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
據報道,10月30日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三中歷史教師劉某某被發(fā)現死在家中。視頻和圖片顯示,10月初至死亡前,劉某某給學生上網課時多次遭到網暴,具體行為有:黑客潛入直播間擾亂課堂秩序、污言穢語罵人等。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人已死,怎么調查也活不了,而如果人沒死,可能也很難引起公安機關重視。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人進入媒介化社會,絕不是僅僅會技術操作,有技術本領就夠,還必須有一定的媒介素養(yǎng),才能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fā)生。大家都知道,網絡是個虛擬的環(huán)境,人們在其中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身份,自由發(fā)表言論,甚至可以不負任何責任,這是和傳統(tǒng)媒體最大的區(qū)別。當然,國家正在采取措施,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清朗的網絡環(huán)境,但這畢竟是個過程,遠未達到預期。所以,一方面我們要不斷提高公眾的道德水平和媒介素養(yǎng);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身媒介素養(yǎng),即你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chuàng)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這六個能力要求對各種信息不能僅是簡單接收,還應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碼的能力。簡單說吧,就是做一個有媒介素養(yǎng)的網民,尤其是網絡發(fā)聲活躍者,要有判斷真假和是非的能力,還要有因此而帶來的心理抗壓力和承受力,不能太脆弱,不能玻璃心。
這么說絕對不是為網暴行為開脫,只是說在網暴行為遠未滅絕之時,我們要堅強面對,絕不能讓網暴者得逞,更不值得為這樣的黑惡勢力而死。
沉痛悼念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