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榮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一句話說:“評價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它培養(yǎng)了什么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么樣的人致敬,對什么樣的人追懷?!?/p>
其實,對現(xiàn)實的記憶與致敬有時比對歷史的追懷更有意義。現(xiàn)實就是由每一個普通的你構成的,也許你的貢獻與價值沒有得到過多的詮釋,你的故事與情感也并不為太多人所知,甚至你還在遭受著某種苦澀與不公。但是,你具有國家公民的身份,就決定著你應該得到呵護,你的平凡也可以獲得致敬。懂得向普通公民致敬,這本身就是一種國家品格。
請根據(jù)上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寫作指導
材料要從“你”切入分析。如果這個“你”是一位名人,就要在如下兩個“新”上下足功夫:一是素材新。名人的事跡已婦孺皆知,再去嚼大家都嚼過的甘蔗就索然寡味了,你必須去捕捉名人鮮為人知的“猛料”。二是角度新。如果手里沒有名人的新素材,那就要從一個新的視角去解讀名人的“老故事”,這才能發(fā)人深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如果這個“你”是一位“小人物”,你就要在如下兩個“度”上下足功夫:一是“厚度”,要寫出“小人物”在為人(為事、為學)上與眾不同之處; 二是“高度”,如果說“厚度”是“入乎其中”的話,那么“高度”就是“出乎其外”了。“入乎其中,故有生氣”,而“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有“高度”,才能從理性上“認識”“我選擇向你致敬”是有意義的。
例文
我選擇向你致敬
□陳晨
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人民英雄”系列紀錄片,讓全國人民不忘向為建立新中國獻身的英烈們致敬。從中我認識了趙一曼—— 一個中國革命的先驅者,一個擁有鋼鐵般意志的女中豪杰。雖為巾幗,但面對敵人的瘋狂毆打和折磨,她絲毫不曾低頭,縱使淚水、血水俱下,也要使中國革命之花開遍神州。走上刑場時,她笑了,笑侵略者的無能,笑自己有了歸宿。她相信哪怕倒下,最后的笑容,也會在歲月的長河中綻放。
這樣的人,就像泰山般巍峨,值得我們致敬。但,我很喜歡余秋雨的一句話:“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币粋€民族如果一味地向高處表示敬意,而忽視了厚重的大地,忽視了一粒粒的塵土,那么這個民族也是沒有希望的。
在青島,有一個詞很感人,叫“微塵”。起初,只是一個人捐款時署名“微塵”,之后經(jīng)過媒體宣傳,許多人都把自己的愛點燃,用心傳遞,并署上“微塵”的名字。越來越多的“微塵”,使越來越多的人感動。
微塵雖微,大愛甚偉。一粒粒的微塵匯聚之后便是寬廣的大地。比起那些巍峨的高山,微塵似乎更平易近人。即使山也只是堆疊起來的塵埃,但塵埃總沒有那么多的驚世駭俗,我們大多數(shù)人也只是塵埃。
有人說:“評價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它培養(yǎng)了什么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么樣的人致敬,對什么樣的人追懷。”
向先烈們致敬固然重要,但我們?yōu)槭裁床幌颉拔m”致敬?
是誰使馬路每天保持潔凈?是誰使田野金黃一片?是誰使城市高樓林立?是誰使盲童重見光明?
是他們,如塵埃般的普通人,他們的笑容同樣美麗,即使不能讓歷史銘記,但同樣是一朵綻放的花。
我,一個普通人;我身邊的你,同樣是普通人。我選擇向你致敬,向千千萬萬組成大地的微塵致敬!
評點
文章的亮點在于“轉”,由高處轉向大地,由高山轉向塵土,這樣寫的好處是對致敬的高度有足夠的鋪墊,提升了對于普通人的價值觀。但是不足之處也體現(xiàn)在這“轉”中,那就是鋪墊長,入題慢,所以整體結構也就略顯不合理。另一個問題是,既然是向普通人致敬,語言就應該樸實厚重,而文章對于普通人的敬意贊美有余,理解不深,感染力和說服力不夠。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