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霞,王鳳仙,賀聰聰,張 琳,張月英
1.山西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山西 030001;2.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胸痛是急診科或心內(nèi)科病人最常見的主訴癥狀之一,美國急診室調(diào)查顯示,每年因胸痛就診的病人超過800 萬例[1],而我國急診科收治病人中胸痛病人約占5%,與歐美國家大致持平,是成人急診科就診的第二大常見原因[2]。引起胸痛的原因多種多樣[3],包括從良性的肌肉骨骼胸痛到潛在的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其中首要考慮危及生命的病因是肺栓塞(PE)、主動脈夾層(AD)或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其發(fā)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死亡率較高,對于臨床醫(yī)師來說病因診斷顯得尤為迫切。隨著胸痛CT 檢查研究和多層螺旋CT 的發(fā)展,增強檢查逐漸成為急診科醫(yī)師判斷胸痛病人病因的重要輔助手段[4]。然而,胸痛病人進行增強檢查時,由于初次就診對環(huán)境不熟悉和增強檢查相關知識不了解,會產(chǎn)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不僅會使病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加[5],還可能影響圖像質量和檢查成功率[6],甚至導致檢查失敗。目前的臨床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影像科護士根據(jù)自身臨床經(jīng)驗向病人進行講解,忽視了病人本身的需求,計劃性與針對性較低,難以引起病人重視,導致健康教育程度不佳,影響病人滿意度。因此,本研究通過對胸痛增強檢查病人進行健康知識需求調(diào)查,以期充分了解病人需求,為病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內(nèi)容和干預措施提供前瞻性和指導性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2021 年5月—2022 年2 月山西省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影像科因胸痛行增強檢查的120 例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 歲;無碘對比劑應用禁忌證;病人意識清楚,能獨立或者在研究者幫助下完成問卷填寫。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X 線片檢查為氣胸;病情過重不能配合檢查。病人均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胸痛病人增強檢查相關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進行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3 個部分。①病人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②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包括胸痛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檢查相關知識和水化相關知識4 個維度,共23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5 分分別代表“不需要”“不是很需要”“無所謂”“需要”“非常需要”,總分越高表示需求程度越高。③健康教育知識來源和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為多項選擇題。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效度指數(shù)為0.951,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36,問卷信效度良好。
1.3 資料收集方法 為充分了解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識需求,本研究在病人完成檢查后于留觀區(qū)等候時進行問卷調(diào)查,問卷發(fā)放前研究者以病人容易理解的話語講解調(diào)查目的,并取得病人同意。問卷采用匿名填寫方式,待病人填寫完畢后對漏選和多選項目給予糾正,對于病人有疑問的地方耐心解釋,對于不便獨立填寫者,研究者在取得病人同意的情況下以客觀問答方式詢問其實際情況代為填寫。本研究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120 份,回收調(diào)查問卷120 份,問卷回收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定性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定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時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分析;定量資料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時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M(QR)]表示,采用秩和檢驗進行比較分析;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采用線性回歸進一步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胸痛病人一般資料 120 例病人中,男64 例(53.3%),女56 例(46.7%);年 齡:<45 歲20 例(16.7%),45~59 歲69 例(57.5%),≥60 歲31 例(25.8%);文化程度:??萍耙陨?6 例(30.0%),高中/中專48 例(40.0%),初中及以下36 例(30.0%);婚姻狀況:已婚98 例(81.7%),離異/喪偶17 例(14.2%),未婚5 例(4.2%);基礎疾?。ǜ哐獕?高血糖):有33 例(27.5%),無87 例(72.5%);增強檢查經(jīng)歷:有12 例(10.0%),無108 例(90.0%)。
2.2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得分情況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總分為(85.51±10.40)分,4 個維度條目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檢查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胸痛相關知識、水化相關知識,各維度得分及條目均分見表1。將23 個條目按照得分從高到低排序,排在前10 位的條目中5 個條目屬于檢查相關知識,4 個條目屬于用藥相關知識,1個條目屬于胸痛相關知識。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得分最高的10 個條目見表2。
表1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得分情況(±s) 單位:分
表1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得分情況(±s) 單位:分
維度檢查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胸痛相關知識水化相關知識總分條目數(shù)6755 23維度得分23.94±3.45 26.05±4.07 18.12±2.99 17.40±2.84 85.51±10.40條目均分3.99±0.57 3.72±0.58 3.62±0.60 3.48±0.57 3.72±0.45
表2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得分最高的10 個條目(±s) 單位:分
表2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得分最高的10 個條目(±s) 單位:分
條目檢查的基本流程檢查完成后的注意事項使用碘造影劑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檢查中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檢查前的準備工作不良反應發(fā)生的癥狀或表現(xiàn)檢查的目的意義不良反應發(fā)生時的處理方式胸痛相關疾病碘對比劑使用禁忌證所屬維度檢查相關知識檢查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檢查相關知識檢查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檢查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胸痛相關知識用藥相關知識得分4.27±0.80 4.24±0.73 4.17±0.74 4.10±0.85 4.06±0.95 3.89±0.72 3.88±0.78 3.85±0.74 3.77±0.71 3.75±0.95
2.3 不同特征的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得分比較(見表3)
表3 不同特征的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得分比較 單位:分
2.4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基礎疾?。o=1,有=2)、增強檢查經(jīng)歷(無=1,有=2)、文化程度(??萍耙陨?1,高中/中專=2,初中及以下=3)]作為自變量,將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總分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的影響因素。詳見表4。
表4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5 胸痛病人健康教育知識來源和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見表5)
表5 胸痛病人健康教育知識來源和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n=120)
隨著壓力增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和人口老齡化迅猛發(fā)展,因胸痛就診的病人逐年增加,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7]。而CT 增強檢查因無創(chuàng)、安全、快速、準確已成為胸痛病人明確胸痛病因的主要檢測手段之一[8]。CT 室作為檢查科室,周轉速率快,許多病人接受檢查時常會對陌生環(huán)境有不適感,加之疾病煩擾及對CT 增強檢查相關知識認知缺乏,會使病人產(chǎn)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增加病人因碘對比劑大量注入產(chǎn)生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5]。病人在檢查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有利于提高圖像質量和檢查成功。已有研究表明,切實有效的健康教育應充分考慮病人個體特征,健康教育者應在了解不同特征病人對健康知識需求的主觀意愿后,根據(jù)病人自身理解認知程度給予健康教育信息,在滿足病人信息獲取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9]。
3.1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內(nèi)容分析 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病人快速熟悉環(huán)境,了解檢查的各項注意事項,提高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檢查認知水平,緩解病人應激反應程度,提高護患配合度,有利于病人順利完成檢查[10-11]。為提高接受增強檢查的胸痛病人的健康教育精準度,使其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相關內(nèi)容,本研究對病人健康教育知識需求進行調(diào)查,結果顯示,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4 個維度中以檢查相關知識需求條目均分最高,其次為用藥相關知識、胸痛相關知識、水化相關知識,各條目需求得分排序中,“檢查的基本流程”條目得分最高,其次是“檢查完成后的注意事項”和“使用碘造影劑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這些知識都與檢查成功與否以及病人自身安危密切相關,可能是由于病人對自身疾病擔憂和病痛折磨使其對檢查的流程和檢查后的注意事項相關知識獲取尤為迫切;也可能與病人自身希望了解更多檢查相關知識,不愿總是被動接受, 希望主動參與檢查的全過程有關,從側面反映了病人對增強檢查的認識不斷提高。此外,病人首次進行增強檢查時對藥物的認知程度不高,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擔心用藥會對自己的疾病有影響,急切需要醫(yī)護人員給予講解。提示醫(yī)護人員需加強對檢查流程、檢查注意事項和用藥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病人對水化相關知識需求得分較低,一定程度上表明病人對水化的重要性了解較少,也可能與病人同一天被安排多個檢查有關。CT 增強檢查前后進行充分的水化,可以有效預防對比劑不良反應,尤其是對于預防對比劑腎病發(fā)生風險有積極作用[12]。充分水化可以加快造影劑排出,從而降低造影劑腎病發(fā)生率。目前,造影劑腎病已成為醫(yī)源性急性腎損傷的第3 位病因[13]。因此, 在進行健康教育時應加強對此方面的知識宣教, 提高病人對水化相關知識的認知,多項檢查合理安排。對于檢查完成后有延續(xù)護理需求的病人,可以通過網(wǎng)絡等途徑對病人的水化情況進行監(jiān)督指導,提高其水化依從性。
3.2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影響因素 本研究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需求的影響因素。文化程度較高的病人健康知識需求水平較高,病人對自己的健康更關注,希望獲得更多健康指導。
3.3 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來源和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識主要來源于影像科護士,健康教育形式單一;89.2%的病人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是醫(yī)務人員專項指導,也有病人期望可以通過公眾號、宣傳視頻或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獲取健康教育知識。不同文化程度及年齡層次的病人對知識需求及認知的理解能力不同,所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有所差異。因此,需要在全面評估病人的基礎上,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
4.1 完善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及流程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人對健康教育需求較高,主要集中在檢查和用藥相關知識方面,而對水化相關知識需求較低,然而水化對于預防碘對比劑的不良反應十分重要。因此,在后續(xù)干預中可成立健康教育小組,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及臨床實際情況完善胸痛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知識內(nèi)容,重點加強病人對檢查流程、檢查注意事項和用藥相關知識的內(nèi)容宣教,加強病人對水化重要性的認知。此外,由于本研究中的胸痛病人主要為住院病人和門診病人,大部分病人在檢查前對于增強檢查的相關知識及環(huán)境不了解,因此,今后要進一步加強該類病人增強檢查健康教育流程的規(guī)范化。①充分利用科室現(xiàn)有的預約登記系統(tǒng),在檢查前1 d 通過預約系統(tǒng)查閱病人就診來源,對于住院病人可通過加強與臨床科室護士合作的方式提高病人對增強檢查相關問題的了解;對于門診病人可借助公眾號等網(wǎng)絡平臺讓病人在預約檢查后及時了解所需要的信息。②在病人按預約時間報道后,窗口登記人員指引病人到達準備室并安排護理人員接待,評估病人并協(xié)助病人做好檢查前準備工作,同時采用口頭宣教、健康教育手冊、視頻等方式對病人所需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宣教,根據(jù)檢查流程細化健康教育內(nèi)容,將健康教育內(nèi)容貫穿于檢查全程。③當病人在等候區(qū)等候檢查時,鼓勵檢查完的病人與未檢查的病人交流,通過共情的方式舒緩病人不良情緒[14]。④通過建立微信群對檢查完成的病人進行延續(xù)護理,加強病人進行水化的依從性。
4.2 豐富胸痛病人增強檢查的健康教育形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人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主要為醫(yī)務人員專項指導,也有病人期望采用公眾號、宣傳視頻或者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獲取所需相關知識。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要改進健康教育形式,改變以護士口頭宣教的單一宣教方式,應結合病人需求進行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可在護士口頭宣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媒體和網(wǎng)絡設備,通過公眾號、短視頻等進行宣教,加強病人認知能力;對于老年人等理解能力較差的病人應避免宣教內(nèi)容過于復雜,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語結合視頻或圖文對病人細心、耐心地進行反復講解,以提高其對檢查知識的認知,同時,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病人還要加強對其家屬或陪護者的健康教育,保證病人獲得充分、有效的健康教育。
由于時間、病例有限,本研究僅對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識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今后要結合本次調(diào)查結果,增加健康教育干預內(nèi)容,制定健康教育護理方案對胸痛病人進行干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