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蒙
為期兩天的學習后,當我再和孩子們互動時,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感動。大自然的教育無處不在,而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樂而美好的。
在這次活動中,讓我體驗最深刻的一句話便是:如果我是孩子,我真的會這樣選擇嗎?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之前的我總在為各種活動前的準備和游戲設計而苦惱,每次都要絞盡腦汁,試圖通過多種花樣以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然而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并不會按照我預設的想法按部就班地游戲,有時我也會著急。
在陳歡博士的引領下,我茅塞頓開,她的講座給了我一種全新的認知:我們給孩子設定的不等于就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相關的準備,然后蹲下身來看看孩子們所表達的。經(jīng)過兩天的學習和消化,我將自己學到的經(jīng)驗帶進了班級。
比如美工區(qū),之前我總是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孩子們往往很少駐足,在交流分享中,也總是聽到差不多的想法。這一周,我將在戶外揀拾的落葉、松果和樹枝放在美工區(qū)的桌上,在半個小時的觀察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聞松果的味道,嘴里還嘟囔著:“這是松鼠的食物吧?!庇械暮⒆幽闷饦淙~當作一把扇子去扇,臉上露出微風拂面時的愜意和滿足;還有的孩子將我準備的樹枝擺放成一個個小方塊,在方塊里面分門別類地放了各種各樣的自然材料,有貝殼區(qū)、松果區(qū)等,正當我好奇這是什么時,孩子自豪地說:老師,這是我的冰箱,里面有很多很多好吃的。
作為一所農(nóng)村幼兒園,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孩子頭頂藍天,腳踩松軟的土地,感受著陽光,玩著觸手可及的泥沙,每天早上來園前都可以先來一場大片農(nóng)田的視覺盛宴。以后,我們不妨就將腳步放慢些,先感性、再理性,在大自然的滋養(yǎng)下呵護好孩子們好奇的心,慢慢學習,“自然”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