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豐慧
民間敘事長詩是具有廣泛民間性、社會性、通俗性的,“以第三人稱進行敘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并注重人物刻畫的長篇韻文或韻散相間的詩歌作品”①向柏松:《民間敘事長詩的藝術特征及民間抒情長詩的分類》,《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自20世紀中后期以來,以《五姑娘》為代表的采用吳語方言講述,并流傳于吳語地區(qū)的民間敘事長詩,曾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在內(nèi)容上熱衷于表達男女之間的婚姻愛情故事:“有的是反映未婚青年私自相戀,有的反映已婚之婦不滿既定婚姻、追求自由愛情,有的則描寫以張揚情欲為主的男女關系,還有的是譴責情人用情不專,反抗父母或丈夫的壓迫?!雹跅羁」猓骸秴歉杷角槟割}及女性成為原型探佚》,《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第4期。無郎無姐不成歌,講述男女之情是吳語敘事長詩的傳統(tǒng)。在這些講述婚姻愛情的敘事長詩中,女性往往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關系通常是以女性敢于突破男女之大妨,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為開端的。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女性作為顯要的構成因素,女性意識也得到凸顯。在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看來,女性意識主要表現(xiàn)在文學層面和文化層面?!熬臀膶W層面講,應當是自覺的獨有女性視角、女性經(jīng)驗、認識和體驗;就文化層面講,應當是以‘非暴力’‘同情感’‘平等及和諧意識’等等為主要標志的女性特征。”③譚湘:《理性與激情——對近年中國女性文學的幾點思考》,《作家報》1998年9月17日。整體而言,文學作品中的女性意識,包括女性的生命意識、自我意識、審美意識等內(nèi)涵,所以從女性意識的角度出發(fā),探究吳語民間敘事長詩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可為吳語民間敘事長詩的價值、情感和審美研究提供有效視角。
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由于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需要和社會制度的變革,以男性為主體的父權制社會,很早便取代由女性主導的母系社會。在以“三綱五?!钡榷Y制來鞏固男性統(tǒng)治地位的封建社會時期,女性作為“第二性”,其思想和身體都在極大程度上受到壓迫。在女性思想長期受到男權話語馴化的歷史時期,女性作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受到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觀念的影響,其關于自我的認知也蒙上濃厚的男權色彩。在經(jīng)濟、文化水平提升和社會觀念更新的情況下,個體生命遭到長期壓迫的女性,逐漸形成自我審視和審視他者的意識?!啊畢歉琛m然短小,卻已具備抒情和敘事兩大因素”①甘小盼:《在文學流變中產(chǎn)生的地方文學——〈雙合蓮〉的產(chǎn)生與表現(xiàn)》,《歌海》2021年第3期。,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所描述的情愛故事中,男女雙方尤其是女性的情感,常常不受世俗規(guī)則的約束,噴薄而出,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主體和自我意識。獲得抒情和敘事的雙重效果??梢哉f,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集中表現(xiàn)于女性主動追愛、亦敢于表達不滿等言行上。
婚姻制度產(chǎn)生之后,婚戀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歷代文學作品熱衷于敘述和探討的話題。然而在封建社會中,青年男女的婚戀大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導。女性在婚戀關系中,缺少作為獨立個體的自主權。追求愛情自主,其先決因素之一是女性作為婚戀關系的一方主體,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作為獨立的人應該享有的戀愛和婚姻的權利。
封建時代生活于底層社會的女性,長期在生活方式和思想上遭受來自家人及社會各方面的壓迫。生活中關于苦難的體驗,為民間敘事長詩中的女性生命體驗和情感需求提供了素材?,F(xiàn)實越壓抑,女性越主動積極反抗壓迫,反映出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在長詩《五姑娘》中,五姑娘毫不掩飾自己對徐阿天的愛意,在他的碗中總是多放幾個雞蛋。在《林氏女望郎》中,林氏于園中窺見姚喜春之后,立刻叫來丫鬟,“叫儂兩梅香有正經(jīng)事,我從頭劃一說分明,歇涼亭中有個后生人,叫儂兩個接進門”②姜彬:《江南十大民間敘事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第278頁。,毫不忸怩地讓丫鬟將其請入園中。在長詩《劉二姐》中,劉二姐在遇到情郎之前,飽受思春之苦,在遇到朱三之后,立刻萌生情愫,主動結交,二人一拍即合,結下私情。反映女性率先打破世俗禁忌、主動求愛的吳語敘事長詩,不勝枚舉。女性敢于正視自己人性中的欲望,在遇到理想伴侶之后,突破常規(guī)思維,扭轉(zhuǎn)女性在兩性關系中的被動地位,她們在性愛關系中的大膽勇敢,突出了她們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性別意識。這些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對于性愛的描寫特別出彩,但是也并不過分露骨,多采用比喻的方式描寫男女之間的性愛。女性在未得到世俗認可的性愛關系中,多是以主動、果敢的姿態(tài)投入其中,說明正當?shù)男詯凼侨藗兓镜纳砗颓楦行枰?。在幾千年來的封建倫理關系中,談性色變是不爭的事實,女性更加沒有談論和享受性的權利。對性愛大膽、主動地追求,是女性正視并尊重自身需求、樹立主體意識的突出表現(xiàn)。
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還體現(xiàn)在女性對獨立人格的追尋。擁有獨立人格的女性,不僅僅是對自由愛情的追求,還應有表達憤怒和不滿的勇氣。女性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而存在的,她們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和價值追求。在吳語敘事長詩中,女性通過自己的主動爭取,在收獲一段情愛關系之后,總會將最熾熱的情感投入其中,卻并未因此沉浸在愛情的溫柔鄉(xiāng)中,喪失判斷是非對錯的理智,或在遭受欺瞞時委曲求全。在長詩《薛六郎》中,六娘還魂后,在誤以為六郎移情別戀的情況下,并沒有因自己對六郎的深愛而忍氣吞聲,也沒有選擇委曲求全,而是極度憤慨地唱出心中“十怨”,字字泣血地唱出丈夫的十樁罪行,有力地宣泄了自己心中的悲憤與不滿。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會語境里,女性在婚戀關系中也同樣處于弱勢地位。從《詩經(jīng)》中的“棄婦詩”到往后歷朝歷代的“閨怨詩”,都是對女性受到不平等對待的寫照。“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蹦行允墙^對的人,是主體,女性則相對被認為是主體之外的他者。在婚姻愛情中,男性毫無疑問地享受自己作為主體的性別紅利,而女性作為客體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不利處境。然而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女性敢于為自己發(fā)聲,敢于挑戰(zhàn)男性的絕對主體地位。女性主體意識的萌生,促使她們在婚姻愛情中要求得到尊重,在遭受背叛等損害個人主體權利的行為時,明顯有別于傳統(tǒng)社會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形象。
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的女性意識,不僅表現(xiàn)為對愛情的主動追求、渴望婚戀關系中的男女平等,還在于這些女性在面對迫害時,敢于奮起反抗。在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導致許多女性應有的權利和自由被剝奪。因為女性身份,她們不得不成為封建家長制苛責治轄的對象,各種壓迫在底層女性身上層層加碼,造成了她們的悲劇命運?!皩τ趬浩鹊目範幣c爭取自由的堅韌意志,反映出吳楚地區(qū)堅韌不拔的文化精神與自主自由的價值認同。”①甘小盼:《崇陽〈雙合蓮〉的自由抗爭與詩性傳統(tǒng)》,《歌?!?020年第4期。在吳語敘事長詩中,底層女性同樣是遭到重重壓迫的對象。然而不同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shù)女性,長詩中的女性沒有妥協(xié)和屈服,而是有意識地強烈反抗。
《劉二姐》講述的是劉二姐和朱三相愛私奔,兩次被狀告官府的故事。劉二姐大膽勇敢,不僅主動向朱三求愛,而且在面對迫害時也絕不妥協(xié),超越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軟弱的形象。劉、朱二人私奔途中在飯店歇腳,劉二姐一眼看出店主陳安不懷好意,在聽到陳安要推薦他們租房時,“二姐一聽就動身,勿睬陳安無理人”②姜彬:《江南十大民間敘事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第759頁、778頁。。在陳安調(diào)戲劉二姐不成,揚言要報官時,劉二姐并沒表現(xiàn)出驚慌和恐懼,而是據(jù)理力爭。劉二姐將陳安比作坑缸、癩蛤蟆、烏鴉,女性的潑辣、機敏盡顯其中,可謂是大快人心,然而也因此而激怒了陳安,兩個有情人被扭送官府。在官府中,劉二姐同樣鎮(zhèn)定自若,反駁縣官的發(fā)問。在無辜被關進監(jiān)獄之后,劉、朱二人也不曾認罪。后續(xù)的長詩中,講述到劉二姐在面對家人的指婚時堅決不從,再度被父親狀告官府投入監(jiān)牢。兩度入獄,劉二姐身為一個女子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妥協(xié),反而是“兩個犯人都歡喜”③王虹:《女性意識的奴化、異化與超越》,《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4期。。二進官府、三斗知縣,劉二姐表現(xiàn)出極強的反抗精神。這種勇于反抗的女性還有許多,如與惡嫂嫂對罵的五姑娘、反抗家人安排婚事的莊大姐等。
女性意識的另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女性對致使其處于被壓迫地位的社會秩序提出質(zhì)疑和反抗?!皨D女受壓迫的根源并非僅僅在于經(jīng)濟,它更是本體論的,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④姜彬:《江南十大民間敘事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第759頁、778頁。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格局中,女性的從屬地位和被壓迫的事實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的。擁有既得利益的男性享受著性別帶來的便利,而女性則在代代相傳的集體無意識中,習慣甚至認同自己的不利處境。當女性需要通過更多的付出和服從來獲取自己生存的權利時,她們將迎來更加嚴峻的生存困境。隨著女性意識的萌發(fā),生存和發(fā)展受到壓迫的女性,經(jīng)過反思和對比自身與男性之間的差距,將自身從男性話語的騙局中解放出來。她們逐漸建構起生命和發(fā)展的意識,作為無差別的人,女性也應擁有生存的權利和發(fā)展的空間。
吳語民間敘事長詩無疑塑造出了一批有生命意識的女性形象。劉二姐們在生存和發(fā)展空間受到官員、父兄、地主公子等掌握話語權的男性傾軋時,一改過去女性畏葸不前的形象。她們爭取合理的生存權利,表現(xiàn)出強烈的對立和反抗意識。在不平等的壓迫面前,長詩中的女性受到自我生命意識的鼓舞,對所遭受到的不公正、不合理對待進行反抗,雖然許多反抗行為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女性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但是,生命意識的建構和女性話語的表達,持續(xù)為女性提供在逆境中成長和發(fā)展的勇氣,迫使他者將女性的意志納入考量范圍內(nèi),并給予相當?shù)幕貞?。女性的生命意識是女性意識的重要構成,不僅體現(xiàn)在她們對所受壓迫的奮起反抗,還在于女性表現(xiàn)出來的堅韌的生命力和極強的抗壓能力。如果說對壓迫的反抗是女性生命意識的外在表征,那么向死而生的韌性則是女性生命意識的基本內(nèi)核。在現(xiàn)有的吳語長詩文本中,女性大多經(jīng)歷著各種各樣的波折?!段骞媚铩分械乃墓媚锖臀骞媚铮苄”闶艿椒侨说拇?,兩姊妹成為供哥嫂二人驅(qū)使的奴隸。四姑娘更是遭遇諸多不幸,因嫂嫂的不滿而被私自販賣,在夫家又遭到嚴重的家暴,甚至因折磨而變了模樣,仍舊頑強地活著。像這樣的女性,一生面對各種磨難,生命帶給她們的體驗不甚美好,但是她們把生命的堅韌發(fā)揮到了極致。在苦難中對生命的堅守,源于女性厚重的生命意識。生活沒有帶給她們足夠的幸福與歡樂,但是她們珍視來之不易的生存機會,堅持自己作為人的生存權利。
封建社會中,女性是多重社會制度苛責和規(guī)訓的對象,三從四德、男尊女卑、恪守婦道等規(guī)訓無不扼殺著女性的人格和精神的獨立?!斑@樣的價值認知使得女性在面臨價值抉擇時,會習慣性地選擇社會認可的價值觀念,而缺乏自主的思考和抉擇?!雹倮罟鹈?、張翠蓮:《中國傳統(tǒng)社會女德建構的價值向度》,《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 年第6期。許多女性在受到奴化教育之后,喪失了反思自身處境的意識,甚至成為自己悲慘處境的衛(wèi)道者,相信女性的價值在于為男權話語犧牲、放棄自身的正當權利。當女性能夠跳出社會為其設定的框架、真正反思自我人生價值時,獨立自主的意識也就隨之在女性的思想觀念中扎根,一批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女性隨之誕生了。顯然,女性的價值絕不是在為男性犧牲自己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是借由反思與實踐,擁有了推動社會、自我乃至他者發(fā)展和進步的能力。其中不可忽視的是,女性對自我價值的反思,體現(xiàn)為對自身發(fā)展的需求,而非一味地成為他者的犧牲品。
女性自我價值的凸顯,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也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女性在呼吁人格獨立、珍視生命的同時,也要求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然而在男性主導的社會秩序格局中,女性要想發(fā)揮和展示自己的獨特價值并非易事,很多時候女性需要表現(xiàn)出優(yōu)于男性的智慧,才能贏得應有的尊重和認可。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的女性,大多擁有不輸男性的聰明才智和獨擋一面的能力。長詩中的女性并未因為自己的性別和社會長期灌輸?shù)乃枷?,而認為自己在能力和智力上處于弱勢。她們在面對難題時,可以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迎難而上;在遭受挑戰(zhàn)時,通過敏捷的思維化困難于無形。長詩中的女性極富聰明才智,五姑娘雖身處哥嫂的壓榨中,但是她總能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和任務。在辣椒心想要“捉奸”的時候,五姑娘伶牙俐齒地反駁辣椒心的攻訐、質(zhì)疑。在四姑娘的設計幫助下,五姑娘和徐阿天一起假死脫身,成家之后,又勤勤懇懇,讓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類似的還有《林氏女望郎》中林氏女前往姚家時,對小姑的考驗對答如流。《薛六郎》中的六娘“勿但容貌好,外加心靈巧勒手腳勤,一雙巧手飛針引線”①姜彬:《江南十大民間敘事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第365頁。。
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女性并沒有被放置在一個理想的生存環(huán)境中,她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生活在條件較為惡劣的底層社會。但是這些女性從未因為挫折或磨難而消沉、頹廢。她們接受命運給予的苦難,也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化解困難,積極地應對挫折,渴望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剝奪了女性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權利,也在無意識中影響著女性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多是根據(jù)民間流傳的故事改編而成,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多集中于現(xiàn)實生活中她們經(jīng)常活動的領域。女性活動和發(fā)展的領域雖不多,但是她們無疑都能在自己特有的活動空間中,表現(xiàn)出過人之處。長詩利用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真實地建構出女性日?;顒拥目臻g,審視了女性的獨特價值,沖擊了父權制社會中固有的價值評價體系。女性自我價值的凸顯,無需男性話語的介入,她們并不是柔弱、怯懦的,她們可以在既有的社會分工格局中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女性內(nèi)在和外在價值的實現(xiàn),意味著女性在精神和生活等方面要求獨立與自由。女性自我意識的形成,幫助女性從依賴男性、缺乏獨立的境況中解放出來,也讓長詩中的女性形象更加豐滿和立體。
文學中的女性意識包括文化層面的女性生命意識、自我意識等女性特征以及文學文本建構中采用的女性視角、表達的女性經(jīng)驗等內(nèi)容。對文學中的女性意識的探尋,要將文本對女性價值的分析和文本所采用的女性視角相結合,才能較為全面地發(fā)現(xiàn)文學文本中的女性意識。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在文本內(nèi)部的女性形象塑造方面,根據(jù)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反映出女性突破原有的禁錮,追求自我價值、珍視生命和認同自身主體等女性意識;在敘述視角、語言范式等方面,也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女性意識。
敘述視角是影響敘述效果的重要向度之一,女性敘述視角不僅能有助于獨特的女性經(jīng)驗和女性意識的呈現(xiàn),還為女性話語的建構提供了便利。吳語民間敘事長詩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在社會成員中間流傳和發(fā)展的,人們在日常勞作的間隙,借助演唱長詩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在長詩的演唱和接受中,女性都是重要的活動主體?,F(xiàn)有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也多是通過一些女性歌者演唱,繼而又不斷傳播給更多女性受眾的。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多采用女性視角對故事加以敘述:一方面,女性視角的運用為長詩中敘述的女性故事創(chuàng)設了合理的情景,在講述女性私密的情感和心理活動時,顯得更為貼切和真實;另一方面,女性視角拉近了長詩中的故事與女性歌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女性視角的運用在為長詩的演唱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傳統(tǒng)的敘述視角做出了反撥,從女性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出發(fā),審視和講述女性自己的故事,傳遞女性獨特的生活體驗,推動了女性意識的發(fā)展。
一些女性歌者傳唱的長詩文本,時常會夾雜情節(jié)之外的、來自歌者的議論和評價,表現(xiàn)出了日漸覺醒的女性意識。以陸阿妹演唱的《五姑娘》版本為例,該版本細膩地唱出了五姑娘在面對各種人和事時的真切感受,唱到五姑娘見到來楊家做長工的徐阿天時,通過“雙目窺”“走過來”“心里呆”等幾段描述,把五姑娘對徐阿天的愛戀描寫得十分傳神。隨后,歌者又對五姑娘的心理活動做出說明:“五姑娘做仔阿天格知心客,伊心里廂好比小小菜籽落地碰著夏雨搭春風?!雹俳颍骸督鲜竺耖g敘事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第201頁。這兩句對五姑娘心理活動的概括,以歌者的旁觀立場,獨到深入地點明了長詩主人公內(nèi)心的激動與幸福感。在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中,這種來自歌者對長詩主人公的評價較多。歌者在演唱中融入的評價話語,是長詩的組成部分,與長詩中的女性體驗相輔相成。歌者以其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方式,剖析長詩中女性的情感和心理活動,對于長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女性意識,有特定的展示作用。
此外,長詩中出自歌者的評價,也能反映出歌者思想中的女性意識。特別是對于女性歌者而言,她們不同于長詩中生活在虛擬的苦難中的女主角,而是成長并活動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她們對生活中女性需要面對的壓力和困難有著切身的體會,甚至也曾因此感到沮喪。但是,在特定生活環(huán)境中逐漸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女性主體意識,激勵著女性歌者尋求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對自我的身份認同感。女性歌者對人物的評說、對長詩女性主人公的肯定和認同,是表現(xiàn)女性意識最直接的方式。她們不僅表達了對女性價值的肯定,呼吁更廣泛的女性身份認同感,還以力所能及的創(chuàng)作和傳承活動,服務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反映出女性歌者的審美意識,她們也許并未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她們也能夠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傳達出現(xiàn)實生活中女性對美的追求和向往。所以,吳語民間敘事長詩的女性意識,是以多種維度體現(xiàn)出來的,文本內(nèi)的女性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以及文本外的敘述視角和歌者的情感表達都是其女性意識的有機構成部分。
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多承襲前代的詞曲套數(shù),發(fā)展并成熟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萌芽的明清時期?!叭祟惖奈幕臀膶W,總是受到特定地理環(huán)境的制約,從總體到細節(jié),從外部到內(nèi)部,從時間到空間,都是如此?!雹汆u建軍:《“地理環(huán)境制約論”的提出與文學地理學研究——以中國民間文學作品的產(chǎn)生為例》,《歌?!?021年第4期。吳語民間敘事長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就與當?shù)氐奈幕?、?jīng)濟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吳語地區(qū)在經(jīng)濟上本就較為富裕,發(fā)展至明清時期新的經(jīng)濟體制出現(xiàn),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為長詩中女性意識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由長詩表現(xiàn)出來的女性主體意識、生命意識、自我價值意識、審美意識等凝結著女性獨特體驗的女性意識,讓人們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也發(fā)揮著重要的教化和熏陶作用。現(xiàn)實中的女性,也許無法像長詩中的女性一樣恣意、灑脫,但是她們也應該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權利。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對理想的女性形象的建構,傳達出人們對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吳語民間敘事長詩給人帶來的強烈美感以及對女性意識的呼喚,在傳遞人們對美的訴求的同時,也在積極探尋新的性別話語格局。在女性意識高漲的當代社會,女性渴望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期待獲得身份的認同。然而,女性在自我價值的追尋和實現(xiàn)過程中,依然會面臨難以破解的困境。對于女性面臨的種種難題,吳語民間敘事長詩對女性價值的肯定以及對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借鑒。總之,吳語民間敘事長詩保留了歷史中長期形成的文化余韻,在探索女性意識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一定的現(xiàn)代性色彩。其中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在敘述穩(wěn)定的民族心理、表達過去人們的審美需求的同時,也為其當代傳承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動力和無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