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婷 單既亮 李湘妮 張 晶 梁普興
(佛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佛山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廣東 佛山 528145)
環(huán)保酵素由泰國有機農業(yè)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Rosukon Poompanvong博士經過30多年研發(fā),其制作原理是采用發(fā)酵技術將廚余蔬果垃圾混合糖和水而成,因具有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意義,故又稱“垃圾酵素”[1-2]。研究發(fā)現(xiàn),環(huán)保酵素中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抗氧化活性物質、活性酶、有機酸等微生物和活性物質,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3-4]。環(huán)保酵素的應用,一方面能有效助力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土地改良、保障農產品的安全[5];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化肥、農藥的有效利用率,從而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種植成本,且有效降解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的品質[6]。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環(huán)境污染等備受人們關注,將環(huán)保酵素科學、合理、有效地推廣應用到生態(tài)農業(y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目前,已有相關試驗表明環(huán)保酵素在常規(guī)農業(yè)生產中能起到一定成效。如杜元中[7]、鄒偉才等[8]研究表明,環(huán)保酵素應用在水稻栽培中有增產效果;張艷梅等[9]研究表明,在玉米常規(guī)種植中施用植物酵素可促進玉米生長,并起到增產增效的作用;普燕爽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持續(xù)澆施環(huán)保酵素750倍液可保證滿足朝天椒生長所需養(yǎng)分,可替代化肥施用具有較強的環(huán)保性和經濟性,起到保護田園環(huán)境作用;黃興學等[11]研究表明,噴施植物酵素在莧菜常規(guī)種植上有明顯的增產作用,且提高了莧菜的維生素C、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孫雨濃等[12]研究表明,環(huán)保酵素對菠菜體內幾個關鍵的生理生化指標均有促進作用,可有效提高其抗逆性;朱麗梅等[13]研究表明,大蒜酵素在一定濃度下對蔬菜不同病害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韋文芳等[14]研究表明,環(huán)保酵素對蔬菜中的氧化樂果、毒死蜱、百菌清、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殘留農藥均有降解作用;李士亮等[15]試驗發(fā)現(xiàn),施用農用酵素在香菇生產中有提高品質和產量的作用等。但是,相關學者對環(huán)保酵素作為單一追肥施用情況下對作物品質和產量[16]影響的研究試驗較少。此次試驗通過對比淋施不同濃度自制環(huán)保酵素對青瓜、通心菜品質和產量的影響分析,總結出單一施用環(huán)保酵素對作物品質和產量的影響效應,以期為鄉(xiāng)村小菜園推廣施用環(huán)保酵素提供參考依據(jù)。
試驗地點位于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南山鎮(zhèn),試驗時間為2019年3—6月。供試作物為青瓜(夏豐6號)和通心菜(玉帥竹葉青通心菜),均購于廣州華綠種子有限公司。
自制環(huán)保酵素的材料為紅糖、新鮮廚余蔬果垃圾和水,將三者按質量比1∶3∶10混合裝入密封玻璃瓶,靜置陰涼處密封發(fā)酵3個月以上。其中,首月應每周打開瓶口放出發(fā)酵產生的氣體并適當攪拌,后2個月密封發(fā)酵。
1.2.1 酵素對青瓜品質和產量影響的田間試驗。試驗設4個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qū),小區(qū)畦長5.0 m,畦寬1.5 m。處理CK,施淋清水,作為對照;處理A,淋施自制酵素100倍稀釋液;處理B,淋施自制酵素200倍稀釋液;處理C,淋施自制酵素300倍稀釋液。
2019年3月13 日,用50孔育苗盤播種,常規(guī)育苗;3月30日移栽到大田試驗地種植;4月1日開始每隔2 d淋施一次處理液。每株青瓜苗每次淋施500 mL,種植株距50 cm,每小區(qū)種2行。5月1日第一次采收,5月23日結束采收。病蟲害防治和日常水分管理等措施與常規(guī)大田種植管理一致。
1.2.2 酵素對通心菜品質和產量影響的田間試驗。試驗設4個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qū),小區(qū)畦長5.0 m,畦寬1.5 m。處理設計同1.2.1一致。
2019年3月8 日,用50孔育苗盤2粒/穴播種,常規(guī)育苗;4月2日移栽到大田試驗地種植;定植緩苗后4月4日開始每隔2 d每小區(qū)用花灑壺淋施一次10 L處理液。定植穴間距40 cm,每小區(qū)種3行。5月6日第一次采收,6月18日結束采收。病蟲害防治和日常水分管理等措施與常規(guī)大田種植管理一致。
在盛收期,每個小區(qū)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取2株植株(共10株)測定青瓜和通心菜的可溶性糖、維生素C和蛋白質含量??扇苄蕴呛繙y定采用蒽酮比色法,維生素C含量測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蛋白質含量用凱氏定氮法。另外,每個小區(qū)再隨機取10株植株的中上部葉片,用葉綠素儀調查并記錄其葉片葉綠素濃度。在采收期間稱量每小區(qū)作物的總質量。
所有數(shù)據(jù)用Excel軟件處理,用SPSS19進行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在青瓜栽培中,處理A、B、C與處理CK(對照)的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蛋白質含量、葉片葉綠素濃度、小區(qū)總產量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1 不同處理對青瓜品質指標和產量的影響
在品質指標方面,可溶性糖含量為處理CK>處理B>處理A>處理C,維生素C含量為處理C>處理B>處理CK>處理A,蛋白質含量為處理C>處理CK>處理B>處理A,葉片葉綠素濃度為處理B>處理C>處理A>處理CK。由此可見,處理C對青瓜的維生素C含量、蛋白質含量、葉片葉綠素濃度有一定提高效果。在小區(qū)總產量方面,處理C>處理CK>處理B>處理A。由此可見,處理C對青瓜栽培有增產效果,處理A對青瓜造成一定減產表現(xiàn)。
由表2可知,在品質指標方面,可溶性糖含量為處理C>處理A>處理CK>處理B,且處理A、C與處理B呈顯著性差異;維生素C含量為處理CK>處理C>處理B>處理A,但無顯著性差異;蛋白質含量為處理C>處理B>處理CK>處理A,處理B、C、CK與處理A呈顯著性差異;葉片葉綠素濃度為處理C>處理A>處理CK>處理B,且處理C與處理CK、處理B呈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施用自制環(huán)保酵素300倍稀釋液對通心菜的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質含量、葉片葉綠素濃度有一定的提高效果;處理A、處理B、處理C的濃度分別為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處理A的通心菜蛋白質含量顯著降低,無法說明施用高濃度環(huán)保酵素液對通心菜的蛋白質含量有不利影響。
表2 不同處理對通心菜品質指標和產量的影響
在小區(qū)總產量方面,處理C>處理B>處理A>處理CK,且處理B、C與處理CK、處理A達到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處理C對提高通心菜產量效果最佳,處理A對通心菜基本無增產效果。
此試驗共設置3個處理,相較而言,處理3的濃度最高,且處理3對青瓜、通心菜的品質和產量均有利影響。
試驗表明,淋施自制環(huán)保酵素300倍稀釋液對青瓜、通心菜種植的效果最佳,使青瓜的維生素C含量、蛋白質含量、葉綠素濃度和通心菜的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質含量、葉綠素濃度等有一定的提高。相比較而言,淋施自制環(huán)保酵素100倍稀釋液不利于提高青瓜和通心菜的品質,說明高濃度環(huán)保酵素不利于青瓜和通心菜的種植。因試驗設計的酵素濃度(低濃度處理可再設計多兩三個)和施肥方式(對瓜類可設計噴施葉面等)有限,還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
試驗表明,淋施自制環(huán)保酵素300倍稀釋液對青瓜、通心菜均有增產效果,分別增產0.84%和119.21%,其中對通心菜產量有顯著的提高作用。施淋100倍自制環(huán)保酵素稀釋液對青瓜產量有一定減產作用,對通心菜基本無增產效果,說明高濃度環(huán)保酵素不利于青瓜和通心菜的種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