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加重,鼻塞噴嚏不斷,人也沒了精神。愛人熬了一碗姜湯,讓我趁熱喝下去,出點汗就好了。溫?zé)岬慕獪蔽栋橹t糖的甜,緩緩流進胃里。一碗喝下,熱從心底起,汗從額頭慢慢沁出。蓋上被子,更覺溫暖,一掃渾身寒戰(zhàn)的不適。第二天果真神清氣爽,如肩頭卸去了千斤重?fù)?dān),整個人都輕巧了。
五百多年前,“藥圣”李時珍就說了生姜的妙用:味辛,微溫,無毒,久服去臭氣,通神明,歸五臟,散煩悶,解藥毒,益脾胃,發(fā)散和中??墒呖珊停晒伤?,小小的生姜真是神通,可祛霧露清濕之氣,可扶山風(fēng)不正之邪。
爺爺?shù)牟藞@里,總有一爿地是留給姜的。姜是佐料,用量不多,種植的也不多。夏天吃新出土的鮮姜,清脆如玉;冬天吃晾干的老姜,醇厚味足。母親燒魚,把魚雙面煎黃,加水,切幾片生姜放入鍋中,待魚煮熟,咕咚冒熱氣之際,又加入一把姜絲。出鍋,香溢鼻尖,勾起饞蟲跳躍。保留了魚的嫩滑香綿,又滅了魚腥味,姜有大功。
姜的發(fā)現(xiàn)有些神奇。據(jù)說,神農(nóng)氏在山間采藥時,誤食毒草,昏迷后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了青草叢中,他順手?jǐn)]起一把青草,放在嘴里吃了,引起了肚子不適,腹瀉后,神清氣爽,昏厥感全無。神農(nóng)氏于是把這尖葉形的野草喚為“生姜”,因神農(nóng)氏姓姜,又含重生之意。
美食達人蘇軾也愛姜,他說姜芽肥勝肉。腌制的嫩姜配上白米飯,天下一絕。嫩姜切片晾干,用八角、花椒、白糖,加水煮開,撈出放入罐中,再將調(diào)制好的糖醋水倒入,腌制幾天,便可食用,且能存放很久。想念姜了,來上幾片,解饞。沈括在《蘇沈良方》稱贊姜能“駐顏不老”。開胃、養(yǎng)顏,何樂而不為!
好友胃寒,常備姜糖塊,沖泡喝,驅(qū)寒濕。姜與人親近,情義濃厚,全身心地奉獻于你,那一腔辛辣的熱情,是溫暖,是篤定,是無聲的呵護。明末清初學(xué)尊王夫之愛姜心切,把自己的號、詩文集、書齋都喚為“姜齋”。他的文字辛辣且可親,如姜,祛除繁雜,直通思想肌理處。
宋人劉子翚寫過一首《詠姜詩》:“新芽肌理細,映日瑩如空。恰似勻妝指,柔尖帶淺紅?!毙鲁鐾恋哪劢腥缗拥挠裰福字型讣t,嫩出水來。去菜場,見新姜喜人,水嫩嫩地摞在那里,買了兩大塊嫩姜,又買了幾條不大的黃鱔,讓店家處理好,帶回家中。一路上腦海中都盤旋著姜絲鱔魚的美味。新姜切細絲,黃鱔洗凈切絲,熱油下鱔絲爆炒,待鱔絲熟爛,加入姜絲出鍋。鱔魚脆滑,姜絲辣爽,香氣撲鼻,讓人欲罷不能,于是一掃而光。
姜,遠遠超出了調(diào)味品的范疇,在醫(yī)藥材中依舊熠熠生輝。鄉(xiāng)間有云:“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鬃佑小安怀方?,不多食”的習(xí)慣,適時適量,不濫吃。
柳家新樣元和腳,且盡姜芽斂手徒。鮮脆的新姜,經(jīng)過光陰的追趕,變成了老姜、干姜,味兒也變得更加厚重,褪去紫紅,變得颯黃,成為時光的禮物。四季都有姜的陪伴,一路驅(qū)寒護胃,殺菌抗衰,猶如至寶護佑身邊。如此姜心,怎能不愛?
劉中馳: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多家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