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是集系統(tǒng)性和關聯(lián)性為一體的教學設計,無論是教師的視頻設計、問題引領或討論交流,都是一種“幕后”幫助學習者學習的行為支持,這種支持需要教師從整體內(nèi)容出發(fā),依托視頻和問題引領,使課前展示的翻轉課堂真正能起到后續(xù)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簡化版,實現(xiàn)翻轉課堂應有的教學效果。本研究展示了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第一單元“My New Home”翻轉課堂中教師如何以階梯性問題引領的教學設計,這種從整體到具體,以問題為引領的教學設計,能夠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語言的興趣,同時也為后續(xù)學習搭建了相關的語料支架。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師支持;問題引領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17—0076—04
翻轉課堂是以教師課前提供視頻,學生在家或課外去觀看,然后再回到課堂,師生一起圍繞問題,進行互動交流的一種形式,目前已成了疫情下特殊時期一種教學常態(tài)。Bergmann和Sams在論著《翻轉你的課堂:時刻惠及課堂上的每位學生》中明確提出翻轉課堂就是為了幫助每一位學生,使其不要掉隊[1]。國內(nèi)學者鐘曉流等也認為,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翻轉課堂主要是幫助學習者通過課前觀看,掌握學習內(nèi)容,然后再回到課堂中,通過線上線下師生交流協(xié)商,達到內(nèi)化知識的目的[2]。重慶聚奎中學和深圳南山實驗學校將翻轉課堂運用于教學實踐后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預期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支持和幫助[3]。
由此可見,從國外到國內(nèi),無論對翻轉課堂的定義界定,還是通過教學實踐,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是“幫助”。目前,農(nóng)村小學主要以留守兒童為主,家庭本身缺乏適切的監(jiān)督機制和支持幫助,所以,教師所提供翻轉課堂的質(zhì)量及授課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中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師支持是激發(fā)學生注意的前提,適切問題的設計和提出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學生進一步思考提供線索,引領學生從大量的視頻信息中獲取那些需要學習的信息,避免以往走過場、囫圇吞棗式的觀看視頻等現(xiàn)象。那么,教師應該怎樣設計問題來提供給學生必須的引領或幫助呢?
一、翻轉課堂與教師支持
翻轉課堂是由教師創(chuàng)建視頻,學生在家或課外觀看,然后回到課堂,由師生面對面進行交流或討論的一種教學形式。美國教授Robert建議教師在設計翻轉課堂時應遵循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即課前觀看教學視頻、進行引導性練習,課中快速少量測評、解決問題促進知識內(nèi)化,最后進行總結反饋[4]。所以,翻轉課堂整個過程是以教學視頻為主導的媒體引領學生走在前面,而教師則退到了“幕后”,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翻轉課堂要想實現(xiàn)既定目標,是有條件的。首先,教師在課程的設計與視頻制作中,問題的引領起著搭建支架,統(tǒng)領整個學習過程的作用;其次,對于學生而言,他們雖然可以自主控制學習時間、內(nèi)容和學習量,但并不是說要他們完全進行獨立學習[5]。因為由于年齡及認知等因素,兒童的學習和成長在很大程度上須依賴教師或能力較強的同伴幫助,才能從現(xiàn)在的認知水平發(fā)展到潛在的認知水平[6]。所以,在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問題的設計融教學內(nèi)容于現(xiàn)實生活的教學手段是通往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前提。
二、翻轉課堂中教師支持行為例析
如前所述,在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是通過視頻在“課前”完成;知識內(nèi)化是在“課中”通過師生一起討論、交流完成;而“課后”則主要以學生完成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任務為目標,因而是一個整體教學模式,富有系統(tǒng)性和關聯(lián)性。其中課前展示給學生的視頻應該是最后要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簡化版,教師的扶持力度應該最大;其中問題的設計非常關鍵,階梯性的問題起著導航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去內(nèi)化課程內(nèi)容,為后續(xù)進行的討論和課后要完成的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下是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陜旅版)第一單元Our new house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旨在與各位同仁探討如何通過問題的引領來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
(一)教學內(nèi)容簡介
本課為第一單元,主要圍繞Our new house這一主題,學生在復習舊單詞(living room,dining room,kitchen,bathroom…)的基礎上,學會使用句型“I have…;There be…”來介紹一個新家,其中要涉及到一些方位介詞(如,in,on,beside,before…)的用法。
(二)教學設計思路
1.解讀教材,確定教學目標。解讀教材是教學設計的基礎[7]。本單元圍繞兒童耳熟能詳?shù)脑掝}“Our new house”這一主線展開,涉及到關于房間以及家具名稱的單詞,這些單詞大部分學生以前都已接觸過。例如,在三年級下冊Unit 2:My family就有對家及家庭成員的介紹;在三年級下冊Unit 7: There is a TV in the Classroom就接觸過“There be…”句型。所以,本課實際上是一個復習課,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聽、做、說等活動,能借助圖片或對自己(別人)的家就其家里的布局(家具的具體位置)流暢地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如何設計一個有序、溫馨的家。
2.整體設計,搭建支架。家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家里的陳設也是學生天天目睹的,讓學生能用英語流利連貫地介紹自己的家、各件家具的陳列布局,首先需要映入學生視野的內(nèi)容應該是“一個舒適、干凈、布局合理的家”,這是本視頻制作的主體線索,不但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而且也能產(chǎn)生愉悅感,從而有繼續(xù)探究下去的欲望。再者,課前展示給學生的視頻應是最后要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簡化版,于是筆者將家里重新布置,拍了一張能表達理想意境的照片,并作為整個翻轉課堂的導入部分。
3.問題引領,自主參與。在翻轉課堂中,學習首先是視頻所創(chuàng)設情境的驅動,這直接刺激著學習者的內(nèi)生表達力。有了一開始這樣一幅“舒適、干凈、布局合理的家”先入為主,自然就會激發(fā)學習者語言表達的沖動,萌生交際的意愿。而且,問題設計也需要從整體出發(fā),彰顯層次性和引領性。本節(jié)課筆者是采用階梯性問題設計的思路,是從整體到具體來設計的。
三、結果與討論
(一)以問題為引領,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對于第一單元My house課堂內(nèi)容的設計,是一個從文本內(nèi)容整體出發(fā),以敘事的形式來設計的翻轉課堂視頻。在這個視頻里,教師從整體出發(fā),首先勾勒出一幅整潔、有序的房間,給學習者留下一個整體印象,并順勢進入后續(xù)具體問題設計環(huán)節(jié)中。問題的設計遵循從整體到具體這樣的階梯性思路,層層遞進,旨在將學生帶入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之中。在翻轉課堂的最后教學環(huán)節(jié)又設置了一個需要解決問題的情境,如何為教師設計一個新家,讓學生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解決,一方面內(nèi)化課堂上的單詞和句型;另一方面重在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會如何來布局一個有序而漂亮的家,創(chuàng)設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
這種置學習者于具體問題解決的情境中,自然就會激發(fā)學習者表達的欲望和需要,這一點在后面的課堂討論中也得到了驗證:有同學這樣說到:
Miss Liu is a very good teacher. She should have a good and beautiful house. She should put the study beside her bed. In this way,fangbian(方便)her prepare the lesson for us.(“方便”兩個字用漢語拼音fangbian來填充,句子語序按照語法結構也不對),但學生表達出了她真實的想法。
另一個男同學指著他畫的畫說道:I draw a picture about the teacher’s new house. My mother gives me some jianyi(漢語拼音“建議”),look,the teacher can put the TV in the living room. The teacher can lie and watch TV…這在后面和家長進行微信交流中也得到了證實。這個男孩的媽媽這樣說道:孩子回來說要給老師設計一個新家,就把家里的家具和擺放的位置仔細轉著看了好幾遍,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的現(xiàn)象。他邊打量著家具,邊還不時地問媽媽,這樣擺放好嗎?使用方便嗎?好看嗎?媽媽當時還納悶,怎么他今天就對家里的布局這么感興趣呢?
這些充滿童趣的表白,雖然句法結構不正確,但已經(jīng)不是往日干巴巴的介紹或為套用句型而使用句型,而是儼然把自己當成了教師貼心的幫手,不但自己在思考,而且還請教媽媽。在描述房間的布置時,不但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同時還使用了一些表示建議的詞語,如應該(should),這的確超出了筆者的預設,自然也生成了筆者沒有想到的結果。當時的設計初衷,只是想怎么樣在疫情期間,能通過問題的引領,讓學生參與進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將詞語、句型及表示方位的介詞記下來。但這樣的視頻設計所產(chǎn)生的結果,真是讓筆者深深體會到,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將英語學科提倡的核心素養(yǎng)融進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真會產(chǎn)生鹽溶于水的效果,比以往單純的說教作用更大。通過這些,也使筆者重新對這幫自以為不懂事的頑皮孩子有了重新的認識,他們確實擁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只是平時我們沒有去注意探究。
這時候,教師的作用已經(jīng)不是知識的提供者了,而是與學生共同成為話題的分享者,意見的協(xié)商者和交換者;學生也不是單純知識的接受者,而是能主動投入到具體問題情境中,嘗試去解決問題,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和見解,并且后來在討論中,從和同伴們的分享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建議得到了同伴的贊許,以及教師的肯定,也真正體驗到一種被認同和被需要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從而更加增強學生學好的自信心。
(二)以任務為驅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語言知識的動力
面對文中用漢語拼音所替代的單詞和句型,筆者順勢而為,進行查缺補漏,為他們提供及時的語言支持。例如,對于同學們想要表達“勸解”他人的單詞和句型,筆者也做了講解,并進行相應的示范。如,在經(jīng)常勸勉他人時,筆者們一般使用詞語:should do sth;或had better do sth.或用句型:It is good/nice/beautiful to put…or if you put the…..,that is better.這是一個以任務為驅動,以解決問題為途徑,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
(三)圍繞主題整體設計,為后續(xù)學習搭建語料支架
本節(jié)“翻轉課堂”也為整本書中后續(xù)幾個單元做了鋪墊,搭建了話題和語料的支架。接下來要學習的第二單元Unit 1:I am cooking in the kitchen.(筆者在廚房做飯),和第四單元Unit 4: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周六你做什么?);以及Unit 8: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什么),都可以在主題“my familyor my house”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或整合。這樣圍繞一個大的主題,將相關、相近單元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將涉及到這個主題內(nèi)容的詞語和句型反復練習,可給學習者提供更多的語料,幫助他們自由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詞語及句型的反復循環(huán)也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也保證了教材實施的系統(tǒng)性和延續(xù)性;而且,能將書本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融為一體,真正將新課程“做中學”的理念貫徹在教學之中,促進學生綜合語言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翻轉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視頻設計、問題引領或是討論支持,都是一種“幕后”策劃,是建立在對學習者學情和心理了解基礎之上的一種隱性支持行為,它要求教師從整體內(nèi)容出發(fā),依托媒介視頻設計和教師問題支架的引領,來促使學習者產(chǎn)生系統(tǒng)表達力,從而加速語言的輸出。翻轉課堂的設計不僅是一種支架,先扶后放,扶放有度,同時它也要求教師的支持是“順意”,順勢而為提供語言知識或其他方面的幫助。正如本課例所設計的問題支架,從根本上去扶持,起到真正意義上的引領幫助,使課前展示的翻轉課堂真正能起到后續(xù)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簡化版,實現(xiàn)翻轉課堂應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Bergmann J,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M]. San Bruno: Tech Learning,2012.
[2]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3]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nèi)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08):05-10.
[4]Robert Talbert.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DB/OL].http://prezi.com/dz0rbkpy6tam/inverting-the- linear-algebraclassroom,2013-09-22.
[5]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6]Vygotsky,L. Mind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7]王娟娥.初中英語閱讀教材文本解讀例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 (12):27-30.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