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緒同,朱琳,曾得壽,劉建華
(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7)
魚粉是仔豬飼料中不可或缺的優(yōu)質蛋白質原料,魚粉中富含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長因子,魚粉中氨基酸消化率高、組成和比例更加接近仔豬的營養(yǎng)需要,優(yōu)質魚粉對仔豬而言誘食性好,在高檔教保料中通常添加3%~8%的魚粉以提升飼料產品的性能。
大米蛋白粉是大米提取糖漿后的副產品,大米蛋白在植物蛋白中生物學效價比其他蛋白質高。大米蛋白的氨基酸組成平衡合理,且氨基酸含量高,是其他植物蛋白所無法比擬的[1]。大米酶解蛋白是優(yōu)選大米蛋白為原料,選用特定的菌和酶,結合獨特的工藝技術生產的生物發(fā)酵蛋白原料[2]。通過深層固態(tài)酶解,破除植物細胞壁,消除原料中的各種抗營養(yǎng)因子,將大分子的蛋白質降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質和肽類物質,并釋放出大量功能性小肽。通過發(fā)酵產生大量的乳酸、各種消化酶、微生物代謝產物以及各種風味物質,明顯改善了原料的風味,提升了動物對飼料的喜好度和消化率。
核苷酸渣蛋白飼料是一種新型的飼料原料,它主要是利用谷氨酸棒桿菌以蔗糖、糖蜜、淀粉或其他水解液等植物源成分及銨鹽(或其他礦物質)組成的培養(yǎng)基發(fā)酵,生產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后剩余的固體殘渣,經干燥制粒而得。核苷酸渣是發(fā)酵生產核苷酸(肌苷酸IMP)后剩余的菌體蛋白,是谷氨酸棒桿菌菌體蛋白,含少量的游離肌苷酸,主要指標是粗蛋白(CP)、水分、灰分和銨鹽。
近年隨著魚粉資源的短缺、質量不可控以及價格的高漲等因素,很多研究都把魚粉的替代作為重點課題來攻關[3],目前替代魚粉常用的原料包括發(fā)酵豆粕、酶解豆粕、大豆?jié)饪s蛋白等豆類深加工原料[4],另外一些動物源性替代魚粉優(yōu)質蛋白原料如血漿粉、腸膜蛋白粉等由于生物安全因素都停止在豬飼料中使用,在后非瘟時代,尋找魚粉的可替代性原料來提升飼料產品性能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使用2%的大米酶解蛋白或2%核苷酸渣替代魚粉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試驗動物由深圳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研發(fā)基地提供,進口蒸汽魚粉,原產地秘魯;大米酶解蛋白由榮華聯合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提供。進口蒸汽魚粉、大米酶解蛋白和核苷酸渣的常規(guī)營養(yǎng)指標與氨基酸分析指標見表1。
表1 進口蒸汽魚粉、大米酶解蛋白和核苷酸渣的常規(guī)指標與部分氨基酸分析值 %
選擇平均體重為(7.48±0.14)kg的杜長大三元斷奶仔豬144頭,按體重、性別隨機分為3個處理,每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為12頭仔豬,3個處理分別為對照組、2%大米酶解蛋白替代魚粉組(處理Ⅰ組)、2%核苷酸渣替代魚粉組(處理Ⅱ組),進行為期13 d的飼養(yǎng)試驗。試驗日糧配方見表2。
表2 日糧配方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試驗在深圳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研發(fā)基地進行,試驗飼喂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平均每天加料4次,第2天早上7:30清槽并計算前一天的采食量,試驗期間豬只自由飲水,按照免疫程序正常免疫。試驗各處理組在相同的飼養(yǎng)管理和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保持飼料新鮮、豬舍環(huán)境舒適,每天觀察試驗豬采食、腹瀉及活動情況,發(fā)現病豬后為該豬作標記號,跟蹤記錄發(fā)病日期、持續(xù)時間、治療方案、康復情況。
1.4.1 生長數據
于試驗開始、結束時分別稱量仔豬重量、耗料情況,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飼料轉化效率(F/G)。
1.4.2 腹瀉指數
發(fā)現腹瀉病豬后進行標記號,跟蹤記錄發(fā)病日期、持續(xù)時間、治療方案、康復情況。根據評分結果計算每窩腹瀉指數,每窩腹瀉指數=觀察記錄分數總和(/觀察總天數×每窩仔豬數)。
1.4.3 蛋白質消化率
采用部分收糞法,在試驗第5~8天期間進行4 d的消化試驗。按照糞樣的10%的比例加入濃硫酸,之后放置于-20℃冰箱保存,消化試驗結束后,將收集的糞樣充分混勻,及時烘干制樣,粉碎過40目篩,放置于-2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測定日糧和糞中的干物質、粗蛋白,并采用內源指示劑法計算蛋白質的表觀消化率[1]。
蛋白質表觀消化率=100%-100%×(糞中蛋白質含量×飼料中指示劑含量)(/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糞中指示劑含量)
所有結果均使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使用Excel和SPSS軟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不同處理間差異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檢驗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為顯著水平。
測定試驗豬生長性能指標,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大米酶解蛋白組仔豬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核苷酸渣組仔豬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平均日增重低于對照組和大米酶解蛋白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大米酶解蛋白、核苷酸渣替代魚粉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測定試驗豬腹瀉指數及蛋白質表觀消化率,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各組蛋白質表觀消化率無顯著差異(P>0.05),大米酶解蛋白組略優(yōu)于其他各兩組。各組仔豬腹瀉率無顯著差異(P>0.05),但大米酶解蛋白組、對照組略優(yōu)于核苷酸渣組。
表4 試驗仔豬的腹瀉指數及蛋白質表觀消化率 %
蛋白質作為動物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必需營養(yǎng)物質之一,是構成有機體的主要成分。魚粉因其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誘食性好、抗營養(yǎng)因子少等特點一直在仔豬飼料中廣泛應用[5]。在本試驗中,選擇大米酶解蛋白和核苷酸渣兩種魚粉替代原料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證明,在2%大米酶解蛋白等量替代魚粉的情況下,對仔豬生產性能和腹瀉指數、蛋白質表觀消化率無顯著影響。在2%核苷酸渣等量替代魚粉的情況下,ADFI、FCR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ADG與對照組不存在明顯的差異,但低于對照組,說明選擇的兩種魚粉替代原料,在2%等量替代魚粉并在額外補充鈣、磷、脂肪和氨基酸指標完善配方情況下,2%大米酶解蛋白組在生產性能和腹瀉情況不比含魚粉日糧效果差,可等量替代魚粉;核苷酸渣替代魚粉組未能達到魚粉組效果。
本試驗選擇以酶解工藝處理的大米酶解蛋白替代魚粉,通過酶解將原料中部分大分子蛋白質降解成活性小分肽、游離氨基酸、酶類和酸類等活性物質,提高了原料的吸收利用率和飼用價值[6-7]。李新國等[8]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1%~2%大米活性肽發(fā)現可以提高仔豬生長性能,機體免疫力和免疫能力。劉衛(wèi)東等[9]在育成豬日糧中添加大米蛋白肽,結果發(fā)現可顯著改變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降低腹瀉率。本試驗中,大米酶解蛋白可2%等量替代魚粉,與前人研究結果相吻合。
核苷酸渣是發(fā)酵生產核苷酸(肌苷酸IMP)后剩余的菌體蛋白,關于核苷酸在仔豬日糧中的應用,前人已經做了大量報道,外源核苷酸可以促進幼齡動物生長,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10-12]??讘c娟等[13]研究發(fā)現,在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1、2 g·kg-1的酵母核苷酸能夠提高斷奶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并有效抑制因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但是,核苷酸渣在斷奶仔豬上的應用目前還未見有報道。核苷酸渣中含有少量的游離肌苷酸,根據前人關于核苷酸的試驗結果,推斷添加2%的核苷酸渣可以改善仔豬的生產性能,但本試驗結果表明,2%替代等量的魚粉并未達到理想的效果,關于核苷酸渣的使用效果需進一步論證。
本試驗結果表明,2%大米酶解蛋白組可完全替代等量的魚粉而對仔豬的生長性能沒有負面影響,核苷酸渣替代等量魚粉并未達到理想的效果,關于核苷酸渣的使用效果需進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