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彥,趙 靜,閆敏芳
(長治市人民醫(yī)院超聲醫(yī)學科 山西 長治 04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屬于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臨床致殘致死率較高,主要因素主要是冠脈急性以及持續(xù)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壞死,疾病發(fā)病前提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誘因包括過勞、情緒激動、暴飲暴食、寒冷刺激、抽煙酗酒等,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因此需要及早地診斷疾病并且采取科學搶救手段,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1]。臨床中針對急性心肌梗死,診斷金標準主要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而造影檢查的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診斷用時長并且對受檢者的損傷較大,這樣使得患者難以接受,因此需要應用更加合理的診斷方法[2]。心電圖以及超聲心動圖是臨床診斷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其中超聲心動圖主要是應用超聲短波測距原理脈沖超聲波透過胸壁、軟組織測量其下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結構的周期性活動,在顯示器上顯示為各結構相應的活動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曲線,用記錄儀記錄這些曲線,獲得病變部位的情況[3]。此外超聲心動圖也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檢查手段,應用這一方式的診斷效果較好,對于病變的臨床鑒別診斷也有一定價值[4]。本次研究中,選擇AMI患者與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獲得結果,根據(jù)對影像檢查結果評估指導對右室AMI的早期診斷,為疾病治療提供一些參考借鑒,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長治市人民醫(yī)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1例AMI患者為研究組,根據(jù)患者心梗部位進行分組,分成左室AMI組(46例)、右室AMI組(55例);另選取同期44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
研究組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5]關于AMI的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年齡均大于18周歲,臨床資料完整;③精神狀態(tài)良好,具備正常的溝通交流能力;④患者或者家屬均知曉研究,知情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的患者;②病理組織學確診為惡性腫瘤疾病及血液疾病者;③精神疾病者或者認知障礙者;④依從性差者。同期選擇入院接受健康體檢者44例為對照組。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具備正常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認知功能者;②無嚴重肝腎損傷疾病;③認知及溝通交流能力正常者。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損傷者;②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惡性腫瘤疾病者;③精神疾病者及認知障礙者。
對患者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操作方法如下:應用Philip HDI5000彩色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頻率為(2~4) MHz。應用胸骨旁長軸切面、胸骨旁短軸切面、心尖兩腔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左室流出道長軸切面、心尖短軸切面。檢查結果參照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推薦左室壁階段劃分方法,判定標準:心肌梗死標準為室壁無運動、運動明顯減弱、反常運動;室壁瘤為室壁厚度<7 mm,出現(xiàn)膨隆及運動消失,矛盾運動情況。
此外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主要是應用常規(guī)Judkins法,每支血管至少需投照2個體位,冠狀動脈狹窄≥50%為陽性標準。
對超聲心動圖的檢查情況進行統(tǒng)計,具體數(shù)據(jù)包括右心室面積變化率(RVFAC)、三尖瓣環(huán)收縮期運動幅度(TAPSE)、右室心肌做功指數(shù)(RIMP)、二尖瓣舒張早期最大速(E)、心房收縮期之最大速度(A)、E/A、右心房(RA)、下腔靜脈塌陷指數(shù)(IVC-CI)、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t檢驗,多組間比較行F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在檢查結果上,右室AMI組在RVFAC低于左心室AMI組與對照組,左室AMI組RA高于右室AMI組與對照組;左室AMI組與右室AMI組TAPSE、E、A、IVC-CI、LVEF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E/A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左室心梗組與右室心梗組TAPSE、E、A、IVCCI、LVEF、E/A指標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x- ± s)
以超聲心動圖的檢查情況為依據(jù),觀察異常圖像的檢出情況,顯示右室AMI組在RVFAC<35%、TAPSE<1.6 cm、IVC-CI<50%的檢出率高于左室AMI組與對照組,左室AMI組TAPSE<1.6 cm、RIMP>0.55、LVEF<50%檢出率高于對照組,右室AMI組LVEF<50%檢出率高于對照組,以上指標結果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超聲心動圖檢查三組異常超聲結果比較[n(%)]
AMI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病死率高,其中一般以上的AMI患者在起病前1周或者1~2 d存在前驅癥狀,針對此類患者進行早期準確診斷可贏得寶貴時間,最大限度改善預后,降低致殘致死率[6]。針對AMI患者,診斷的金標準是冠脈造影檢查,應用冠脈造影檢查方式準確率高,然而冠脈造影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方式,部分患者會對造影劑過敏,因此不適合相關檢查[7-9]。心電圖檢查也是非常普遍應用的心血管疾病診斷方法,心電圖檢查主要可從體表記錄心臟各個心動周期的電活動變化,檢查方式的特點主要是操作簡單、經(jīng)濟,對于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有一定價值,但是心電圖檢查漏診誤診問題比較明顯,因此心電圖檢查方式僅僅作為AMI的輔助檢查方式[10]。
超聲心動圖是一種檢查心臟以及大血管解剖結構、功能狀況的無創(chuàng)檢查技術,當前廣泛應用到多種心臟疾病治療中,臨床診斷價值被廣泛認可[11]。應用超聲心動圖輔助AMI的診斷,可以實施顯示心臟內血流速度及血流方向,明確血流性質以及血流時相,清晰并且直觀顯示心肌梗死者室壁節(jié)段厚度以及運動情況,輔助對AMI的早期檢出。此外超聲心動圖也可對不同部位室壁運動情況、心肌回聲情況分析,判定心肌梗死的位置以及梗死情況,為后續(xù)治療確定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1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超聲心動圖的檢查情況,結果顯示在超聲檢查的指標數(shù)據(jù)上,顯示在檢查的數(shù)據(jù)指標上,各項超聲心動圖指標除了在RA指標無顯著差異,在其他的各項指標上,左室心AMI與右室AMI均同對照組存在差異,并且左右AMI組的相關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在異常超聲的檢出情況,顯示異常結果的檢出,左室AMI與右室AMI組異常檢出較之于對照組高。如此表明超聲心動圖檢查可以輔助檢出早期AMI,并且檢查影像指標情況。AMI的患者因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者中斷,相應心肌出現(xiàn)持久缺血及心肌壞死,常伴心律失常及心衰情況,嚴重的甚至猝死;左右冠狀動脈可伴心電圖的異常變化,根據(jù)超聲心動圖顯示的病變情況,在超聲心電圖結果上表現(xiàn),根據(jù)左右室的指標差異明顯,這樣為病變的鑒別診斷提供有利參考借鑒,輔助臨床中對疾病的合理治療,及時搶救患者,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13-15]。
綜上所述,應用超聲心動圖可輔助鑒別AMI的病灶部位,經(jīng)影像檢查對不同心室者的影像,通過影像差異對比可指導對疾病的早期檢出,明確病變類型,患者及早進行搶救干預,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應用價值突出,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量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