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芷馨 哈爾濱師范大學
女性是兩性關系的重要主體,性別問題也是女性主義理論研究的基本內容,歷史長河中的女權運動推動了女性主義理論的興起、發(fā)展與完善。隨著電影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與女性主題相關的電影主題日漸凸顯,內容發(fā)展擴充,逐漸形成獨特風格與思想體系。作為新類型電影的一種,眾多女性主義電影塑造出的經典女性人物形象都成為女性主義電影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國電影《小婦人》作為一部女性主義代表性作品,影片整體內容呈現不刻意、不激進,以柔和的形式去展現出女性的自我力量,深刻探討了婚姻與自由的對立問題,在特定的時間內表達著全世界廣大女性的呼聲,這種呼聲至今還在影響著女權運動的接續(xù)發(fā)展以及對女性主義批評理論的強有力關注。
以女性經驗為主要來源和動力的社會理論和政治運動是女性主義的基本內涵。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中“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而成的?!盵1]這一理論引起了關于女性主義的研究和探討。女性主義呈現多樣化,但普遍關注點在女性的邊緣化、附屬品化。大多數女性主義者認為我們所處的文化是由男性群體主宰,整個文化環(huán)境是由男性的好惡建立起來的。因此,女性主義批評家通過文學、影視作品眾多形式去塑造“她者”力圖去反映,去批判特定文化背景中的性別問題,以試圖解釋權力的不平等。這種批判立場使女性主義能去抗議女性被排除在外的不平等行為表現,去展現強有力的政治傾向,對女性主義理論本身進行了二次界定。
相較于其他媒介,電影在女性主義這個話題上有獨到之處:其一,電影是一種適合批判的視覺觀感的呈現;其二,電影可以展現出男權社會中女性無法作為行為主體的悖論[2]。在女性主義藝術的接續(xù)發(fā)展中,女性主義電影理論作為當代電影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包含了精神分析學、后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等諸多領域學說,解讀電影時多從形象與敘事結構兩方面入手,電影文本中所呈現的“她者”女性形象與以性別敘事為主的意識形態(tài)都成了女性主義藝術發(fā)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加深了對性別和女權的理解。
《小婦人》電影是一部具有代表意義的西方女性主義電影,影片以南北戰(zhàn)爭為背景,講述了在一個父母開明,思想自由的貧窮家庭中成長的四個女兒各自都有著不同性格品質與藝術天賦。當面對現實時,四個女兒都做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選擇。電影基調優(yōu)美緩和,內容細膩平實,在宣揚女性美好品質的同時,創(chuàng)造性的展現了女性主義的精神內核,在畫面中帶給觀眾極強的感染力。其中由西爾莎·羅南飾演的二女兒也就是電影主人公喬勇敢追求夢想去實現自我人生價值,也成為眾多女性的榜樣,激勵著更多女性不斷追求著自由與獨立。
使用非線性敘事結構來講述內容也是新版電影的特別之處,電影利用兩種不同熒幕色調,不斷穿插變化的區(qū)分女孩們青澀單純、不諳世事與成熟穩(wěn)重兩大不同的時間段,形成強有力對比,冰冷的現實與溫暖的過去互相穿插出現,導演想表達的《小婦人》不再是一部以結局導向為終點的電影作品,而是真正在敘事中以靈動鮮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使電影包含現代意識,閃耀著獨立女性精神,讓觀眾走進影片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
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小婦人》體現在電影敘事內容、結構與拍攝角度的方方面面:
首先,用場面調度切換來極力展現男女兩性間話語權的轉變,也是強弱勢的轉變。影片一開始,主人公喬的背影占據整個電影屏幕,這一畫面構圖直接體現出整個影片的價值取向:女性主義。接著,喬進入全是男性的出版社,女主一直是被觀看的對象,此時的話語權由男性所主導,女主與男出版家的對話鏡頭與內容都是以男性視線為準,出版商言語中對喬帶有輕視,“男強女弱”展現的十分明顯。英國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家勞拉·穆爾維在論文《觀影快感與敘事性電影》中寫道:“在一個由性的不平等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為主動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在主流商業(yè)電影中,女性人物是被觀看的客體,也是欲望的對象?!睆倪@個角度來說,女性成為男性主體的視覺動機,這實際上是一個被物化的過程[3]。而反之在電影結尾場景中,喬與男出版家之間的視角是平等的,女主所擁有的才華和能力使她不再是被觀看對象,而是自信地面對談判,這時電影的主導權隨之發(fā)生變化,以往的“被觀看者”占有了主導權。
其次,影片中的男性形象也與以往的商業(yè)主流電影不同,有較大轉變?!缎D人》中的男性形象是由女性主導并為女性服務的。喜歡女主的勞里是跟隨女主的動作才進入觀眾視線,追隨女主并被她美好的個人品質所吸引。喬一直掌握著感情方面的主動權,包括后續(xù)勞里表白失敗頹廢,被妹妹艾米教訓繼而被拯救開啟新生活都是以女性主義為基本導向的。與此同時影片中的父權主義也被母權主義削弱,四姐妹父親的出現次數很少,反而是母親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陪伴了孩子們的整個成長階段,也正是母親的樂觀與豁達教會了女孩們善良與愛。電影中喬剪去長發(fā)賣錢給母親湊路費也是女性主義符號的集中體現??梢哉f,在這部電影中的勞里和父親作為男權符號對于女性的影響是很小的,反而女性為男性帶來幫助。但影片并沒有徹底否認男性形象存在的根本意義,無論是鄰居勞里一家還是上戰(zhàn)場的父親,影片中的男性都是溫和且?guī)в凶鹬氐?,電影將兩性的閃光點放大呈現,以此來減少不必要的戲劇沖突。
最后,影片對兩性協調的不斷探索也是我們值得分析的。喬是反對婚姻的,她堅定地認為結婚是經濟行為與追求夢想實現和自身獨立自由是相悖的。她拒絕勞里的示愛而且并不希望姐姐梅格因為選擇結婚就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拔抑皇怯X得,女人不止有心靈,也有思想和靈魂;女人不止有美貌,也有抱負和才華。我真的受夠了人們說,女人只需要談戀愛,然后結婚生子?!盵4]喬說這段話的時候是獨立的、是自由的、但也是孤獨的。為了反抗世俗用不婚主義來證明女性的價值是她對男權社會最好的反擊。英國女性主義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曾說道:“只有當兩性因素融為一體時,心靈才會才氣橫秋,雙性的心靈是易于共鳴的,它毫無阻礙的傳達情感,光彩奪目,渾然一體?!盵5]影片結尾堅持不婚主義的女主還是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世俗”讓書中的喬得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而大團圓結局也是這部影片想表達和期盼的,導演認為女性的婚姻與理想是可以并存的,兩性之間無須站在沖突的對立面。
在19世紀的美國大背景下,女性社會地位普遍較低,就像影片中姑媽所說:“如果一個女人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唯一的方法就是嫁入豪門相夫教子?!睂τ诋敃r的女性來說,婚姻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唯一途徑。而主人公喬卻是女性成長中女權主義的強有力代表者,抗拒婚姻的喬希望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被接受和認可,比起婚姻她更想追求事業(yè),“就算我死后,也沒有人會忘記喬·馬奇?!眴陶J為自己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雖然她果敢有主見,但是也有不為人知的脆弱一面。妹妹貝斯生病去世后的喬是迷茫的,她開始自我懷疑否定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與追求是否真正存在,電影中所顯現的女主人公不再是以往單薄的女性形象。與許多偉大的女性獨立者一樣,她們并不總是勇敢的,也可能會猶豫,會放棄,但有著覺醒意識的女性們始終都在與社會所給予的刻板印象做斗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她們不是無所不能,也會像喬一樣害怕孤獨與渴望被愛,甚至陷入自我懷疑。沒有人在生活中是完美無缺的,這也是電影角色呈現出的真實之處。
原著及影片的人物設定也有其獨到之處,在喬的眼中婚姻是一個陷阱,女性選擇結婚結局注定會走向無趣和平庸的生活,失去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而姐姐梅格的人物性格與喬恰恰相反,她相信愛情并勇敢地追求真愛,與姑媽的思想相左,梅格認為愛是超越物質的,她愛著約翰,因為愛不惜選擇放棄自己的理想,將家庭當作自己未來的事業(yè)。片中說道:“雖然我的夢想和你的不一樣,但不代表我的夢想不重要?!边@也是導演編劇想表達的特別之處,梅格選擇的不僅是愛情,也是女性對未來人生做出大膽選擇的另一種展現形式,被社會所限定的刻板女性印象不復存在。梅格不是典型的“時代先鋒女性”,她溫柔善良的認定了“妻子”這個職業(yè)身份,表面上脫離了字面含義的女權思想,其實也是女性獨立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梅格的人物色彩是溫柔而堅定的。女性主義所提倡的不是堅持反對邁入婚姻大門,梅格選擇的事業(yè)是家庭,成為一名好妻子是她的工作,對女性來說,愛情與自由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兩者同樣值得追求。其實,女性主義電影所提倡的“獨立女性”不止喬一種,女性獲得幸福的途徑也不止一種,女性主義不再是政治正確下的空喊口號。
影片所刻畫出來的女性人物蘊含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喬在社會男權主義思想的大環(huán)境之下敢于堅持自我,沖破社會刻板印象,成為人們所稱頌的精神榜樣和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先鋒代表。而電影中四姐妹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特點與對愛情和自由的思維方式。在影片中,導演格蕾塔極力表達出任何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不應該遭到否決與排斥這一觀念,在不違背本心的前提下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女性形象的刻畫是多樣的自信的,而非特意討好,有力量的女性形象總是被定義成固化的“女斗士”也是一種偏執(zhí)行為。
《小婦人》作為一部女性主義題材電影并沒有夸大或鼓吹女性的力量,而是真的展現出了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的女性形象,影片中的每個女孩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都是獨立與美好的,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重要原因。四個女孩們人生選擇不同但懂得彼此欣賞與包容,每個人都被允許去自由地成長和變化,書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在價值混亂浮躁不安的時代傳播出一種回歸本真且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女性主義題材中,新版《小婦人》是一部觀感優(yōu)秀的電影。影片在創(chuàng)新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拋去保留前作溫柔恬靜、積極獨立的基調氛圍之外,電影在畫面敘事方式呈現、女性角色性格構建和故事結局等方面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獨特調整。影片通過對馬奇一家女性角色們點點滴滴小事的描寫,娓娓道出生活的真相,喬到底嫁給了誰,步入婚姻,相夫教子仿佛是女性一生的最終目標。2019版的《小婦人》打破偏見、沖破桎梏,盡管受現實妥協喬的小說不得不改變了主人公的結局,但影片呈現出的喬依舊是堅持自我的。電影中的女孩們在150年前開啟了女權主義意識的進一步覺醒,其實《小婦人》中最為寶貴的女權精神是對每一種女性的生活方式都給予寶貴的支持與發(fā)自內心的理解。故事的結局毫不意外是開放式的,選擇追求愛情還是選擇追尋事業(yè)都是主人公喬作為一名女性深思熟慮后做出的不后悔選擇。即使選了愛情,她也依然會保持著對獨立人格和事業(yè)的渴望。成為一名真正的“獨立女性”所要面對的便是靜下心來,聽從自己的聲音,自信的做出自己的選擇。
《小婦人》作為一部現代化的古典電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女性形象的不平凡之處,電影中的女性不再是女權抗爭的符號,而是真正開始向內心探索自己的渴望,不管選擇獨立打拼事業(yè)還是嫁給愛情,都應該勇敢的追隨內心,顯現出女性群體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同魅力?!八羞^比任何金錢能買到的更珍貴的東西——愛、庇護、平靜和健康,這都是生活中的真正幸福?!盵6]小婦人們試圖打破既定的社會角色,無論是媽媽、姑媽還是四姐妹,她們都具有自我定位的意識,對于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思想與理解,并愿意付出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迎接更廣闊的未來,美好而真實。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是對女性主義的一次深入總結,從古至今,女性一直為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著不懈努力與追求?,F如今,女性主義未來發(fā)展趨勢也依舊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隨著女權主義藝術不斷豐富發(fā)展,新女性主義電影也即將為觀眾來帶全新的視聽體驗。當今的社會大環(huán)境給予廣大女性更大的進步性和包容性,女性群體可以自由選擇從事什么事業(yè),追求何種夢想,是否選擇進入婚姻,每一種發(fā)自內心的選擇都應值得被尊敬與理解,愛與自由并不矛盾,而是和諧共生的關系。女性主義所追求的真正獨立不是不依靠任何人,而是不以抗拒婚姻來證明獨立,婚姻不再是理想和未來的阻礙。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升,女權意識也同樣不斷覺醒,性別歧視是應該堅決反對抵制的,兩性之間如何才能做到女性主義真正追求的平等是值得永久探討并為之不斷努力的。女性主義電影自發(fā)展以來始終對女性創(chuàng)造力的壓制和對女性形象的貶低行為進行著批判式的反抗與斗爭,電影通過熒幕,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達,不僅只是以觀眾業(yè)余生活下的一種娛樂消遣方式而產出存在,更是全人類思想觀念的一種具體映射。女性是人類世界的重要部分,也應作為電影世界的重要部分而存在。女性主義電影發(fā)展創(chuàng)新需要新觀念、新元素,未來也期待著更多優(yōu)秀的女性主義影片被社會認可,使得女性題材在電影市場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