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桂華 李玉剛
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除了學校,還包括家庭和社會。學校擔負著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體責任,但德育并非學校一方就能完成,學校教育的成效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配合,離不開積極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家庭和社會需要在教育目標上保持一致,積極互補,形成合力,實現(xiàn)協(xié)同育人的目的,發(fā)揮教育的整體效應。
學校從3個方面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和家校溝通協(xié)作:第一,建立學校、年級和班級3個層級的家長委員會(以下簡稱“家委會”)工作機制;第二,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接待日等形式,加強家校溝通,并向家長傳達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第三,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培訓會等方式,對家長進行系統(tǒng)培訓,加強指導,提升家長教育能力和素養(yǎng)。
2015年印發(fā)的《教育部關(guān)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家委會。學校按照文件要求,確定了家委會制度,明確了家委會成員的民主選舉方式,制定了家委會的工作流程,組建了學校、年級和班級3個層級的家委會。
家委會的工作機制在學校和班級的管理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21年10月,學校高三年級某班兩位同學發(fā)生了矛盾,學生間的矛盾最終升級成了兩個家庭間的矛盾。學校通過組織雙方家長溝通,并由該班級家委會主任主持會議,以家長的視角,從情理的角度進行交流,最終化解了雙方家長心中的隔閡,雙方相互道歉并握手言和。
同學間出現(xiàn)小小的摩擦是難免的,若上升到家長之間的矛盾,則增加了矛盾本身的化解難度。如何解開家長間的矛盾,便成了解決該問題的關(guān)鍵。家委會的介入,多了一個維度來調(diào)解,為問題的解決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家委會可以促進學生間關(guān)系的良好走向,為班集體的建設(shè)發(fā)揮積極作用。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原生環(huán)境,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天然啟蒙者。學校作為專業(yè)的教育機構(gòu),有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學方式,而家長和學校擁有“希望每個孩子健康成長”這一共同的目標,因此家長和學校是同路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該相輔相成,這就需要學校主動搭建家校溝通平臺,建立多種多樣的溝通渠道。
借助家長會搭建家校溝通平臺。學校每個學期召開2~3次家長會,家長會分成年級組和班級兩個維度召開。通過年級家長會,學校傳達教育理念、學期工作重點,并借機適時進行家庭教育指導。通過班級家長會,班主任邀請學科教師一起參與。班主任側(cè)重介紹學期的工作要點和每個學生的成長變化,學科教師則介紹學科的學習方法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
借助各類學?;顒樱罱倚贤ㄆ脚_。學校每學年9月,舉行“陽光體育節(jié)”,邀請家長一同觀看學生在賽場上的拼搏;12月的“一二·九”歌詠比賽,邀請家長欣賞學生動人的表演;每年的開學典禮和畢業(yè)典禮,邀請家長一起見證學生的成長歷程。開展這些重要的活動,一方面讓家長參與孩子的成長瞬間,增近親子感情;另一方面讓家長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感受學校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成效。
借助家長志愿者招募搭建家校溝通平臺。學校建立了家長志愿者制度,每天有6位家長參與到學校早晚高峰的校門執(zhí)勤中。家長志愿者在參與過程中,對學校的教育理念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如學校提出“禁止接送學生機動車在校門口調(diào)頭” 規(guī)定伊始,家長紛紛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對此規(guī)定不理解、不認同,當家長志愿者參加完執(zhí)勤后,認識到了此規(guī)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進而增加了對學校的認可。
借助全員導師制度搭建家校溝通新橋梁。
2021學年第一學期,學校制定了 “全員導師制”工作方案,并啟動實施。學期開始,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為班級每位學生配備了一名導師,形成“學生人人有導師、教師人人是導師”的制度體系。該工作方案中的“導師職責”明確提出:“經(jīng)常與結(jié)對學生的家長及其他課任教師溝通,全面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對結(jié)對學生的操行品德及評定提出意見和建議?!?一個學期下來,導師們通過電話、微信或QQ等方式,主動與結(jié)對學生的家長聯(lián)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方法,幫助和指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部關(guān)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幫助和支持家長學校組織專家團隊,聘請專業(yè)人士和志愿者,設(shè)計較為具體的家庭教育綱目和課程,開發(fā)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動指導手冊”。學校據(jù)此設(shè)計了多種形式的家長培訓,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通過年級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同時,班級家委會組織“優(yōu)秀家長經(jīng)驗分享會”,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培訓;借助區(qū)級資源,為家長進行專題培訓;介紹專業(yè)家庭教育的圖書,指導家長開展自主學習。
此外,教師培訓是家校合作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是學校的第一生產(chǎn)力,讓教師樹立正確的家校共育觀念在家校合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學校十分重視對教師的專業(yè)培訓與指導。2020年,學校成立了“錦上添花”班主任工作室(圖1),“家校共育”是工作室進行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工作室成員們不定期開展沙龍活動,一批年輕的班主任、學科教師積極參加,彼此相互學習,進行主題研討,共同學習、成長。
圖1 “錦上添花”工作室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wù)?!敝挥袑W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發(fā)揮整體的教育效應,才能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wù),真正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