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雹倭暯剑骸蹲鳇h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頁。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擺在了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個根本性問題,圍繞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立意深遠、振奮人心,有著縝密的生成邏輯和完整的內容結構,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及黨的歷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人民教師的論述在新時代教育場域中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培養(yǎng)人民滿意的教師、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理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就從哪里起航;思想理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每前進一步,都是建筑在對已有理論成果的繼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上。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蘊含著深刻的生成邏輯,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及黨的歷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人民教師論述的價值立場、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師道精神和洞察新時代世情國情教情中孕育、成熟的,同時凝結著習近平個人豐富的從政閱歷和經驗智慧,標志著我們黨對如何培養(yǎng)教師隊伍的認識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價值觀念和方法論標定了新時代好老師的養(yǎng)成路徑。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雖然沒有明確使用好老師這個概念,也未對其科學內涵給予闡釋,但是他們依據自身所處的時代方位,聚焦人的全面發(fā)展,在對資產階級教育制度進行分析和批判的過程中構建起理論強大、意義深遠的人民教師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生成與發(fā)展的源頭活水。
馬克思、恩格斯從社會分工、機器大工業(yè)生產角度批判資產階級教育的虛偽性,指出“資產階級唯恐失去的那種教育,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把人訓練成機器”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7頁。。在批判資產階級教育制度的同時,馬克思從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視角論述了無產階級教育的內涵,即“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0頁。。恩格斯則進一步指出:“所有兒童,從能夠離開母親照顧的時候,都由國家出錢在國家設施中受教育。把教育與生產結合起來?!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5頁。顯然,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無產階級教育思想的邏輯起點,其核心旨趣在于通過教育將“現實的人”從資本主義制度下解放出來,使其成為真正的人。列寧從蘇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視角論述了教育及其教育者的重要性,強調“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個方向“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學人員來決定”,“任何監(jiān)督、任何教學大綱等等,絕對不能改變由教學人員所決定的課程的方向”。①《列寧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42-243頁。列寧這一科學論述首次從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框定了好老師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路向。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優(yōu)越性,為我國教師工作隊伍建設與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理論根本遵循。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高度重視人民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他在黨的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師?!雹凇睹珴蓶|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2頁。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把政治立場視為評判教師的重要標準。他認為,人民教師如果“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③《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頁。。改革開放后,我國教育事業(yè)步入了全新的發(fā)展階段,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愈發(fā)凸顯。鄧小平指出,各級“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④《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8頁。。進入新世紀,江澤民對教師隊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他強調:“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雹荨督瓭擅裎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88頁。胡錦濤從教師職業(yè)定位出發(fā),要求“廣大教師要忠誠于人民教育視野,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和堅定的職業(yè)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yè),做愛崗敬業(yè)的模范”⑥胡錦濤:《在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6頁。。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承這樣一種教育理念,在實踐中相信教師的無窮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才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車輪滾滾向前。
綜而述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及黨的歷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人民教師的論述,始終把教師的政治立場和職業(yè)素養(yǎng)視為好老師的生命線,標定了好老師的價值立場和現實旨趣,為習近平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的生成奠定了根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雹吡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師道精神不僅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鑄就“大先生”的密鑰。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師道精神在標定教師社會地位和價值導向的同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盤活了新時代好老師的民族稟賦,助推著師道精神在新時代中國教師隊伍中賡續(xù),實現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師道精神與“大國良師”的融會貫通,成為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生成的強大文化基因。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強調,好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①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頁。。一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yè)、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一個好老師,既要精于授業(yè)、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為此,習近平勉勵廣大教師要“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yǎng)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②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9頁。。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習近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實現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師道精神與新時代好老師培養(yǎng)的融會貫通,在強調教師漸進革新自身學識、錘煉道德修養(yǎng)的同時,還要求教師逐步掌握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時代新人的科學之道,這些論述既詮釋了習近平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師道精神的堅持和運用,又彰顯了習近平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
時代是思想之母,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就國際局勢而言,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原有的國際秩序和格局正處于深刻變革中,新的治理格局和治理體系尚未成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蕩,各經濟體之間的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趨激烈。在這種極具變革與挑戰(zhàn)的全新背景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意義尤為凸顯,教師之于教育、教育之于國家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礎性地位早已成為全球各國發(fā)展和競爭的普遍共識。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各種錯誤思潮從未停止與我們黨爭奪主流意識形態(tài)陣地,因此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8-329頁。。就國內而言,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比以往一切時代都更加渴望人才、注重人才,因為“人才是第一資源”④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一流的教育,更離不開一流的教師隊伍,可以說“教師工作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進程,事關教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成敗,事關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yǎng)”①本書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01頁。。好老師不僅是師德師風的楷模,也是確保教育“為誰培養(yǎng)人”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此,習近平指出:“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②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頁。,“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③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4頁。。這些論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世情、國情、教情的整體把握和科學判斷,更彰顯出新時代好老師在立德樹人與民族復興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之所以高度重視新時代好老師的培養(yǎng),可以追溯到他在地方任職時期。1985年,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的習近平在與廈門大學經濟系青年師生座談時強調,青年師生做人做事要“注重細節(jié)”,“要給書本上的知識‘擠擠水’,才能得到知識‘干貨’”。④本書編寫組:《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第4-5頁。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在任福州市委書記兼任閩江職業(yè)大學(現閩江學院)校長期間,習近平曾明確指出:“從我開始不當掛名校領導,關心這個學校建設,應該及時解決具體問題。”⑤本書編寫組:《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第4-5頁。在任職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始終牽掛著浙江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到任不足一個月,他就前往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調研,了解師生思想動態(tài),親自指導解決學校發(fā)展重大問題,為學校發(fā)展把舵定向。2005年,習近平以“同大學生談人生”為主題向杭州高校大學生作報告,充分體現了師者的擔當和情懷。⑥柏路、包崇慶:《習近平關于師德師風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內容結構及理論品格》,《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9期。2007年9月6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上海師范大學與師生座談時強調,“教師教書育人,是最崇高、最有意義的職業(yè)”,要“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⑦繆毅榮:《習近平指出要始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 制定措施吸引更多人才當教師》,《解放日報》2007年9月7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局的高度審視好老師培養(yǎng)問題,推動和構建與新時代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相匹配的教師隊伍體系。概而述之,習近平重視好老師培養(yǎng)是一以貫之的,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的生成凝結著他個人豐富的從政閱歷和經驗智慧。
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立意深遠、結構明晰、內容豐富,全面、系統、精準地回答了新時代好老師的總體定位、基本要求和培養(yǎng)路徑,為新時代中國教育全面發(fā)展和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遵循。
習近平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雹倭暯剑骸蹲鳇h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頁。由此可見,探討新時代好老師的價值意義不應停留在字面意義上,必須將其置于學生、學校及民族發(fā)展的宏闊視野中去理解和把握。
1.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雹诖魇ィ骸抖Y記選譯》,朱正義、林開甲譯注,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第67頁。故人生而為人必須善于學習,那就離不開好老師的諄諄教誨?!斑_師之教也,使弟子安焉、樂焉、休焉、游焉、肅焉、嚴焉”③冀昀:《呂氏春秋》,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78-79頁。;不善教者,“則從而抑之,難而懸之,妬而惡之;弟子去則冀終,居則不安;此學者之所悲也”④冀昀:《呂氏春秋》,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78-79頁。。習近平指出:“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⑤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頁。一般而言,老師在學生的求學生涯中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要以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向學生授以顯性且具有實際操作性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要通過高尚品德和模范行動感染學生,使學生既學到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又提高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⑥習近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把閩大辦得更有特色》,《福州晚報》1990年9月24日??梢?,好老師是“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教育相結合的典范,在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能培育和厚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
2.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古人云:“致治天下,必先崇學校,立師資,聚群才,陳正道。”①《范仲淹全集》,李勇先、王蓉貴校點,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29頁。由此可見,古人對學校的價值認同是建筑在老師的基礎之上,而老師則是彰顯學校價值的核心力量。習近平指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雹诹暯剑骸对诒本┐髮W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頁。但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和數量則是由教師整體水平所決定。早在福建主持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明確指出,學校不同于企業(yè),“衡量學校工作的根本標準不是經濟效益的多少,而是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和數量”③習近平:《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適應經濟發(fā)展需要》,《福州晚報》1992年4月1日。。因此,學校老師整體水平的高低不僅決定著學生的質量和數量,同時也是評判學校質量高低的“晴雨表”。這就是習近平為何要多次要求“廣大教師要珍視‘人民教師’這一光榮崇高的稱號,忠實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職責”④習近平:《落實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福州晚報》1995年9月9日。的原因所在。
3.不斷涌現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
千秋偉業(yè),人才為先;育才之道,教師為本。習近平指出:“教師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雹荼緯帉懡M:《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01頁。換言之,老師是為國家和民族培育未來,同時也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據此,對好老師的評判不能簡單地置于“教師—民族”的抽象關系上,還應將其置于更為廣闊的視野中加以看待。今天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越是面對經濟社會雙重轉型的風險挑戰(zhàn),越是要培養(yǎng)大批創(chuàng)新型人才、全面提升勞動力素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師優(yōu)則教育興,教育興則人才旺,人才旺則國富民強。也就是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我們大力培養(yǎng)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⑥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頁。。
好老師不僅是衡量教師價值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狀況的靜態(tài)稱謂,更是激勵教師提升自我價值的動態(tài)目標。
1.教師素養(yǎng):學識與品行的辯證統一者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學識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壓艙石,品行是教師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鑰匙,二者統一才能擔負起立德樹人的使命。教師這一職業(yè)從其發(fā)端起即擔負著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以及文化傳承的時代重任。習近平指出,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做一位合格的好老師,既“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yè)知識”①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頁。,更“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②教育部課題組:《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30頁。。換言之,新時代好老師的顯性表現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③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頁。。可以確證的是,對教師之學識與品行的雙重要求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劍指“四有”好老師的標準要求,兩者互為依托,形象地刻畫出好老師的整體樣態(tài)和職業(yè)素養(yǎng),可以說是新時代好老師一體兩面的真實寫照。
2.教師職責: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
習近平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重任?!雹堋读暯较蛉珖鴱V大教師致慰問信》,《人民日報》2013年9月10日。因此,為保障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好老師需從以下方面著手進行:首先,就引導方向而言,辦學方向決定著教師的引導方向,也決定著“培養(yǎng)什么人”這一根本問題。習近平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⑤《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議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光明日報》2018年9月11日。這一論述正是對教師引導方向的清醒認識和社會發(fā)展的自覺把握。其次,就引導內容而言,好老師既要講授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還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⑥《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疾鞎r強調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人民日報》2016年9月10日。。最后,就引導要求而言,好老師要“善于利用國內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既不封閉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⑦《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3月19日。。由此可見,不論是在內涵還是在外延上,這些重要論述共同框定了新時代好老師的工作職責和價值追求。
3.教師能力: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奮進者
好老師既是一域之師,也是全局之師。習近平勉勵廣大教師要“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①《習近平給“國培計劃(2014)”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人民日報》2015年9月10日。,努力“為發(fā)展中國特色教育、世界水平的教育作出貢獻”②《習近平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人民日報》2013年9月10日。。這表明好老師要對標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自覺肩負起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事業(yè)大任。因此,好老師在加快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一是要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本身就是除舊布新的過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也是如此。教師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不是體現在對現有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全面否定上,而是要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時代擔當來改革阻礙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不利因素,做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和中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先鋒者。二是要具備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是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主力軍,倘若沒有好老師的奉獻和創(chuàng)造,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就是一句空話。推動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廣大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三是要積極踐行改革實踐。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不能停留在國家教育政策和相關文件的條文上,而必須在教育具體實踐中落實。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按照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進行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并把這種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過程,輻射到每一堂課、影響到每一位學生。
4.教師評價: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一般而言,學生和學校是教師評價的直接主體,但根本主體是黨和人民。因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也是共產黨人檢視和評判一切工作的指針,教育也不例外。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③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頁。,“必須堅持為黨育才、為國育才”④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的宗旨。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踐行者,教師對自身價值的追求理應與教育性質、服務對象保持一致。引導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是黨和人民賦予教師的光榮使命,而檢視教師之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必然由黨和人民來決定。人民群眾作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他們對教師的評價內嵌著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價值導向??梢?,黨和人民對教師的重托與學生對健康成長的需求之間是高度吻合的,這種滿意性評價正是來自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用心培養(yǎng)。需要指出的是,黨和人民對教師的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應從歷史、現實和未來三者互動中去整體把握。當前黨和人民對教師的滿意性評價建筑在教師的好口碑上;歷史維度中的滿意性評價表現為這種好口碑能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未來維度中的滿意性評價則內嵌著黨和人民對教師價值的持續(xù)認可和無限期盼。①姜強強、張曉東:《習近平關于好老師重要論述的價值意蘊》,《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這表明好老師不光要履行好實現職責,還要積極推動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實踐,重在“行”。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將增強教師職業(yè)認同感、榮譽感和責任感作為好老師培養(yǎng)的現實路徑,從教師培訓與自我提升、社會環(huán)境及工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系統化、科學化的實踐方略。
1.教育培養(yǎng)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加強新時代好老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事業(yè)的工作母機,既“需要教育培養(yǎng),更需要老師自我修養(yǎng)”②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用教育培養(yǎng)與自我修養(yǎng)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動好老師隊伍建設。一方面,體現了習近平對新時代好老師隊伍建設的深刻關注,強調把教師的學識教育和品行教育嵌入到日常培養(yǎng)、培訓和管理等過程中,穩(wěn)步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自我提升的路向,通過自主學習、自我改進,將好老師的要求轉化為穩(wěn)定的、內在的信念和品質。大先生、引路人、筑夢人等都是從好老師個體出發(fā),為新時代好老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拓寬了渠道。習近平格外重視好老師隊伍建設,在強調教師教育培養(yǎng)的同時,更加注重教師的自我提升,只有內外兼顧,才能建設起一支能擔負起時代重任的新時代好老師隊伍。
2.提高教師政治、社會及職業(yè)地位,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馬克思認為,利益是思想的基礎,“‘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頁。。新時代好老師的培養(yǎng)需要正確看待教師的物質利益訴求,不能因為職業(yè)身份將教師從現實生活中剝離,否認其作為一名普通群眾的物質需求。為此,習近平多次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④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頁。,穩(wěn)步“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支持優(yōu)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yè)”①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頁。。這些論述,一方面肯定了教師及其工作的重要性,強調要優(yōu)先謀劃和保障教師工作,多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另一方面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師隊伍在政治上的信任、工作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關懷,為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3.堅持制度建設與教育督導相結合,建立健全好老師培養(yǎng)機制
習近平強調,“高素質教師隊伍是由一個一個好老師組成的,也是由一個一個好老師帶出來的”②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頁。,“既要有嚴格制度規(guī)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③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9頁。。對于那些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害群之馬”,要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并依法進行懲處,對侵害學生的行為必須零容忍”。④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頁。這些論述進一步框定了好老師的培養(yǎng)不僅要靠傳、幫、帶,還需以長效化、制度化的體制機制來保駕護航。在制度建設的同時,習近平還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⑤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頁。??梢姡暯礁叨戎匾暫美蠋煹某B(tài)化教育督導,將底線管控與高線追求疊加并重,全面推進新時代好老師隊伍建設向縱深發(fā)展。
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內涵豐富、層次明晰,凸顯出從宏闊的視野體現對好老師的深切關注、以科學的思維謀定好老師的價值導向、以鮮明的問題意識深化好老師實踐養(yǎng)成的理論品格。
習近平高度重視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fā)展,他關于新時代好老師的重要論述立足于世界發(fā)展大勢和國家發(fā)展全局,厚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師道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及黨的歷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人民教師的論述同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相統一的最新理論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教師隊伍的認識到了新的高度。
一是體現在對好老師肩負使命的新定位上。習近平在多個重要場合強調,“廣大教師要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牢固樹立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立志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人才”①《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疾鞎r強調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人民日報》2016年9月10日。。同時他還進一步強調:“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雹诹暯剑骸蹲鳇h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頁。這就從立場、方向、路徑等方面解決了新時代好老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性問題。
二是體現在對好老師關心關注的情懷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關于教育重要論述及他對廣大師生的回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教師的深沉情懷以及對好老師培養(yǎng)的無限期許。習近平用“無上光榮”這個詞來贊譽教師的職業(yè)身份:“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yè)……做老師就要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雹邸读暯皆谌珖逃髸h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民日報》2018年9月11。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關懷下,新時代廣大教師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方針更加堅定,中華民族“夢之隊”筑夢人的身份進一步得到確立。
新時代好老師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的任務,是事關我國教育現代化、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作為指導當代中國教師隊伍建設的科學理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教師思想和教育理念,彰顯了對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和對民族復興的教育擔當。
一是體現在對科學思維方法的運用上。就系統思維方面而言,習近平標定了好老師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guī)范等多維度結合體。在辯證思維方面,提出了好老師是學識和品行的辯證統一體。在法治思維方面,要切實維護教師的職業(yè)尊嚴和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出對于醉心于商場的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或反省態(tài)度提出警告,不思悔改者開除出教師隊伍;對于道德敗壞的“害群之馬”要依法進行懲處。需要說明的是,在教育部印發(fā)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等文件并實施后,教師的職業(yè)規(guī)范得到了進一步明確,這為新時代好老師的培養(yǎng)指明前進方向。
二是體現在對不同層級教師培養(yǎng)的精準要求上。新時代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對高校、中小學、幼兒園等不同層級的好老師內涵都有過專門論述,這既是對不同層級好老師的精準要求,同時也是對新時代中國教育整體規(guī)劃與發(fā)展的深刻關照。
堅持問題導向既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觀點,同時也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論。這一點在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中尤為凸顯。習近平指出:“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也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①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4頁。也就是說,只有堅持問題導向,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才能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開展工作的突破口。
一是體現在對新時代好老師培養(yǎng)問題的精準把握上。比如,2014年教師節(jié)前夕,習近平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既肯定了廣大教師隊伍基本面是好的,又意味深長地指出,要“找準教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尋求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②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頁。。2018年,他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強調:“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要堅決依法依紀予以嚴懲?!雹邸读暯皆谌珖逃髸h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民日報》2018年9月11日??梢姡暯绞冀K對我國教師隊伍保持著客觀、理性的認識,對于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更是直言不諱,有力地詮釋了共產黨人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與工作作風。
二是體現在新時代好老師的實踐養(yǎng)成上。新時代好老師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將以文化人、立德樹人貫穿教書育人的全過程。習近平指出,“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fā)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④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頁。,要“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34頁。。這些論述是習近平對于新時代好老師的實踐養(yǎng)成如何細化、優(yōu)化的現實路徑的框定。因此,廣大教師隊伍、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好老師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將其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際行動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的具體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