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30歲到40歲這個年紀的旅客,頭等艙的旅客往往是在看書,公務(wù)艙的旅客大多看雜志用筆記本辦公,經(jīng)濟艙則看報紙電影玩游戲和聊天的較多。
在機場,貴賓廳里面的人大多在閱讀,而普通候機區(qū)全都在玩手機。
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呢?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呢?
張三一直喜歡喝20塊錢的茶葉。
新開的茶店里,每次張三去買茶葉,老板都送他半兩好茶,張三將好茶攢著待客。
一天閑來無事泡壺好茶,竟喝上癮。喝完免費的好茶,張三便不愿喝20塊的了。
不管他買多貴的茶葉,老板總送他半兩更好的。半年下來,張三花在茶葉上的錢是原來的10倍!
商人帶兩袋大蒜到某地,當?shù)厝藳]見過大蒜,極為喜愛,于是贈商人兩袋金子。另一商人聽說,便帶兩袋大蔥去,當?shù)厝擞X得大蔥更美味,金子不足表達感情,于是把兩袋大蒜給了他。
雖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機者得金子,步后塵者就可能得大蒜!
保齡球投擲對象是10個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個瓶子,最終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個瓶子,最終得分240分。
社會記分規(guī)則就是這樣:只要你比別人稍微優(yōu)秀一點,能再多堅持一會,就贏得更多機會。
這種機會疊加就是人生效應的逐級放大,最終造成人與人之間巨大的落差。
(王墨薦自《閱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