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穎 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
普遍存在于地勘行業(yè)的應收賬款,回收難度大且弊端重重,極易成為呆賬壞賬,吞噬收入額、侵蝕利潤,嚴重影響地勘單位的資金周轉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做好應收賬款管理、清理工作應作為地勘單位提高經營效率、提升管理效能、提增經濟效益的常態(tài)化工作。
經深入調研,地勘單位應收賬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問題普遍存在。地質勘察市場競爭劇烈,工程項目的獲得多以屈從業(yè)主的苛刻條件為代價,包括低價、資金墊付、延期付款等。另外,地勘單位提供的地質產品大多是依附于客戶主業(yè)的中間產品(如房地產開發(fā)商需要的地質勘察報告),且以知識形態(tài)(如勘察報告、方案、圖紙等)提供,因此地勘單位項目收益的實現受到業(yè)主資金狀況和關聯項目進展狀況的影響。這些因素產生的應收賬款問題在地勘單位普遍存在。
2.數額大、賬齡長。應收賬款包含的項目工程款、勞務費、稅金和其他代墊費用存量大、賬齡長,嚴重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和生產經營的運行質量。
3.資金回籠難。應收款項掛賬時間長,有的甚至長達數十年,歷史遺留問題又長期得不到解決,以至于資金回籠困難。產生的呆賬壞賬加大單位經營管理風險。
4.干部廉潔受到挑戰(zhàn)。應收賬款的存在為當事人和利益攸關方提供了以各種不法手段將款項占為己有的機會,極易誘發(fā)部分干部職工的違紀違規(guī)腐敗現象。
地勘單位應收賬款成因比較復雜,經梳理分析,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原因:
1.外部原因——地勘市場需求不足。地勘市場需求不足,致使攬項目難、做工程難、催收工程款更難。一是地勘項目資源有限,僧多粥少,為了攬到項目,大多要提前墊付資金,項目完成后再簽合同。二是地勘項目資金有限,一些項目業(yè)主因經營困難或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導致自身資金不足,長期拖欠工程款項;有的項目因欠款方破產或資金鏈斷裂無法以資金償還欠款。
2.內部環(huán)境——清理職責不明確。地勘單位雖然有應收賬款管理機制,但職責權限模糊不清,每筆應收賬款未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應收賬款主要由財務科和財務人員催收,但財務人員主要精力都投入大量的會計核算上,應收賬款催收自然擺在次要位置,導致應收賬款管理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力度不大。
3.風險評估——風險防范意識不夠。一是未能科學評估客戶信用,未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對客戶的了解只停留在通過工商信息查詢到的大致信息層面上,很難再獲得更為翔實的信息。各項目單位和部門為了搶抓項目,在未對客戶和項目進行深入了解、科學評估,特別是未對工程款項回收進行充分、有效的風險評估的情況下,工程盲目上馬,產生工程款項回收風險。二是不能正確認識應收賬款危害的風險:其一,各二級單位為迎合單位的經濟責任制考核片面追求賬面利潤,大量開票,忽視賬面收入是否能變?yōu)檎嬲默F金流入,加大了單位的財務風險。其二,應收賬款到期不能及時收回發(fā)生壞賬時,單位需要墊付因收入增長發(fā)生的各種稅費和催收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加速了現金流出。其三,應收賬款使單位的產品或服務轉化為現金的時間拉長、數額加大,喪失的機會成本會導致資金周轉不良,侵蝕經營效益。其四,應收賬款容易惡化為呆賬壞賬,進而引發(fā)三角債、多角債現象,不但使單位遭受直接經濟損失,還會誘發(fā)關聯企業(yè)的牽制性連鎖反應,使單位運營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困境,甚至破產。其五,應收賬款極易誘發(fā)廉政風險。應收賬款為心懷不軌的利益相關方提供了各種以挪用、貪污現款為目的的串通、變通性做假賬的機會,存在極大廉政風險。三是缺乏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在經營活動中法律意識淡薄,有的業(yè)務部門先墊資后簽合同;簽訂重大合同時未咨詢財務、法律顧問等專業(yè)人員,未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業(yè)務辦理和合同履約過程中又未留下催款痕跡和相關手續(xù),遇到惡意欠款的客戶,以至于錯過法律時效而無法爭取自身權益。
4.控制活動——應收賬款日常管理不善。主要問題有:一是合同缺乏科學管理。早期在較靈活的經營管理模式下,為承攬項目,甚至為了搶上項目,項目負責人往往會忽略工程款項及時回收,一味追求項目數量和產值,在沒有簽訂項目合同的情況下就開工,僅憑客戶口頭答應由項目承接人墊資完成項目后再付款,項目完成后客戶就占據主動權,人為降價或不完全認賬,有的干脆賴賬不付款。二是票據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未建立有效的票據管理制度,票據使用與保管極不規(guī)范,項目負責人開票比較隨意,因各種原因造成一次業(yè)務多次重開票,加大應收賬款的余額。三是賬務差錯未及時修正。由于地勘項目種類多、數量多,一些項目存在合同簽訂單位與付款單位不一致,收到工程款時財務往往找不到對應的應收賬款項客戶,又缺乏與項目負責人溝通,造成信息不對稱,以至于賬務上作預收賬款核算,未作應收賬款沖減;也有收款后因放錯科目,事后又未對賬目進行清理,導致錯賬未及時修正。這些問題加大了掛賬應收賬款余額。四是項目款項催收不力。在項目完成后項目負責人未及時向客戶追討工程款,錯失收款良機或遇到業(yè)主惡意拖欠工程款,導致收款困難和應收款項長期不能收回。
5.信息溝通——缺乏有效溝通機制。單位未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協調體系,各二級單位、各部門缺乏有效的內部溝通。各二級單位不了解每筆應收賬款的具體情況,無法制定有效的催款計劃,業(yè)務部門以獲得項目創(chuàng)業(yè)績?yōu)橹?,而財務部門以會計核算為主,未主動參與業(yè)務全過程并協助進行風險防控,忽視風險管控導致壞賬風險的增加。對外也缺乏有效的溝通,項目完成后未及時與拖欠款項的客戶溝通催要賬款,人為導致應收賬款逾期無法回收。
6.內部監(jiān)督方面——應收賬款監(jiān)督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夠健全。近年來,地勘單位已將應收賬款管理納入單位年度業(yè)績考核內容,但因該考核機制不健全,單位負責人及相關業(yè)務部門人員薪資考核沒能完全與應收賬款管理情況直接掛鉤,審計監(jiān)察部門未有效介入應收賬款催收工作,獎懲制度執(zhí)行不力,部分業(yè)務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重視程度不夠。
以內部控制“五要素”為框架,把內部控制融合到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實現控制目標的全過程,有利于提高單位應收賬款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舅悸窞椋航⒔∪珣召~款專項清理領導小組,下設應收賬款清理小組辦公室;有效識別經營中產生的各種風險,對客戶信用、合同風險等進行評估分析,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單位與客戶之間建立有效的內外部溝通體系、機制,加強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建章立制,將制度建設貫穿工作全過程,建立健全應收賬款交接制度、資金監(jiān)管長效機制、應收賬款預警和責任機制,優(yōu)化內部控制流程,從制度上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風險防控;審計、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對各二級單位制定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進行督查,強化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內部監(jiān)督;建立應收賬款事前、事中、事后風險防范動態(tài)監(jiān)督管理機制,貫穿單位整個經營活動。
1.建立清理組織、明確責任分工。成立由單位一把手任組長、二級單位負責人及各科室負責人為組員的單位應收賬款清理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應收賬款專項清理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日常辦事機構,負責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經辦,并明確機構內各崗位職責分工。制定相關工作方案。根據“誰主管、誰負責、誰經辦、誰催收”的原則,劃分責任,財務科、審計監(jiān)察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督查督辦,人事科負責績效考評,將應收賬款管理情況與績效考評薪酬掛鉤。
2.風險識別與應對。一是建立健全客戶信用檔案,關注重要客戶資信變動情況并在與相關客戶的交往中不斷收集、健全客戶信用資料,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用風險。信用管理基礎工作的建立由各二級單位完成,二級單位負責人為該檔案的最終責任人。二是建立賒銷審批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防止因過度賒銷款項不能及時收回給單位帶來現金流出、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明確單位經營項目賒銷期限不能超過項目竣工驗收。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賒銷期限,業(yè)務承辦人應當填寫《延長經營項目收款期限申請單》按程序報批。三是建立項目合同管理制度,禁止為搶項目先開工后簽合同。在簽訂合同前,二級單位業(yè)務部先與客戶洽談、磋商談判,關注客戶的信用狀況、價格及結算方式,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重要的合同還要征詢單位的法律顧問或專家的意見,防范因法律意識淡薄帶來的風險。四是建立健全經營管理內部監(jiān)督體系。結合單位經營管理實際,各二級單位設置應收賬款臺賬,每個經營項目的合同簽訂、工期控制、工程量變更、施工安全、工程質量、項目結算、款項回收等都責任到人,并由相關承辦人員對經營合同執(zhí)行情況進行定期跟蹤審閱,防范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應收款項無法回籠帶來的風險。
3.清理環(huán)節(jié)流程。在對單位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梳理、自查摸底和成因分析的基礎上,采取分門別類、辨證施治的方式開展清理工作,大致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自查摸底:(1)全面梳理排查,摸清應收款底數。認真組織二級單位對應收款情況逐單位、逐項目、逐筆進行梳理排查,準確掌握應收款詳細情況,包括應收款的項目名稱、欠款單位(個人)、金額、合同約定還款時間、逾期時間、未及時收回的原因、是否存在債務糾紛等,并與欠款客戶進行核對,及時保留有效的催款憑據。(2)完善經營管理臺賬,強化應收款管理。全面分析每一筆應收款的賬齡、風險程度,分類建立檔案,及時登記每筆往來款項。準確反映應收賬款的形成、回收及增減變化、賬齡長短、額度大小和欠款對象的經營狀況等具體情況,并按月進行核對與清理。(3)在全面核實應收賬款的基礎上認真填報應收賬款明細匯總表,制定清理處置方案(包括具體的處置目標、措施、計劃等)。(4)加強源頭管控,遏制應收賬款增量。落實對合作方資信狀況的調查工作,動態(tài)掌握合作方的資信。發(fā)現客戶資信發(fā)生不良變化時,及時啟動合法有效預警機制。對資信差、長期拖欠款項的客戶停止合作并加入黑名單管理,及時啟動仲裁、法律訴訟程序。(5)各二級單位強化應收賬款過程監(jiān)控,對每個項目的質量、資金支付、工期控制、工程量變更、施工安全等層層把關,嚴格執(zhí)行合同約定的有關條款,嚴防應收賬款風險,嚴控應收賬款增量。為防止盲目開具發(fā)票,財務科要設立《開票信息表》,經營業(yè)務承辦人根據合同約定向客戶收取經營進度款或結算款開具發(fā)票時應填寫應《開票信息表》交二級單位負責人審批,防止“舊款未結、再賒新賬”情況發(fā)生。
第二階段清理處置:(1)明確催收責任,多措并舉。各二級單位按照制定的處置方案,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經辦、誰催收”原則,明確二級單位黨政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制定具體催收計劃,采取多種措施,積極開展清理處置工作。采用電話、企業(yè)詢證函證等方式向欠款單位積極催款。對催款比較困難的單位采取有計劃的上門催款。認真對照合同約定,嚴格按合同約定履行。對于無法通過協商解決的應收賬款,咨詢法律顧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2)加強內外部信息有效溝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內,財務人員與各二級單位黨政負責人、應收賬款項目負責人建立內部溝通機制,財務科及時對應收賬款情況進行分析,將賬齡長短、額度大小和欠款對象的經營狀況形成《應收賬款明細表》,與二級單位業(yè)務部門每月進行核對。根據財務科提供的《應收賬款明細表》,業(yè)務部門人員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應收賬款催收,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進行監(jiān)督,人事部門、業(yè)務部門根據二級單位應收賬款管理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對外采取回收激勵辦法,使業(yè)務部門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外部溝通,加強與客戶核對,并跟蹤客戶的欠款結算情況。經客戶對賬確認后,再將對賬情況反饋到財務科。對于長期掛賬的應收款,查清掛賬原因,與對方確認應收金額。對于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應收款項,認真開展評估工作,提出清理解決意見和方案。(3)強化法律意識,加大債務追索力度。對于逾期未收回且債務人無還款意愿的應收賬款,立足于運用法律手段追索欠款,以維護合法權益。針對預計可能發(fā)生或已發(fā)生重大壞賬損失的情況,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及時介入,倒查工作流程、識別風險,及時采取追繳措施,以免因錯過法律有效訴訟期而造成拖欠損失風險。(4)依法及時處理呆壞賬。對賬齡長且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要積極采取必要的債權保全措施,收集證據并經第三方經濟鑒證后,嚴格按應收賬款清查核銷要求處理;對單位清查欠款收回的抵賬物資或資產,根據有關程序規(guī)定依法依規(guī)進行處置,及時盤活,防止造成新的損失。
第三階段建章立制:(1)加強整改落實,完善制度。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對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主要風險點及時匯總、梳理,深入分析原因,針對性逐條提出整改意見和防控措施,并認真抓好落實。把制度建設貫穿工作全過程,將應收賬款回收等各項指標納入年度績效目標考核范圍,并與績效獎懲掛鉤。建立健全應收賬款交接制度、應收賬款預警和責任追究機制,優(yōu)化內部控制流程,完善源頭預防舉措,不斷提高應收賬款管理水平。(2)建立聯動機制,強化財務風險管控。合同管理部門應定期對本單位經營活動合同訂立的合規(guī)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并配合相關部門及時跟蹤合同履行情況,確保合同條款得到有效執(zhí)行。業(yè)務部門動態(tài)更新經營管理臺賬及客戶資信檔案,會同財務部門定期分析、及時報告潛在的經營風險及資金回籠情況,確保賬實相符。審計、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應對各二級單位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及執(zhí)行的有效性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于各類應收賬款發(fā)現明顯異動的,應及時深入調查核實。
實施上述應收賬款清理對策,可取得以下預期綜合性成效:
1.“降存量、控增量”取得顯著成效。在“降存量、控增量”和防止“舊賬未結、再賒新賬”的工作目標指導下,應收賬款存量將明顯下降,新增量得到有效控制。
2.建立健全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體系,進一步規(guī)范業(yè)務流程、完善內控制度,把應收賬款管理思想貫穿于業(yè)務工作全過程,提高了預防、預警意識,健全預警機制,盡可能地從源頭堵住拖欠款的產生,避免或減少同樣問題的重復發(fā)生,切實保障國有資產權益。為應收賬款的常態(tài)化管理提供了組織保障、制度保障。
3.增強法律維權意識。關注收回難度大的應收賬款的法律訴訟時效,并進行動態(tài)管理,對在有效訴訟期內難以收回的拖欠款項,做好法律訴訟準備,并在訴訟有效期內及時提請相關法律部門進行訴訟,以最大限度減少拖欠款損失。
4.對客戶資信進行了一次有效考查,為今后是否與這些客戶繼續(xù)保持業(yè)務往來提供了依據,也為新客戶市場的開發(fā)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方向。
5.理論方法上,提出并積極以內部控制等理論為指導,以內部控制“五要素”為框架,構建起單位較為完善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體系。
6.摸清底數上,積極開展應收賬款清理工作,對財務賬面上掛的應收賬款全面梳理、落實每筆款項;針對在應收賬款清理專項工作中發(fā)現的問題,全面分析成因,建立應收賬款臺賬,切實出臺應對措施。
7.制度建設上,從客戶資信考察、工程合同簽訂、單位實時對賬、績效獎懲掛鉤等方面為切入點,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應收賬款的管理制度。
8.賬款催收上,積極組織協調二級單位之間相互配合,切實開展催收工作,大幅降低應收賬款存量,盤活國有資產。
根據地勘單位的業(yè)務性質,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長期存在是一種行業(yè)性必然,應收賬款的催收已經成為財務管理中的常態(tài)化工作。本清理對策及其實施可為地勘單位應收賬款的管理、清理提供以下有益啟示和借鑒:
1.系統思維、整體籌劃、一體行動,以科學理論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控制度,形成單位上下“一條心”“一盤棋”,齊心協力對應收賬款實施有效管控。主要是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組成強有力的專職清欠隊伍,制定精準連續(xù)的清欠規(guī)劃。
2.目標引領、問題導向,以系統化思維、個性化措施推動問題解決。(1)注重目標管理。每年初,各級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簽訂清欠責任書、責任狀,明確清欠目標、責任及獎罰制度,年末考核,進行兌現獎罰。單位財務、監(jiān)察、辦公室等部門及時跟進,嚴格督辦、督查。(2)注重合同管理。加強合同管理,嚴格按合同約定履行;對歷史遺留賬款,認真開展評估,并簽訂還款合同;加強客戶信控管理,及時了解合同方資信、經營及資金情況,避免與不良信用客戶發(fā)生業(yè)務往來,減少國有資產損失。(3)注重應收賬款過程管理。加強應收賬款源頭管理,建立在建項目應收賬款預警機制,化事后清欠為過程控制。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項目合同付款規(guī)定,及時回收工程進度款。對未能按合約收款的項目,由財務部門發(fā)出預警通知,提請進行整改。對無法取得效果的,財務部門及時聯合相關部門進行介入,爭取進度款的回收;對仍無法收回的,項目必須立即停工。(4)注重法律管理。聘請法律顧問或成立法律顧問機構,加大債務追索力度,降低訴訟成本。對于逾期的應收賬款,當對方無明確還款計劃或有效承諾的,要收集相關證據,及時運用法律武器。對重點拖欠工程款項,要安排專人實施動態(tài)管理。對在有效訴訟期內難以收回的拖欠款項,要及時做好法律訴訟準備,并在訴訟有效期內及時提請相關法律部門進行訴訟,以最大限度減少拖欠款損失。
地勘單位應收賬款成因復雜、表現形式多樣,管理難度極大,對其催收清理已經成為財務管理中的常態(tài)化工作。應收賬款管理應堅持系統思維、整體籌劃、一體行動,注重目標管理、合同管理、過程管理和法律應用,以管理會計的方法手段和財務內控有關管理機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控機制,發(fā)揮各級領導作用,實施有效的績效考核評價措施,調動單位全員參與的工作積極性,以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系統化思維、個性化措施推動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