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波
順產作為多數(shù)產婦選擇的生產方式,認為這樣就不用挨上“一刀”。其實,很多產婦不避免地要“挨一刀”,這一“刀”就是會陰側切術。那么在順產分娩中,會陰側切術有什么利弊呢?
何為順產
順產即是指維持產道、胎兒和產力的一種分娩方式,且這些生產要素在此時能相互適應,使得胎兒自然分娩出來。
會陰側切術
會陰側切術是產婦在生產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手術,通常為了避免產婦因順產導致會陰及骨盆組織嚴重撕裂,有效保證骨盆組織不會對胎兒的頭部造成重大壓迫,縮短生產時間;同時,避免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因過于耗力而出現(xiàn)生產困難等情況。
會陰側切術的指征
會陰體過長(>7 cm)或過短(<3 cm)、會陰過緊、會陰壁缺乏彈性、會陰水腫、外陰瘢痕等,都可能會造成產婦在生產時會陰嚴重撕裂。此外,胎兒屬于巨大兒或者臀位不正,胎兒出現(xiàn)宮內窘迫或產婦出現(xiàn)妊娠合并癥,需盡快將胎兒分娩出陰道。
會陰側切的時機
會陰側切術最適宜的時機是會陰體變薄、皮膚變白,胎兒頭部露出3~4 cm,會陰膨隆后出現(xiàn)1~2次宮縮,能夠分娩出胎兒時。切開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對產婦造成一定的傷害。其中,切開過早會引起出血量的增加,且切開傷口過多地暴露在外界空氣中會增加感染的可能;切開過晚可能會錯過切開的最佳時機,造成會陰撕裂,甚至因此引發(fā)大出血。
會陰側切的方法
會陰側切可簡單概括為:麻醉—切開—止血。
(1)麻醉:麻醉主要采取局部浸潤麻醉法,術者以2%利多卡因進行會陰部神經阻滯麻醉及會陰局部浸潤麻醉。必須注意針頭插入的深度和速度,因為會陰處敏感度比較高。為避免產婦因疼痛而活動度加重,注射時應把握“快準狠”的原則。(2)切開:待產婦宮縮,會陰部肌肉繃緊時,術者迅速將左手食指與中指伸入陰道內,將左側陰道壁撐起,右手則迅速手持鈍頭直剪進行剪開(剪開方向為會陰后聯(lián)合中線向左側30°~40°方向,高度膨隆時切口交角為60°~70°;剪開長度約3~4 cm,如胎兒頭部較大或生產較為困難,可將延長至4~5 cm。(3)止血:切開后用紗布按壓止血,待滲血明顯減少后松開。
縫合方法
目前,會陰部的縫合采用的是新型可吸收性手術縫線,優(yōu)勢在于會陰切口皮內縫合,避免了皮外縫合所遺留下的針眼,不需要拆線,且能有效避免絲線外露所導致的傷口感染或者組織炎癥反應;不需要拆線和換藥,術后即走,可有效縮短住院時間,從而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和人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的精神壓力。相較于傳統(tǒng)縫合方式來說,皮內縫合的切口愈合水平明顯高于皮外縫合,能夠更好地避免出現(xiàn)組織硬結、傷口感染或裂開的問題,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率。
會陰側切術的利與弊
會陰側切術作為產婦生產過程中常見的小手術,其具體利弊如下:
會陰側切術的利
避免會陰組織撕裂傷
會陰側切術是產婦自然生產的助力“一刀”,在遇到產婦會陰過緊、巨大兒或者一些生產緊急情況時,能夠有效避免會陰組織撕裂傷。
縮短生產時間
對于初產婦來說,其生產時間大于經產婦,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和第二產程。初產婦第一產程從開始宮縮到完全“開宮口”,大約需要11~12 h;第二產程是“開宮口”到胎兒完全產出的過程,一般歷時不超過2 h。而對于經產婦來說,歷時大概是初產婦的一半時間。第三產程則為胎盤完全產出的過程,大概需要5~15 min,最多不超過半小時。會陰側切術屬于第二產程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初產婦來說,通常會遇到宮口“不夠開”或者會陰過緊的問題,因此在必要情況下使用會陰側切術,能夠有效加快生產過程,避免胎兒在陰道內出現(xiàn)窒息等情況,同時避免產婦不必要的體能消耗。
避免引發(fā)肛腸疾病
會陰側切雖然會造成傷口的出現(xiàn),但傷口的大小和方向是可控的,能夠直接避開肛門括約肌等附近重要的組織結構,并且切口方向整齊更能加快傷口恢復。如若沒有采用會陰側切術,在造成會陰撕裂傷的同時,也會損及肛門括約肌、直腸等組織結構,可能引發(fā)大便失禁、肛瘺等問題。
保護產婦生活質量
拒絕會陰側切術的產婦可能出現(xiàn)陰部脫垂、骨盆功能障礙、漏尿等生理問題,甚至對夫妻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會陰側切術的傷口恢復時間短,通常只需要3~4周,不僅能夠減輕初產婦自然分娩的疼痛,還能有效保證陰道彈性、傷口的美觀度,保護盆底肌肉,從而保證產婦的生活質量和生產滿意度。劉偉通過對2019年4月~2021年4月寧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經陰道分娩的66名初產婦進行分組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會陰側切術方案能夠降低胎兒窒息的發(fā)生率,改善產婦生活質量,降低術中出血量,改善Apgar評分,縮短第二產程所用時間,安全性較高,臨床應用價值較佳。
會陰側切術的弊
造成傷口出血
會陰側切術需要剪開會陰組織,通常會造成傷口出血。但出血量一般受患者自身凝血功能情況、切口大小等影響。如果產婦凝血功能存在一定障礙,行會陰側切術則可能出血量較多。會陰側切術的切口如果過大,會陰膨隆時處于充血狀態(tài),則傷口出血量可能過多。另外,目前會陰側切術使用較多的是可吸收縫合線,但由于個體差異,很多產婦的機體或難以吸收縫線,導致出血時間和周期可能會進一步延長。
造成切口感染
會陰側切術后,切開傷口處于暴露狀態(tài),并且生產未結束,不能進行傷口縫合,這就導致感染風險進一步增大。除術中可能造成切口感染,術后如果傷口護理不當或者縫線難以被吸收,這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索瑞君經研究發(fā)現(xiàn),產婦BMI、血紅蛋白水平、檢查次數(shù)、助產率和產程都是會陰側切術后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做好相關因素的防護,有助于減少會陰側切術后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
疼痛劇烈
自然生產本就需要產婦承受較大的疼痛感,而會陰側切術需要產婦再“挨刀”,在麻藥藥效過后要承受傷口的疼痛,并且會持續(xù)一定的時間。
總之,并非每位順產婦都要進行會陰側切術,需要根據(jù)會陰體長度及彈性等方面決定。合理使用會陰側切術,掌握其利弊,才能更好保證產婦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