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杰
(甘肅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甘肅 玉門 735211)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治理績效評價和管理的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觀念,遵循科學化的治理績效評價管理原則和要點,構建完善、優(yōu)化性的治理績效評價機制和模式,通過科學的治理績效管理方式增強工作效果,促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良好治理和發(fā)展。
從本質層面而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主要就是灌溉面積在667 hm2之內、除澇面積2 000 hm2之內、渠道流量在1 m3/s之內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涉及小型水庫設施、水窖設施、塘壩設施、水池設施等,同時還涉及小型的攔河壩設施、引水閘設施、截潛流設施、渠道和管道輸水設施、倒吸虹設施、涵洞設施等。
近年來,我國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已經開始重點開展各項治理工作,雖然國際和國內專家對于治理的概念研究非常模糊,但是普遍認為是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以行使國家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管理權利為基礎,個人或是機構、公共或是私營,等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管理方式的總和,科學合理進行工程建設的治理,能夠促使工程建設的公共效益和整體效益的最大化發(fā)展。當前,我國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主要采用民主化治理的方式,以政府治理為基礎,鼓勵社會各方主體參與,遵循互惠互利和相互合作的原則,達到政府和群眾共贏的目的。
3.1.1 ANP-SD評價體系
單純采用ANP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治理績效評價,主要是通過設定多個評價指標進行績效的綜合性評估,從多個層次進行績效的分析和研究,構建相應的績效評價系統(tǒng),準確將客觀事物的聯(lián)系反映出來。整體系統(tǒng)可以劃分成為控制因素的層次和網絡層次,在績效評價的工作中將層次分析方式作為基礎,結合不同因素或是相鄰層次的關系特點,采用超矩陣的方式綜合分析明確不同影響因素的權重,但是由于此類方式的應用計算非常復雜繁瑣,因此需要使用計算機SD超級決策軟件進行處理,提升治理績效評價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實際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問題的探究,明確不同元素是否處于內在獨立的狀態(tài),構建相應的網絡結構。采用專家打分的方式進行超矩陣的建立,向系統(tǒng)內部輸入數據元素,通過SD軟件進行加權超矩陣w的計算分析,明確設定冪方極限,獲得超矩陣的綜合排序結果,通過對節(jié)點目標數據值的綜合權重分析,合理校驗處理。如圖1所示,為整體的分析模型,其中元素A對元素B產生影響,而元素C內各類元素相互影響。
圖1 治理績效評價分析模型
完成績效評價指標權重分析模型的構建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治理的績效評價和分析。為簡化績效評價工作模式,增強操作的可靠性和精確性,應使用加權平均的多個指標進行模型的綜合性評價和計算分析,準確計算治理工作的績效指標,利用加權求和的公式計算:Q=∑I1W1,對于其中的定性指標,需要通過參與主體進行工程建設治理績效評價打分,總分為100分,合理設定平均分數,同度量處理原始的數據信息,確保能夠有效解決各類指標相互之間難以有效匯總處理的問題。
近年來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中已經開始廣泛采用ANP方式,可借鑒專家理論模型進行處理,全面評價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運行效率情況、效益情況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平情況等,構建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治理績效的評價系統(tǒng)和機制,簡要進行各類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分析,準確評估評價治理績效的情況下,為工程建設的良好治理提供保障。
3.1.2 ANP-Fuzzy評價體系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治理的績效評價,應根據統(tǒng)籌兼顧的要求,合理設定績效評價的指標,按照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情況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情況等,選擇可以綜合彰顯治理效果的模型參數,以工程建設實施的治理、農村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整體治理的影響度為基礎,開發(fā)科學化和客觀性的治理績效評價體系,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覆蓋面很廣,并且相互獨立的評價指標,動態(tài)化進行工程治理績效的評價,如表2所示,采用ANP-Fuzzy的方式開展治理績效的評價工作,全面進行績效評價體系的優(yōu)化和完善,準確將二級指標的邏輯關系反映出來,快速、有效進行各類參數的處理。同時按照農村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情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情況等明確最終的治理績效評價模型,確保各個評價指標邏輯關系的合理設定。
表2 績效評價指標
明確各類績效評價指標后,利用ANP法加權超矩陣的形式對各項指標權重進行劃分,將整體指標設定成為S(ii=1,2,3.....m) ,二級指標設定成為S(ijj=1,2,3.......n) ,對各個指標的邏輯關系進行細化分析,構建相應的矩陣,明確具體的特征向量,局部權重Wij通過一致性的統(tǒng)計方式進行檢驗生成,同時還需進行權重Wij穩(wěn)態(tài)性處理,獲得關于ANP法的極限矩陣W+,按照不同向量明確相應的指標權重,結合公式(1)的內容完成計算操作,假設i屬于無窮大的數據值,矩陣W+列向量就是這個指標的權重。
整體指標的矩陣,主要是通過對指標模糊線性處理、細化處理之后獲得,如公式(2):
在這個公式之內fij代表的是二級指標Dij被分成某個等級的頻率,rij主要代表著其中的從屬系數指標。為了能夠準確、有效完成相關的治理績效評價工作,還需分析綜合特征向量Pi,從整體指標和權重矩陣之內所生成,計算的方式如公式(3),其中t主要代表的是績效評價等級的個數。
按照具體的一級指標權重和總體層面的評價向量,對整體的績效評價向量進行計算分析,明確治理績效評價的措施和手段。
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主要用來進行農業(yè)玉米農作物、水稻農作物、花生農作物、高粱農作物等灌溉,為準確、有效地進行工程建設治理績效的評價,采用標準差分級的方式進行處理,借助ANP-Fuzzy的措施進行處理,如表3所示,為不同指標設定了不同的評分標準,為治理績效的評價提供了相應的依據。
表3 績效評價指標的評分標準
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分析和研究之后,確定本工程建設治理績效評價結果為:農作物水分供應效果(S11)、農村生產一年投資的數量(S12)、水利工程項目的覆蓋率(S13)、農作物生產量的提升率(S14):好、較好、較好、較好;農村地區(qū)的人口收入(S21)、政府部門的支持度(S22)、工藝技術推廣效果(S23)、節(jié)水措施的普及效率(S24):好、較好、一般、差;農村地區(qū)用水數量(S31)、土壤墑情是否合格(S32)、節(jié)水灌溉的效果(S33)、污染物排放管理效果(S34):好、較好、差、一般。
綜上所述,我國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應結合治理績效評價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等,科學采用ANP-Fuzzy的方式和ANP-SD的方式等評價,完善績效評價的機制和體系,合理設定相應的評價指標和各個指標的權重,增強整體的績效評價工作有效性和可靠性,達到預期的高效化、準確性評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