在考場。按照常理,這樣的關鍵時刻,全身心應對考試是應該的,沒有人為此指責。但是,林巧稚毅然放棄了考試幫助同伴……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你知道林巧稚的行為造成的后果嗎?”
面對該情境,教師引領學生品味:“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恰恰是放棄考試而去救人的好品質和遇事冷靜果斷的作風感動了考官,她被破格錄取?!薄爱斎?,除了英語棄考以外,她的其他各科成績比較優(yōu)秀也是一個原因?!薄霸谡麄€救人的過程中,她的英語口語水平高,贏得了考官的欣賞?!苯處煵环练纸M讓學生模擬想象林巧稚與考官的對話:“你要去救人,必定會耽誤考試?!薄拔抑溃侨嗣笥谝磺??!薄熬热说氖虑榱艚o別人,你參加考試是對的?!薄暗巧kU的事情發(fā)生在我眼皮子底下,如果我無動于衷,我一生都不會心安。”……還可以引領學生想象林巧稚回到家后與家長的對話:“你的考試才是最重要的,及時幫助同伴也很重要,還真是兩難呀?!薄@樣的情境模擬愈多,學生“言為心聲”的欲望愈強。
以上角色對話訓練或模擬情境是提升學生言說品質的極好機會,也是培養(yǎng)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的確,當情境不是原封不動地按照原貌呈現(xiàn)出來,而是通過親自“演”呈現(xiàn)出來時,旁觀者變成主角,暗示變成親自體驗,由此激發(fā)的言說高潮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緊扣角色扮演應被大力提倡,尤其應讓口拙的學生“上上鏡”,使其從身臨其境的扮演中得到言說的機會,獲得心理暗示,豐富口語生命。扮演得愈投入,愈能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愈能厚實其人文積淀,愈能提升其探究能力,而這正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中的關鍵要素,不應小覷。
從交流氛圍的創(chuàng)設到關鍵問題的巧設,再到情境平臺的搭建,隨著對話場域的不斷敞開與對話技巧的不斷豐富,彰顯著英語課堂趨向口語表達的傾向,彰顯著一種難能可貴的教學走向——相較以“寫和記”為主的教學而言,以“說”為“重頭戲”的英語課堂所涌現(xiàn)出的課堂力量,能夠更好地豐盈學生的言語生命,更好地打通培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路徑。這是一個“慢活兒”,更是一個“巧活兒”。教師應以此為課程改革的“風向標”,俯下身子,注重細節(jié),做實這項“慢工程”,引領學生成長為英語環(huán)境下的言說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