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門河中心小學(222135) 劉蘭蘭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然而,就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習作來看,還存在著極為顯著的“假大空”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學生嚴重缺乏想象力,不是無話可說,就是言之無味。作為一種常用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在寫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一是可以幫助學生對生活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為寫作素材;二是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更加豐富、多樣的想法,從而有效避免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三是可以增強語言文字的表達效果,為作文增色不少。鑒于想象力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學生作文存在的“假大空”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因此,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興趣能夠為學生參與某項活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正如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的:“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出使兒童的習作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對此,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展開豐富的想象,并且將其轉(zhuǎn)化為習作內(nèi)容。其中,信息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有著集圖像、視頻以及音頻為一體的特點,十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融入媒體情境中,在實現(xiàn)情感共鳴的同時,啟發(fā)想象,展開豐富的創(chuàng)作。
例如,在教學習作“看圖畫,寫作文”的時候,教師進行新課導入:“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放過風箏呀?還記得當時的場景嗎?”通過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接著,教師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展示一組圖片,并且進行引導:“在如此美好的季節(jié)里,怎么能不放風箏呢?這不,一群小伙伴正在放風箏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此時,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視線紛紛落到了大屏幕上。于是,教師把握時機,拋出問題:“同學們,圖中有什么人呀?他們在做些什么呢?”此時,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氛圍十分活躍。有的學生說:“圖中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正在放風箏?!币灿械膶W生說:“他們很開心?!笨梢园l(fā)現(xiàn),學生的發(fā)言還不夠具體、形象。對此,教師需要加強引導,讓學生細致觀察圖片,從人物的神情、動作等入手展開想象。例如:“近處兩個小朋友的風箏會不會飛上天空呢?假如飛上了天空,他們可能會有什么表現(xiàn)?說些什么呢?反之,他們又會有什么表現(xiàn)?說些什么呢?”這樣,學生就會浮想聯(lián)翩、暢所欲言。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先通過媒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更加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習作課堂中。接著,教師結合圖片內(nèi)容,設計針對性的問題,以此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圖片,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觀察習慣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想象力的啟發(fā)。如此一來,學生的腦海中就會出現(xiàn)一幅有聲有色的立體畫,真正實現(xiàn)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就不能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而是要適當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那么,哪些活動,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呢?合作學習活動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具體來說,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活動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合作學習的形式展開習作內(nèi)容的交流和探討。這樣學生之間的互動會更加密切,有利于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開啟想象的大門,展開大膽、富有趣味的想象。
例如,在教學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的時候,教師一改以往的教學方法,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接著,教師為學生播放一首《顛倒歌》,歌曲極具趣味、富含想象,歌詞如下:“小小老鼠樹林里面稱大王……公雞會生蛋,母雞喔喔啼?!彪S后,教師提問:“同學們,從歌詞中你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當各個小組發(fā)言完畢后,教師加以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白歌詞中所提到的動物特點與正常狀態(tài)是相反的。當上述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又運用多媒體展示了幾種動物,即老鷹、蝸牛、螞蟻和大象,要求各個小組圍繞這些動物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chuàng)編:“當老鷹不再兇悍、勇猛時,它的生活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當蝸牛健步如飛時,它的生活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當螞蟻魁梧健壯時,它的生活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假設你是這些發(fā)生了變化的動物,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接下來,就請各個小組盡情想象,就這些動物進行童話故事的創(chuàng)編?!币源艘龑W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性地描繪出自己腦海中的畫面。最后,讓各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展示本組想象創(chuàng)編的成果,教師再加以點評、指導。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接著從喜聞樂見的兒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導入課堂教學的習作內(nèi)容。隨后,運用多媒體進行其他動物的展示,讓學生發(fā)現(xiàn)、感知這些動物與正常狀態(tài)截然相反的特征和習慣。在此前提下,組織各個小組開展“角色自居”這一活動,引導學生將其作為出發(fā)點展開想象,說說自己的想法,為后續(xù)故事的創(chuàng)編開拓思路。如此一來,不僅順利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還較好地實現(xiàn)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一舉多得。
學生寫不好作文,除了缺乏生活積累、寫作方法的積累,還有就是缺乏必要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一種方法。通過鼓勵學生多多交流,可拓展想象的空間,能夠讓學生個體的想象在群體想象的刺激下豐富起來。
例如,在教學習作“‘漫畫’老師”這部分內(nèi)容時,學生一般都能選擇一位教師進行描述,但其描述或許不到位,或許不完整。以體育教師為例,有的學生覺得他特別和藹可親,常常與大家打成一片;有的學生覺得他十分嚴格,如某次100 米短跑自己只是超時了1 秒鐘,就被他盯著練習短跑一個星期;有的學生認為體育老師特別帥,尤其是打籃球時,比別的老師都好看……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與某位教師的互動過程中,總結出這位教師的特點,但這種特點常常集中在局部特征,無法描繪出完整的人物形象。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描寫同一位教師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如果人數(shù)過多,可以分為兩到三個小組。這樣,不同學生對該教師的不同印象就能組合形成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當學生聆聽他人對老師的印象時,腦海里就在想象對應的人物形象;當學生能將人物形象以文字表達出來時,實際上是對自己腦中想象出來的老師形象進行寫作。如此,學生在交流中便充實了自己對老師形象的想象,寫起作文來,筆下的老師形象就完整、生動了。
想象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以啟發(fā)為主;當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之后,在活動與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想象了。年齡和閱歷決定了小學生的想象比較單一,需要通過交流充實事物及人物形象,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完整的事物及人物形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名家的作品,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生動的語言,具有極強的學習價值。對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充分地運用教材,將讀寫進行結合,對高度概括的語句或段落,要求學生補充、完善,以此實現(xiàn)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這一目標。
例如,《普羅米修斯》一課講述的是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為人類帶來光明、智慧,被宙斯懲罰寧死不屈后,被赫拉克勒斯搭救而重獲自由的故事。對于文中的“有一天,當太陽車從天空馳過的時候……拿了一顆火星,帶到人間”這句話,教師教學時將其作為切入點,拋出疑問:“一旦這個行為被宙斯發(fā)現(xiàn),普羅米修斯可能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呢?”問題提出后,師生進入個性化剖析、解讀中。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結合文中的‘得知普羅米修斯從天上取走火種的消息,眾神的領袖宙斯氣急敗壞,決定給普羅米修斯以最嚴厲的懲罰,吩咐火神立即執(zhí)行’這一段話,想象當眾神領袖宙斯氣急敗壞、大發(fā)雷霆時的樣子,此時大家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試著將其寫下來?!痹诮處煹囊龑?,學生發(fā)散思維,展開細致的想象,寫出了生動的句子。例如,某位學生寫道:“當?shù)弥焐系幕鸱N被普羅米修斯盜取后,眾神領袖宙斯火冒三丈,氣沖沖地說道:‘小小普羅米修斯,不知天高地厚,敢盜取天上的火種。來呀,給我抓住普羅米修斯,并狠狠地懲罰他……’”
閱讀與習作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需要與閱讀有機融合起來,引導學生根據(jù)作者的思路進行閱讀、想象。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還能讓學生的想象“展翅高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強化習作教學實效的有力舉措,教師應該予以重視。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探究“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想象”“組織活動,展開想象”“增強交流,充實想象”“開辟途徑,放飛想象”等策略的運用,在完成習作教學任務的同時,有效促進學生想象力的形成與發(fā)展,為未來學習與習作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