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長征的幾個重大決策看黨的形勢研判力

        2023-01-02 10:42:36韓宏亮蔡媛媛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中央紅軍研判形勢

        韓宏亮 蔡媛媛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成都 61007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領導力是最關鍵的條件,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盵1]80多年前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勝利,根本原因在于黨的正確領導,在于黨高超的形勢研判力,在于黨能在紛繁復雜的局面中看清大局、把握大勢、引領前進方向的智慧和能力。毛澤東曾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2]黨正確研判革命形勢、敵我力量對比狀況并據此作出科學決策,是長征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前提條件。一部長征史就是一部黨不斷正確研判形勢并適時作出和執(zhí)行正確決策的歷史。

        一、長征戰(zhàn)略轉移決策的作出得益于黨對戰(zhàn)爭形勢的正確研判

        (一)長征戰(zhàn)略轉移決策作出時黨和紅軍面臨的形勢

        第五次反“圍剿”時敵我力量對比、革命形勢發(fā)展對黨和紅軍極為不利,國民黨的“圍剿”來勢洶洶,其兵力遠遠大于紅軍力量。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調集兵力100萬,親自擔任總司令,部署對中央根據地的第五次“圍剿”,他首先以50萬兵力于9月下旬開始向中央根據地發(fā)起進攻。此時的蔣介石吸取前四次“圍剿”失敗的教訓,一改過去的作戰(zhàn)思路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推行“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方針,對中央根據地在經濟上實行嚴密封鎖,在軍事上采取持久戰(zhàn)和“堡壘主義”的新戰(zhàn)略。對此,后來黨在遵義會議上作出的《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指出:“國民黨蔣介石以及他的帝國主義的軍事顧問等經過歷次‘圍剿’失敗之后,知道用‘長驅直入’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同我們在蘇區(qū)內作戰(zhàn)是極端不利的。因此第五次‘圍剿’中采用了持久戰(zhàn)和堡壘主義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企圖逐漸消耗我們的有生力量與物質資材,緊縮我們的蘇區(qū),最后尋求我主力決戰(zhàn),以達到消滅我們的目的。”[3]顯然,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面臨的形勢和敵人與前四次有著很大的不同。1934年4月下旬,廣昌失守后,形勢更加嚴峻,紅軍面臨的形勢愈加被動。1934年9月上旬,“各路敵軍加緊對中央根據地中心地區(qū)發(fā)動進攻,中央紅軍已無在原地扭轉戰(zhàn)局的可能?!盵4]

        (二)長征戰(zhàn)略轉移決策作出時黨和紅軍自身的情況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的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受到排斥。從1932年10月寧都會議至1935年1月遵義會議前,毛澤東是遭受排擠的,實際上是被剝奪了軍事指揮權,被安排到后方主持臨時中央政府工作。1965年8月毛澤東在和外賓談到這段歷史時曾說:“我這個菩薩,過去還靈,后頭就不靈了。他們把我這個木菩薩浸到糞坑里,再拿出來,搞得臭得很。那時候,不但一個人也不上門,連一個鬼也不上門。我的任務是吃飯、睡覺和拉屎。”[5]毛澤東的這段話非常形象地說明了他當時受排斥、被冷落的艱難處境,但也流露出他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的氣魄和胸懷。二是以博古、李德為代表的軍事路線大行其道。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和蔣介石新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不是采用“決戰(zhàn)防御(攻勢防御),集中優(yōu)勢兵力,選擇敵人的弱點,在運動戰(zhàn)中,有把握的去消滅敵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個擊破敵人,以澈底粉碎敵人的‘圍剿’?!盵6]而是“以單純防御路線(或專守防御)代替了決戰(zhàn)防御,以陣地戰(zhàn)堡壘戰(zhàn)代替了運動戰(zhàn),并以所謂‘短促突擊’的戰(zhàn)術原則來支持這種單純防御的戰(zhàn)略路線?!盵7]這就是以陣地對陣地、以堡壘對堡壘,和敵軍拼消耗,恰恰是以己之短對敵之長。這就是叫花子和龍王比寶。對此,毛澤東說:“‘比寶’不是龍王向龍王比,而是乞丐向龍王比,未免滑稽?!盵8]這樣的軍事原則和軍事路線,“同我們紅軍取得勝利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基本原則是完全相反的?!盵9]三是紅軍實力受損和中央根據地縮小。歷時一年之久的第五次反“圍剿”不僅沒有打破敵人的“圍剿”,而是損兵折將、丟地失城。僅廣昌會戰(zhàn)就傷亡5600人。至1934年9月下旬,中央蘇區(qū)僅存瑞金、會昌、雩都(今于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等縣的狹小地區(qū)。[10]

        (三)基于形勢研判黨中央作出進行戰(zhàn)略轉移的決策

        第五次反“圍剿”打了一年之久,紅軍和根據地陷入絕境。1934年9月下旬,國民黨“圍剿”中央根據地的北路軍和東路軍加緊對興國、古龍岡、石城、長汀的進攻,南路軍由筠門嶺向會昌推進,企圖迅速占領上述各地,進而占領寧都、雩都、瑞金,以實現圍殲紅軍的目的。從當時的軍事形勢發(fā)展來看,中央紅軍完全喪失在蘇區(qū)內粉碎國民黨軍“圍剿”的可能,迅速撤離中央根據地已是迫在眉睫,也只能三十六計走為上,舍此已經沒有別的選項。對此,毛澤東1936年12月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詳細分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紅軍作出戰(zhàn)略轉移決策的當時情勢和原因。毛澤東指出:“第五次反‘圍剿’進行兩個月之后,當福建事變出現之時,紅軍主力無疑地應該突進到以浙江為中心的蘇浙皖贛地區(qū)去,縱橫馳騁于杭州、蘇州、南京、蕪湖、南昌、福州之間,將戰(zhàn)略防御轉變?yōu)閼?zhàn)略進攻,威脅敵之根本重地,向廣大無堡壘地帶尋求作戰(zhàn)。用這種方法,就能迫使進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區(qū)之敵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據地的進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這種方法是必能確定地援助它的。此計不用,第五次‘圍剿’就不能打破,福建人民政府也只好倒臺。到打了一年之久的時候,雖已不利于出浙江,但還可以向另一方向改取戰(zhàn)略進攻,即以主力向湖南前進,不是經湖南向貴州,而是向湖南中部前進,調動江西敵人至湖南而消滅之。此計又不用,打破第五次‘圍剿’的希望就最后斷絕,剩下長征一條路了。”[11]從毛澤東的分析來看,當時打破敵人的“圍剿”不是沒有希望、沒有辦法,至少有兩計可用,但遺憾的是均沒有被采納,所以長征是被迫的、是沒有更好選擇的選擇。對此,鄧小平后來曾說:當時“要是按照毛主席的方針,由內線轉到外線,將敵人拖出蘇區(qū)之外去打就好了,那樣蘇區(qū)還是能夠保持,紅軍也不致被迫長征?!盵12]

        二、遵義會議勝利召開得益于黨對組織和軍事發(fā)展的正確研判

        (一)遵義會議召開時黨和紅軍面臨的形勢

        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離不開黨對當時黨和紅軍面臨形勢的正確研判。從當時黨和紅軍面臨的形勢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蔣介石重兵的圍追堵截,使黨和紅軍已經不可能執(zhí)行原定戰(zhàn)略轉移計劃,必須根據新的形勢做出新的調整和部署。黨和紅軍從江西出發(fā)時,原定計劃是到湘鄂根據地與賀龍領導的紅二方面軍會合,重新建立革命根據地。蔣介石已經察覺到中央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意圖,在紅軍轉移既定路線的前方部署了嚴密的封鎖線。從當時情勢看,“蔣介石及其參謀團覺察中央紅軍主力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戰(zhàn)略意圖,命令‘追剿軍總司令’何鍵在湖南洪江、芷江,貴州松桃、銅仁、石阡一帶集結近二十萬軍隊,設了四道防線,以阻止中央紅軍主力北上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國民黨軍很快布好一個口袋陣,企圖讓紅軍主力進入包圍圈。”[13]如果黨中央和紅軍再繼續(xù)按既定的路線轉移,無疑將鉆進蔣介石已經部署好的口袋。危急時刻,毛澤東等人力主放棄原定轉移路線,在湖南通道轉兵貴州,從而避免了黨和紅軍徹底覆滅的命運,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是紅軍攻克黔北重鎮(zhèn)遵義,贏得短暫的休整機會。1935年1月7日,“紅一軍團第二師襲占遵義城?!盵14]攻占遵義城,紅軍打了一個大勝仗,鼓舞了士氣,此時正是討論和梳理紅軍轉移方向和路線的一個絕好機會。

        (二)遵義會議召開時黨和紅軍自身的情況

        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也是建立在黨中央對黨和紅軍自身情況的科學把握和全面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從自身情況看,一是推行“左”傾錯誤方針的領導人在戰(zhàn)略轉移中犯了逃跑主義錯誤。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左’傾路線在退出江西和長征的軍事行動中又犯了逃跑主義的錯誤,使紅軍繼續(xù)受到損失。”[15]把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變成了幾萬人的大搬家式的行動,行動遲緩,貽誤戰(zhàn)機,結果被動挨打。二是紅軍傷亡嚴重。紅軍轉移在突破國民黨布置的四道封鎖線中,付出了巨大犧牲,特別是湘江戰(zhàn)役,堪稱慘烈。1934年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順利渡過湘江,控制界首至覺山鋪間的渡河點。但因紅軍隊伍拉得過長,輜重過多,行動緩慢,大部隊尚未過江,遭到優(yōu)勢敵軍的攔擊,與國民黨軍發(fā)生激戰(zhàn),部分部隊被敵軍截斷,損失慘重。”[16]至湘江戰(zhàn)役結束,中央紅軍“從西征開始時的八萬余人,銳減到三萬多人?!盵17]三是迫切需要解決黨的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問題。1934年12月上旬,“從過老山界起,中共中央領導內部發(fā)生爭論,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開始批評中央的軍事路線,認為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失敗是由于軍事領導上的錯誤路線所造成的?!盵18]在紅軍轉移方向問題上,毛澤東立足實際提出的轉兵貴州的方案被博古、李德拒絕,形勢發(fā)展也給黨和紅軍提出改組領導層的緊迫問題。仗是不能照舊打下去了,領導層也不能照舊領導下去了,讓毛澤東走進最高領導層和領導紅軍轉移已是刻不容緩。

        (三)基于形勢研判黨中央決定召開遵義會議

        基于內外形勢的考慮,黨中央決定召開遵義會議,研究迫切需要解決的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問題。從黨和紅軍當時面臨的外部形勢看,必須跳出國民黨重兵的包圍圈,把戰(zhàn)略轉移的被動局面迅速轉變?yōu)橹鲃泳置?,讓蔣介石的“圍剿”計劃徹底破產,為黨和紅軍開辟出革命的新路線、新方向,為黨和紅軍構建起有能力、有智慧、有辦法勝利實現戰(zhàn)略轉移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從黨和紅軍內部看,必須選擇毛澤東為紅軍制定的正確的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從紅軍翻越老山界開始,先后經過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會議、12月18日的黎平會議、1935年1月1日的猴場會議,至遵義會議前夕,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已得到王稼祥、張聞天等政治局多數同志的贊成。1935年1月15日-17日,黨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當時最為緊迫的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問題。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長篇發(fā)言,批評了博古、李德軍事路線的錯誤,“毛澤東的意見,得到大多數與會者的支持。”[19]遵義會議重新肯定了毛澤東根據戰(zhàn)爭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系列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基本原則。在組織上改組了中央領導層,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原來的三人團,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決定仍由中央軍委主要負責人朱德、周恩來指揮軍事,周恩來為黨內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會后中央常委進行分工,決定毛澤東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白窳x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并為勝利完成長征奠定了基礎?!盵20]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標志著黨駕馭復雜局面、正確研判形勢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飛奪瀘定橋奇跡得益于黨對紅軍前途命運走向的正確研判

        (一)飛奪瀘定橋時黨和紅軍面臨的形勢

        飛奪瀘定橋決定作出時,從黨和紅軍面臨的形勢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紅軍渡過金沙江后贏得了暫時的戰(zhàn)略主動。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后繼續(xù)北上。至此,蔣介石的數十萬“追剿”大軍被甩在金沙江以南,中央紅軍取得長征以來戰(zhàn)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二是蔣介石企圖讓中央紅軍做第二個石達開。5月10日,蔣介石由貴陽飛抵昆明,急令川軍扼守大渡河沿岸等地,又令薛岳、周渾元及滇軍向金沙江邊尾追,企圖將中央紅軍圍殲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礱江以東地區(qū)。5月20日,中央紅軍到達冕寧縣松林地區(qū),中革軍委發(fā)布為搶渡大渡河給各軍團、縱隊首長的訓令。訓令指出:“蔣介石企圖利用大渡河天險、彝民與紅軍的隔閡,以薛岳、劉湘等部夾擊我軍于大渡河南岸,另以劉文輝、楊森、郭勛祺部在北岸扼阻,破壞我渡江計劃?!盵21]三是贏得彝族等少數民族群眾對紅軍的支持。5月19日,中革軍委決定組成強渡大渡河先遣隊,派劉伯承為先遣隊司令,羅瑞卿為政治委員。臨行前,毛澤東要先遣隊執(zhí)行黨的民族政策,與彝族沽基家族首領結盟修好。他對劉伯承說:“先遣隊的任務,不是去打仗,而是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與彝民達到友好。只要我們全軍模范地執(zhí)行紀律和黨的民族政策,取得彝族人民的信任和同情,彝民不會打我們,還會幫助我們通過彝族區(qū),搶先渡過大渡河。”[22]5月22日,劉伯承在袁居海子(今彝海子)同彝族沽基家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隨后,紅軍順利通過彝族地區(qū)。

        (二)飛奪瀘定橋時黨和紅軍自身的情況

        從當時黨和紅軍自身情況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必須盡快渡過大渡河,才能贏得戰(zhàn)略的主動。5月20日,中革軍委發(fā)布的訓令指出:“消滅敵人,渡過大渡河,進入到川西北地區(qū),遂成為目前戰(zhàn)略上的實際要求。我野戰(zhàn)軍目前應以迅速北進,爭取渡江先機,首先進到清溪(即漢源)、瀘定橋、洪雅地區(qū),與川敵進行作戰(zhàn)機動,爭取赤化,為戰(zhàn)略上基本方針?!盵23]二是中央紅軍控制了安順場渡口。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遣部隊占領石棉縣安順場,隨即控制了安順場渡口。25日,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成功。這為中央紅軍渡河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三是僅靠一個安順場渡口遠遠解決不了紅軍快速渡河的問題。紅軍先遣隊順利渡河后,大部隊渡河缺乏工具,當時共有3只木船(繳獲的1只、在渡口下游找到2只),最多只能坐40人,往返一次需要幾十分鐘,幾萬大軍如果只靠3只木船來渡河,不知要多少時日,而架橋在時間和條件上也都不允許,情況十分危急。[24]“同時,蔣介石正在命令四川軍閥楊森等部堅堵大渡河,并命令薛岳、周渾元部銜尾猛追。太平天國的石達開就是在安順場被清兵最后消滅的。蔣介石也夢想著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盵25]四是必須另尋渡河的捷徑和渠道。毛澤東等黨和紅軍領導人了解到,距離安順場上游160公里的瀘定橋是另一個紅軍渡河渠道的選項。但時間緊、距離遠,如何抉擇,考驗著黨中央的政治智慧和戰(zhàn)略研判力。在黨和紅軍又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做出了正確的抉擇,正是這個偉大的抉擇打通了紅軍北上的通道。

        (三)基于形勢研判黨中央決定飛奪瀘定橋

        黨中央決定火速搶占瀘定橋,贏得過河的更大主動。1935年5月26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到達安順場,在聽取劉伯承、聶榮臻匯報后,認為必須另尋過河通道。綜合多方面情況和信息,黨中央決定中央紅軍主力火速搶占距離安順場上游160公里的瀘定橋,由林彪率紅一軍團第二師和紅五軍團為左縱隊,沿大渡河右岸前進;由劉伯承、聶榮臻率紅一軍團第一師為右縱隊,沿大渡河左岸前進,互相策應,限期奪取瀘定橋。5月29日,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二十二名勇士搶占瀘定橋。四團隨即攻克瀘定縣城。至6月2日,中央紅軍全部渡過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使中央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企圖。[26]飛奪瀘定橋的決策和壯舉,再次以鐵的事實證明,毛澤東等黨和紅軍領導人在當時的決策是深思熟慮的戰(zhàn)略決策,是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證明是完全正確的。據楊成武在《飛奪瀘定橋》一文中回憶:“從繳獲到的敵人文件中,翻出了一份劉文輝拍發(fā)的緊急通報。這份通報說,我軍已面臨石達開第二的危境;說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消滅共軍,在此一舉。敵人的這種幻想,很快就徹底破滅了。我們走的雖然是石達開走過的舊路,但我們不會陷入歷史的覆轍,因為我們是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人民武裝。”[27]美國作家布賴恩·克羅澤曾說:“這是蔣截住紅軍的最后一次機會?!盵28]但這個所謂的“最后一次機會”蔣介石沒有抓住,不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而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有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黨中央高超的形勢研判力和非凡的戰(zhàn)略決策力。

        四、北上抗日政治路線的確立得益于黨對主要矛盾的正確研判

        (一)北上抗日政治路線確立時黨和紅軍面臨的形勢

        1922年7月,黨的二大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隨著對中國革命規(guī)律認識的不斷深入,后來黨又提出了反對官僚資本主義的任務。毛澤東曾深刻指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些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的矛盾?!蹏髁x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29]解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堅決地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正如毛澤東所說:“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睾椭趁竦氐倪^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盵30]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當然包括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北上抗日政治路線確立時,從外部形勢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的野心已經暴露無遺。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史稱“一·二八”事變。1933年1-5月,日軍先后占領了熱河、察哈爾兩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進逼北平、天津。二是國民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由于國民黨政府的不作為,首先在“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國土淪喪,1932年5月國民政府同日本簽訂《淞滬停戰(zhàn)協定》。在熱河淪陷和長城抗戰(zhàn)失利后,國民政府于1933年5月又同日本簽訂出賣華北主權的《塘沽協定》。三是國民黨反動派對紅軍大肆“圍剿”。黨和紅軍既要北上抗日,又要應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就是當時黨和紅軍面臨的雙重軍事斗爭任務。

        (二)北上抗日政治路線確立時黨和紅軍自身的情況

        北上抗日政治路線的最終確立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是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圍剿”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逐步形成并最終確立的。從黨和紅軍當時的自身情況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成功應對國民黨的進攻和圍追堵截,把革命的火種保留下來。北上是生存戰(zhàn)略。紅軍“行程二萬”、長途跋涉“到長城”首先解決的是自身的生存問題。北上是為了黨和紅軍的生存。1935年5月12日會理會議“決定立即北上,同紅四方面軍會合?!盵31]二是積極宣傳北上抗日的主張?!熬乓话恕笔伦兒笾袊伯a黨即高舉抗日的大旗。早在1934年7月即發(fā)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派出北上抗日先遣隊,此舉“目的在使全國民眾明白紅軍是全中國內真正抗日的軍隊,紅軍的主力雖因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擋住了北上的路,正在也只有在徹底粉碎國民黨軍的‘圍剿’之后,才能大舉北上”[32]。紅軍長征途中堅持宣傳北上抗日的方針,播撒革命火種,動員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停止內戰(zhàn)、抗日救國。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后,黨中央于1935年6月15日發(fā)表《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和蔣介石賣國宣言》?!靶蕴栒偃珖と?、農民、海陸空軍以及一切愛國志士、革命民眾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占領華北,反對蔣賊等賣國,堅決對日作戰(zhàn),恢復一切失地,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33]宣言的發(fā)表更加堅定了全黨全軍北上抗日的決心和信心,極大鼓舞了士氣。三是揭露國民黨的賣國政策?!熬乓话恕笔伦兒?,毛澤東同朱德、賀龍、彭德懷等就聯名發(fā)表《中國工農紅軍為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告白軍士兵兄弟書》,揭露國民黨軍閥不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針對淞滬停戰(zhàn)協定的簽訂,1932年5月9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痛斥和揭露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行徑,“號召全國勞苦群眾堅決地起來進行民族戰(zhàn)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國民黨政府,保衛(wèi)中國的領土完整,求得中國的完全獨立與解放?!盵34]

        (三)基于形勢研判黨中央確立了北上抗日政治路線

        在錯綜復雜的政治和軍事形勢面前,黨中央最終確立北上抗日的政治路線,充分彰顯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分析形勢和果敢駕馭復雜局面的智慧和能力。一是號召全民族團結起來對日作戰(zhàn)。這是事關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戰(zhàn),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引領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和使命,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是肩負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歷史使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立黨為公、一心為民的人民型政黨。1935年6月29日,在兩河口會議上,毛澤東講:“要在部隊中宣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反對放棄華北,這最能動員群眾?!盵35]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最高原則和根本利益。中央紅軍長征結束之后,毛澤東曾講:“我們東進及長征都是為著抗日。”[36]二是跳出國民黨的包圍圈,擺脫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為黨和紅軍的生存發(fā)展找到一條光明的充滿希望的正確道路。三是最好能把國民黨對紅軍的圍追堵截轉化到對日作戰(zhàn)上來。這樣既能化解黨和紅軍面臨的危機,又能盡快組織起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zhàn)線。北上抗日是充滿戰(zhàn)略智慧的一個政治決策,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一個戰(zhàn)略決策。北上抗日政治路線的確立,“成功把解決生存危機同拯救民族危亡聯系在一起,把長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進陣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國內革命戰(zhàn)爭向抗日民族戰(zhàn)爭的轉變,為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進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盵37]

        隨著歷史事件的不斷沉淀,歷史背后的道理愈發(fā)清晰。沒有對形勢發(fā)展的正確研判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抉擇,長征的勝利斷然是不可想象的。正是黨高超的形勢研判力成就了偉大的長征。這種能力是一種具有特定立場站位、特定價值取向、特定內涵構成、特定發(fā)展規(guī)律的政治大智慧和實踐大能力,其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強烈的實踐性、突出的辯證性、深邃的歷史性、非凡的前瞻性。對于這種智慧和能力,中國共產黨人充滿著堅定的自信。回望過去、展望未來,中國人民有充分的理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正是黨高超的形勢研判力,進而正是黨堅強的正確領導,成就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輝煌偉業(yè),也必定成就百年強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輝煌。

        猜你喜歡
        中央紅軍研判形勢
        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zhèn)
        金秋(2023年16期)2023-11-25 07:38:10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前的準備工作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58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節(jié)安全防范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走勢的“量”與“價”
        中國外匯(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2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湘江戰(zhàn)役:決定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zhàn)
        文史春秋(2019年7期)2019-09-10 08:36:32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論我國器官移植面臨的新形勢及其立法需求
        東南法學(2015年1期)2015-06-05 12:21:34
        東南亞地區(qū)形勢:2015年
        東南亞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 08:30:45
        2011年中亞形勢回顧與展望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 亚州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在线无码免费看黄网站| 男人的精品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香蕉久久福利院| 亚洲都市校园激情另类| 美女把内衣内裤脱了给男人舔|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日日躁|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无码95| 国产精品成人有码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国产肥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短视频日韩免费| av手机天堂在线观看| 狠狠cao日日橹夜夜十橹| 四川少妇大战4黑人| 亚洲不卡电影| 美腿丝袜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а√在线|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网站看黄 |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国际无码精品| 久久麻豆精亚洲av品国产蜜臀| 青青草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手机看片国产日韩|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在线| 国产人妻大战黑人20p|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页综合av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av在线一区二区|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AⅤ无码中文字幕| 女优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男ji大巴进入女人的视频小说| 一级片久久| 亚洲综合小综合中文字幕| 欧洲熟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