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婕
積極面對挫折能夠建構(gòu)合理的認知、提升心理復原力,是初中階段學生的重要議題。鼓勵學生積極地表達情緒體驗,有助于提升學生應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本課運用繪畫表達、敘事療法等心理輔導技術(shù),通過手指繞口令、挫折體驗畫、積極歸因、重塑命名4個活動,讓學生學會表達遇到挫折時的情緒體驗,調(diào)整不良情緒,從而理性看待挫折,采取積極行動。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玩?zhèn)€手指繞口令游戲——獵人來打鳥,雙手從“槍打一”交替到“槍打五”。我們也可以增加數(shù)字,升級游戲難度。
師生游戲。
教師:請問完成游戲甚至挑戰(zhàn)了更高難度的同學,你有什么感受?中途放棄挑戰(zhàn)的同學,你的感受呢?如果再來一次,你能成功嗎?
學生1:我開始以為很簡單,實際做起來沒那么容易。于是我放慢動作,保證不出錯,最后能完成游戲,我很開心。
學生2:這個游戲?qū)嵲谔y了,我試了幾次,兩只手都不協(xié)調(diào),有點難過。我沒法挑戰(zhàn)成功。
教師: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挫折或挑戰(zhàn),也會感到開心或難過。
設(shè)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放松身心,增進師生、生生聯(lián)結(jié),同時也能體驗遭遇挫折時的挫敗感和戰(zhàn)勝挫折時的喜悅感,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請同學們輕輕閉上眼睛,回憶最近一次的挫折體驗。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感覺?對你來說,這次挫折體驗像什么?請選擇你喜歡的色筆,把剛才回憶的事或感受畫下來,內(nèi)容不限,可以具體描繪,也可以用線條或符號。
學生自由聯(lián)想并完成挫折體驗畫。
教師:請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的挫折體驗畫,分享你的故事。然后每組選出1名代表在班級內(nèi)發(fā)言。
學生1:黑色代表壓抑、害怕;黃色代表緊張;紅色代表有點興奮。我畫的是前兩天的考試感受,圖案是一團亂麻,我的心情很復雜。
學生2:我畫的是生氣時的爸爸,他像是一只黑熊,又大又兇猛,我很害怕。
學生3:前兩天,我和好朋友因為誤會吵架了,很難過,我把這種感覺比喻為一只小豬,小豬也有可愛的地方,它提醒我有了矛盾就要多交流溝通,所以我選了粉色。
教師:感謝分享,請組內(nèi)的其他成員用一句話或一個動作向他(她)表達你的關(guān)心和支持。
學生1:我想對第1個同學說,我的感覺跟你很像,我也覺得遇到學習上的挫折像毛線團,我想給你和自己一個擁抱。
學生2:我前兩天跟媽媽鬧別扭了,能體會你的感受。
學生3:我很喜歡你的那只粉色小豬,好可愛。
教師:剛才,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挫折體驗畫。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產(chǎn)生挫敗感,這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
設(shè)計意圖:通過繪畫和分享,讓學生初步覺察和表達挫折感,將挫折體驗外化、形象化;通過小組賦能獲得心理支持,也為后續(xù)活動做準備。
教師:哪些原因會讓我們經(jīng)歷挫折呢?請你從多角度思考那次挫折發(fā)生的原因,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PPT展示:在心理學上,尋找原因就是歸因,即對學習、生活中的行為的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
教師:老師課前收集了班級一位同學的例子。這位同學的情緒感受是特別難過;情緒事件是期中成績不理想。這位同學認為這次挫折發(fā)生的原因有5個,請對照挫折歸因表(見表1)分析這5個原因。
表1 挫折歸因表
學生1: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試卷難度大”,屬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
學生2:第二位的原因是“自己花的時間少”是內(nèi)部、可控的原因。
學生3:第三位的原因是“覺得自己不夠重視”,屬于內(nèi)部、可控原因。
學生4:“有些內(nèi)容太難,我聽不懂”是內(nèi)部,不可控原因。
學生5:“旁邊同學一直抖腿”屬于外部,可控原因。
教師:哪些歸因更有助于我們積極面對困難?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積極歸因有2個原則:多找內(nèi)部原因,激發(fā)自我責任感,不要一味抱怨外部原因;盡可能尋找自己可以改變、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要過多歸因于不可控制的原因。
教師:我們一起來調(diào)整歸因,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或啟發(fā)?請用黑筆把你自己的挫折歸因填入表格內(nèi),然后根據(jù)積極歸因的2個原則用紅筆調(diào)整。完成后和組員交換,用紅筆為其他成員的歸因做批注。對于同學的批注,你贊成哪些,你不同意哪些?
學生1:老師在課堂上點我的名。我的歸因是老師不喜歡我,故意讓我出洋相。同學提醒我,老師也許是出于關(guān)心,希望我在課堂上更專注。我當時確實開小差了。
學生2:我們有個組員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是知識掌握不到位,導致考試緊張,丟分很多。這也提醒我只有平時夯實基礎(chǔ),才能提高成績。
教師:通過剛才的歸因訓練和小組成員的共同分析,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學生:如果多從自身和可以改變的方面找原因,我就不會那么沮喪,會有更多改變的動力。
教師:在調(diào)整挫折歸因時,如果把注意力和關(guān)注點放在通過自身努力可以改變的原因上,我們會更有信心改變現(xiàn)狀。
設(shè)計意圖:通過積極歸因訓練,引導學生調(diào)整對待挫折的認知。另外,通過小組活動調(diào)動同伴資源,提升學生的歸因能力,增強學生應對挫折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教師:請帶著新的體驗和想法為自己的畫添加內(nèi)容,并為這幅畫命名。
學生活動并分享。
學生:我畫了一塊石頭,因為我姓熊,所以又畫了一頭小熊代表我自己。我勝利了,把挫折踩在了腳下,畫名為《哈?。?!》。挫折讓我成長。
教師:同學們,希望大家將來面對挫折或困難時能夠擁有更多的勇氣和能量。
設(shè)計意圖:通過繪畫和命名活動,帶領(lǐng)學生深化和整合對挫折的認知,提升應對挫折和壓力的信心。
本節(jié)課首先借助表達性繪畫輔導技術(shù),有效降低學生的心理防御和減少阻抗,通過選擇顏色、描繪圖案、命名等將學生的挫折感受外化、具體化,較好地達成了認知調(diào)整和信心提升這一課堂教學目標。其次,繪畫分享環(huán)節(jié),當聽到同伴都曾遇到過挫折和壓力以及小組成員對自己分享的支持、回應時,大部分學生在心理上獲得了安慰和支持。當學生主動詢問筆者的挫折體驗時,適當?shù)淖晕冶┞稌鲞M師生感情,激發(fā)小組動力和能量。最后,暖身活動時如果讓學生深入討論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可以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做準備。今后,還需完善暖身活動的設(shè)計。
中學階段是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的關(guān)鍵期。在這個階段,幫助學生以積極的情緒正確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理性看待挫折與壓力、獲得自信顯得尤為重要。本節(jié)課有以下3個特點。
這節(jié)課運用冥想和繪畫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和自己面對的挫折分開,外化了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將問題客體化。這有助于學生更加客觀地審視挫折和問題,看到挫折給自己帶來的影響,為積極面對挫折奠定基礎(chǔ)。
外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內(nèi)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正確歸因是幫助學生應對挫折和困境的關(guān)鍵。如學生上課被老師點名批評,原本歸因為外因即“老師不喜歡自己、針對自己”,后來調(diào)整歸因為內(nèi)因即“自己上課思想開小差,老師提醒自己專注聽講”,從而看到挫折背后的原因,并且尋找到正確化解的方法和路徑。
課堂中的兩次繪畫進行了有效的首尾呼應。第1次,學生繪畫表達自己面對的挫折,以及內(nèi)心的情緒感受。第2次,學生在原有的繪畫作品上添畫,通過重新審視挫折,看見自己和挫折的關(guān)系,懂得挫折如何影響自己,自己用怎樣的姿態(tài)應對挫折,并且感覺到挫折讓自己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