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 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隨著智能機器人技術的日益成熟,幼兒園紛紛引入機器人輔助教學,開創(chuàng)了機器人進園的新局面。本文以機器人i 寶為例,談談保育機器人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的應用。
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保育機器人的教育功能就是基于此目的,探索開發(fā)動手能力強、益智且富有趣味性的探索課程,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例如,保育機器人可以配合教師授課,采用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示課程內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教師利用AI 編程,收錄幼兒園閱讀課程內容,采用有聲讀物,與幼兒交流互動,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幼兒園課程教育多元化。
保育機器人不僅具有教育功能,還要為幼兒提供生活服務。針對幼兒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這一情況,保育機器人可以管理幼兒園內所有幼兒信息,實時檢測幼兒狀態(tài),掃除任何安全威脅。同時,保育機器人將數(shù)據(jù)整合為幼兒園每個幼兒獨有的成長手冊,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實時同步,確保教師、家長能夠及時確定幼兒在園狀態(tài)。
在關注幼兒教育的同時,保育機器人設計不能忽視幼兒的情感教育。童年對人的一生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能夠為后來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情感體驗的形成奠定基礎。因此,保育機器人要在此基礎上,盡可能提供富有感情的服務功能,爭取還原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過程。
i 寶是一款針對幼兒園教育階段幼兒專門設計的一款服務型機器人,旨在為幼兒提供從學習到生活再到情感的全方位服務。這款保育機器人外觀精美,身高為103 厘米,人形外觀,貼合幼兒的身高,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人機交互的體驗。同時,i 寶設有人臉識別系統(tǒng)、安全報警系統(tǒng)、體溫檢測系統(tǒng)、健康跟蹤系統(tǒng)、視頻記錄系統(tǒng)、活動創(chuàng)設系統(tǒng),為幼兒提供全方位服務,還能滿足教師、家長的需求。機器人是幼兒的好伙伴,幼兒園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i 寶區(qū)域,讓幼兒自由探索機器人的各個功能以及發(fā)掘機器人的不同玩法。當然,機器人本身有內置內容,可以在幼兒探索時提供幫助。
基于當前教師、家長、幼兒對保育機器人的不同需求,保育機器人設計應當定位為融生活服務、教育功能、情感交互為一體的服務型機器人。幼兒利用機器人,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園所內的設施;教師利用機器人,能夠收集到幼兒吃飯、喝水、午睡、如廁等數(shù)據(jù),以便采取針對性的保育措施;家長通過機器人反饋的照片與視頻,可以全面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另外,更多信息的交互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家長與教師的信息不對等,推進家園共育。
i 寶機器人最主要的功能是記錄幼兒的到班情況,通過人臉識別系統(tǒng),對家長進行進班簽到,對幼兒進行離班登記。i 寶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便會啟動四大平臺聯(lián)動報警。此外,i 寶保育機器人利用信息化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PAD 等軟硬件與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相結合,通過微信推送,讓教師和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狀況。
功能教室是幼兒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幼兒特別喜歡的一個區(qū)域。幼兒園一般都配有美工、科學、閱讀、生活、器樂等各種功能教室。i 寶打破了傳統(tǒng)的功能教室形式,為幼兒提供了更多動手操作機會,不但解放了教師的雙手,而且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探索和操作能力,為幼兒帶去不一樣的課程體驗。i 寶除了對幼兒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追蹤記錄外,還可實現(xiàn)在園陪伴,提醒幼兒喝水、午睡且設計獎勵機制,對表現(xiàn)好的幼兒進行獎勵,從而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