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型塞內(nèi)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屬小RNA 病毒科塞內(nèi)卡病毒屬,是一種感染豬的新興病毒,該病毒可感染各個年齡段的豬群,其感染后引起的臨床癥狀與口蹄疫、水皰性口炎、豬傳染性水皰病相似。自2014 年11 月以來,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各地區(qū)都有零星發(fā)生豬感染SVA 的病例。我國于2015 年5 月在廣東省首次檢測到SVA 的感染,隨后在河南、福建、湖北等省份的豬場中也相繼檢測到了SVA 感染的情況。SVA 呈現(xiàn)零星的局部地區(qū)流行,其傳播機制與致病機制仍不十分明確,對全球養(yǎng)豬業(yè)造成潛在的威脅。
細胞自噬是真核細胞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一種重要的生命活動,是細胞內(nèi)主要依賴于溶酶體的一種降解途徑,將機體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包裹形成自噬體,并與溶酶體融合進而對其降解;自噬與許多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也具有抑制病原體增殖的功能,這一功能常與天然免疫密切相關,最終拮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已有研究報道稱SVA 感染可誘導自噬。然而,SVA 誘導自噬的分子機制及其對自噬的影響尚不清楚。
近期于《Autophagy》發(fā)表的研究論文”2AB protein of Senecavirus A antagonizes selective autophagy and type Ⅰinterferon production by degrading LC3 and MARCHF8”,對SVA 調(diào)控細胞自噬及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機制進行了探究。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感染早期(6 h之前)病毒能夠激活細胞自噬反應,而在感染的后期(12 h 之后)病毒抑制自噬反應。進一步通過自噬誘導劑(雷帕霉素)誘導細胞內(nèi)自噬,發(fā)現(xiàn)在SVA 感染的早期,宿主細胞能夠通過激活自噬反應降解SVA 3C 蛋白,進而以抑制SVA 復制;而在病毒感染后期,SVA 病毒能夠通過其編碼的2AB 蛋白抑制自噬反應,進而利于病毒的復制。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病毒感染的過程中,2AB 蛋白能夠與E3 泛素連接酶MARCHF8 / MARCH8 和LC3 相互作用,泛素化LC3 蛋白,進而促進LC3 蛋白降解,抑制自噬過程;揭示SVA 感染的后期抑制細胞自噬促進病毒增殖的過程。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MARCHF8 是Ⅰ型ⅠFN(ⅠFN-Ⅰ)信號傳導的正調(diào)節(jié)因子。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表明,SVA 2AB 蛋白能夠靶向并降解MARCHF8 和MAVS 形成的復合體,抑制ⅠFN-Ⅰ信號通路,進而拮抗宿主先天免疫反應,促進病毒增殖。
該研究系統(tǒng)闡明了SVA 與宿主相互博弈調(diào)控自噬的作用機制,揭示了SVA 抑制ⅠFN-Ⅰ信號通路促進病毒增殖的分子機制,為開展宿主選擇性自噬調(diào)控病毒增殖的相關研究提供了較豐富的資料。同時,揭示了SVA 逃避自噬過程和ⅠFN-Ⅰ信號通路以促進病毒增殖的潛在病毒策略,為抗病毒藥物的研制和疫苗的開發(fā)提供理論基礎。
評 述 論 文 來 源:DAGE SUN, NⅠNG KONG, SUJⅠE DONG, et al. 2AB protein of Senecavirus A antagonizes selective autophagy and type Ⅰinterferon production by degrading LC3 and MARCHF8 [J].Autophagy, 2021, 29:1-13.doi:10.1080/15548627.2021.201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