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紅(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 210019)
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得到眾多教學工作者的青睞,教師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場景,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中的字詞句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教學取得滿意的效果。情境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置身于詩詞所描繪的世界之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啟迪他們的智慧、思維。
深度學習古詩詞作品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將他們培養(yǎng)成具有文化底蘊的人。但是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年代與現在相差甚遠,學生理解其中的字詞有一定的難度,很難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描繪的意境。教師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古詩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不是苦海,不能抹殺掉孩子的想象能力,教師要利用各種手段,將學生培養(yǎng)成富于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個體。豐富的想象力是學生學好語文課程的重要因素,會想象的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的詞與句,可以做出真正的好文章。教師將情境教學法融入詩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詩詞中的某些場景,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陶行知對于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獨特的觀點。他認為,利用那些謳歌美麗大自然的古詩詞,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讓學生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利用智能化的設備與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精彩的畫面,讓學生在古詩詞學習活動中形成獨特的審美能力,激發(fā)他們?yōu)榱藙?chuàng)造美好的事物而不懈奮斗、努力學習。
古詩詞是無數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其中的藝術技巧與精神內涵值得學習與傳承。教師應巧妙借助情境教學法,帶領學生體會古詩詞的韻味,同時讓他們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師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古詩詞教學,要講究正確的方法和策略。
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既能解放教師的雙手,也能讓枯燥的、靜態(tài)的課本知識變得豐富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場景,讓語文課程多了一重神奇的色彩,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了了解有趣的知識,學生更愿意主動探索,主動靠近距今千年的詩人,與他們跨時空對話,從而深度解讀詩詞作品,提升文學素養(yǎng)。
在教學《山居秋暝》這首古詩之前,教師通過網絡搜索幾張與詩句意境相符的圖片,將圖片添加到PPT,再配上旋律悠揚、富有古典韻味的曲調,做成別具特色的課件。上課時,學生被課件中的秋日美景圖所吸引,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說出“在寂靜的山間剛剛下過一場秋雨,空氣中彌漫著山林的味道”這樣的語句。此時學生更能深刻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韻味,開始主動吟誦起《山居秋暝》,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異?;钴S。
單刀直入的教學方式雖然目標明確、節(jié)約時間,但是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場景,可以使學生主動進入到作者所描繪的意境之中,用心觀察作者描寫的事物,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場景帶動學生的情緒,更容易獲得預期的教學成果。
學習古詩詞只有懂得解讀重點詞、句,才能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只有理解個別詞句運用的精妙之處,才能體會作者筆下的意象之美。但是通過傳統(tǒng)的口頭語言解釋字詞的方法,學生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很難做到深刻的體會,自然也就無法完成知識遷移。教師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古詩詞之中,通過呈現畫面與聲音,使學生能試著從自己的角度去解讀某些詞語、句子,這樣的古詩詞學習更容易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學《楓橋夜泊》這首古詩前,教師認真分析教材后會發(fā)現,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可能很難理解“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一句。學生對某一句解讀得不到位,會影響對全詩的理解與賞析,自然也會影響到對古詩的靈活運用。因此,根據古詩本身的特點,以及班級學生的學情,教師利用網絡渠道收集一段與之相關的視頻資料,在講解這首古詩的時候播放。后來在解析詩意的時候,學生根據自己的觀看體驗說出:“作者在半夜的時候,聽到了寒山寺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里面,說明遠在他鄉(xiāng)的張繼,在深夜里深深地思念著自己的故鄉(xiāng)?!?/p>
意象美是古詩詞的特征之一,但是僅憑教師的口頭語言描述,學生很難體會到意象之美。因此需要巧妙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走入作品的世界中,從作者的角度來體會詩詞的感情。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也能幫助他們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聯想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課程的關鍵要素,但是對于一些聯想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他們暫時還沒有能力根據自己的理解描繪出古詩中的場景。此時,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用語言文字描繪古詩中的獨特場景,讓古詩學習變得有趣味。教師可以借用豐富有趣的圖片、奇妙的聲音構建場景,再讓學生置身其中深刻體會古詩詞中的場景之美。
在教學《送元二使安西》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展示古道旁邊的柳樹、古城、相互對飲的兩個古人等圖片。學生在觀看圖片之后,馬上聯想到剛剛學習的這首送別古詩,內心開始有了一些感觸。教師這時要求學生將圖片串聯在一起,用一段完整的話來描述這首古詩的場景。班長是這樣描述這首古詩的:“作者送他的好友元二出關,兩個人在渭城依依不舍地分別??粗糜堰h去的背影,王維思緒萬千,他只希望好朋友能夠平安、順遂?!?/p>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場景,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古詩的方法。教師要巧妙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技巧,這樣不僅能幫助他們體會古詩詞的意境之美,也能讓學生愛上古詩學習。
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的工作難點,只有引導學生理解詩詞的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夠靈活地將優(yōu)美的詩詞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之中,古詩詞教學才算初見成效。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教師應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古詩詞教學的要求,以及新時代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情境教學法,才能讓學生學好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