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湘 康伊慧
摘要: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任務群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優(yōu)勢,探究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
“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不拘泥于一種媒介方式,而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信息內(nèi)容整合而展開的閱讀與交流,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集中學生注意力、豐富課程資源、提高辨識能力、促進交流互動、豐富學習手段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跨媒介研究學習,做好課前準備
在充分理解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概念的基礎上,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方法,設置研究型的學習模式,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增加有效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前作業(yè),在此基礎上設置課程任務開展合作探究,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教師設置的任務中就現(xiàn)實生活的熱門主題收集不同媒介的信息,分析出各方信息的真實性和信息特征的任務目標,給予學生一定自主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媒介開展課堂探究活動。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必修下冊第七單元《紅樓夢》的教學中,教師立足整體解讀《紅樓夢》整本書考慮到小說的藝術性和審美就是為了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選擇《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回作為《紅樓夢》這本書的整本閱讀序章。確定閱讀內(nèi)容之后,教師根據(jù)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設計了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對自讀任務進行了設置,要求學生閱讀電子書、觀看電視劇《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片段,讓學生走進小說中初步構建對《紅樓夢》的整體認知。學生在任務的驅(qū)動下自覺進行跨媒介閱讀,結合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整體的認知和感受,也了解了本文的寫作特色,接下來在課堂上的閱讀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跨媒介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交流互動
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需要培養(yǎng)學生跨越不同媒介的學習能力,而并非單純地閱讀與交流訓練這種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社會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設置情境,開展文化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模擬生活情境,將現(xiàn)實生活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常用的媒介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創(chuàng)設和應用合適的情境。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必修上冊第四單元《琵琶行并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多媒體播放音樂《琵琶行》,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對于曲中的音樂技法的認識,或者表達一下自身的感受,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教師借助微課播放琵琶曲,《漢宮秋月》,讓學生可以初步對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教師設置任務:通過音樂、視頻、文字資料說一說自己對于琵琶女這一形象的認識。作者是什么樣的心情?這種心情是由何而引發(fā)的?為什么詩人會說自己和琵琶女是天涯淪落人?學生通過查閱白居易的歷史資料,對焦本篇文章所寫的日期,對白居易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猜測和認識,而后通過聆聽歌曲《琵琶行》,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藝,也體會到一般女人內(nèi)心蘊含的苦悶、落魄和失意,然后學生通讀全文,結合教師提供的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將近月的圖片,感受微涼環(huán)境渲染的傷感氣氛,通過交流和探究以小組為單位而進行靈感迸發(fā)和碰撞讓學生認識到本節(jié)課背后蘊含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旨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作者和琵琶女的遭遇進行了總結和對比,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歸納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
三、跨媒介分享匯報,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在對跨媒體閱讀與交流任務群進行評價分析時,要重點關注學生在跨媒介方面的能力,注意學生語言概念,判斷推理等方面的正確性,在評價上通過設置多元主體,過程和結果相結合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并在此基礎上設計科學的評價量表,作為評價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標準[3]。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必修下冊第十五課《諫太宗十思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請學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向帝王進諫的大臣,學生通過歷史資料、影視作品等方面提出了比干、屈原、魏征的故事,教師點出這幾位大臣的不同之處,以及所效忠帝王的不同處理方法,是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教師設置任務:收集唐太宗和魏征的相關資料,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一說唐太宗和魏征是什么樣的人,體會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學生通過唐太宗相關的影視作品,認為魏征不是好人,只是沽名釣譽,但是針對這個觀點,也有學生提出了反對的意見,這部分學生認為影視作品只是虛構有很多不實的地方,不能以此作為評論,雙方僵持不下,他又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jīng)過交流和探究之后,對教師布置的任務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認識,從面全面理解人物形象。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教學模式是切實可行的。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而開展的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教學模式,因此需要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能力和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優(yōu)化教學策略,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思考,以此獲取多樣化的信息和資源,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有效推動高中語文教學走向新時代。
參考文獻:
[1]董德強.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2(03):54-55.
[2]王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實施路徑探微——以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四單元為例[J].中學語文,2022(2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