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基于軟系統(tǒng)方法視角

        2022-12-26 07:01:42張晶晶楊春霞李澤霞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21期
        關鍵詞:科學用戶評價

        張晶晶,楊春霞,李 玥,李澤霞

        (1.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 100190;2.中國科學院大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系,北京 100190;3.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4.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00)

        1 問題提出

        大科學裝置是指需要較大規(guī)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以實現(xiàn)重要科技為目標的大型科研裝置,作為國家科學研究水平和技術制造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大科學裝置在促進學科進步,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保障經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

        但是大科學裝置的建設運營成本巨大,這使得政府及有關部門并不總是有能力或有意愿承擔大科學裝置的發(fā)展建設費用[1],決策者更多地開始關注大科學裝置的運行表現(xiàn)。同時,大科學裝置運行過程復雜,有關管理者、技術研究人員也迫切需要了解大科學裝置的運行情況,以對未來的管理規(guī)劃及研究工作進行調整和完善。因此,對大科學裝置的運行表現(xiàn)開展評價顯得尤為重要,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是裝置評價工作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大科學裝置作為包含有大量社會、經濟及人為活動因素的復雜系統(tǒng),要構建出能夠系統(tǒng)評價裝置運行表現(xiàn)的指標體系,有必要對裝置運行過程中涉及的各項要素及行為進行明確,明晰各行為間的邏輯關系。因此,本文提出運用軟系統(tǒng)方法(soft systems methodology,SSM)[2]來構建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該方法是通過對大科學裝置所面臨的復雜情境進行逐層分析,以理清系統(tǒng)中各因素間的關系,進而構建出貼合大科學裝置運行特點的評價指標體系,具備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可為大科學裝置的管理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

        2 國內外大科學裝置評價指標構建研究進展

        現(xiàn)有學者研究中,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的構建通常是在綜述已有指標的基礎上,圍繞大科學裝置推動科學、經濟發(fā)展這一總體目標進行直接的選取設計,因而通??筛鶕?jù)效益的不同分為科技效益指標和經濟效益指標。由于大科學裝置所產生的科學數(shù)據(jù)相對容易獲取,科技效益指標的使用更為廣泛,如杜澄等[3]提出的論文產出、專利產出、獲獎情況等指標;部分研究引入了科學計量指標,將影響因子、即時性指數(shù)、研究主題分布、主題信息熵、合作機構網絡密度等指標用于裝置運行評價[4-6],除了從科學技術進步角度構建的相關指標,還有一系列反映大科學裝置能力培養(yǎng)表現(xiàn)的指標,如人才儲備量、職業(yè)發(fā)展情況等[7-8]。經濟效益指標則主要結合裝置的運營數(shù)據(jù)進行設計,常見指標如運行費用[9]、稅前純益率、固定資產等[9-10],也有部分研究注意到裝置運行在優(yōu)化當?shù)鼐蜆I(yè)結構及經濟結構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就業(yè)數(shù)量、高新技術產業(yè)占比、高新技術產業(yè)就業(yè)人數(shù)等指標[11-12]。

        近年來,各國際組織也開始制定裝置評估框架以推動裝置的發(fā)展建設,這類指標體系是由國際組織成立專門的專家小組進行構建。不同于學者以產生效益為導向的指標設計思路,國際組織的指標框架考慮了裝置“投入—活動—產出—影響”這一邏輯過程,基于裝置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對應目標開展設計工作,代表性的裝置評價指標框架有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研究基礎設施影響評估框架》、歐洲科研基礎設施戰(zhàn)略論壇的《研究基礎設施績效監(jiān)測》以及多瑙河跨國項目的《研究性基礎設施實用監(jiān)測指南》等[13-15]。這些指標框架包含的指標數(shù)量往往較多,指標間邏輯關系相對清晰,但整體上均是以結果性指標為主,鮮有反映裝置運行投入、運行過程情況的指標,此外,這類指標框架更為注重對于不同類型大科學裝置的普適性,由于不同裝置在運行目標、運行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實際的裝置運行評價中往往會存在可行性低、重點不突出的問題。

        綜上所述,當前已有大量學者及國際組織對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展開研究,但是,由于前者通常采用文獻分析法進行指標構建,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專家意見,缺乏對裝置運行過程中各行為活動的梳理,所構建的指標內部邏輯關系模糊;而后者作為適用于所有大科學裝置的指標框架,雖然指標整體的邏輯性、科學性更強,但其與具體裝置運行情況的貼合性較低,缺乏對裝置運行投入及中間過程的考察。因此,針對上述問題,為有效發(fā)揮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對決策管理方面的參考作用,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兼顧指標的邏輯性、科學性、貼合性及全面性,本文提出應用軟系統(tǒng)方法進行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 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及步驟

        3.1 軟系統(tǒng)方法介紹

        軟系統(tǒng)方法主要用于解決復雜的、組織化的情境和問題,是一種運用系統(tǒng)思考以解決非結構化問題的定性研究方法,其自1981年由英國學者Checkland[16]教授提出以來,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教育、商業(yè)、物流等眾多研究領域。

        軟系統(tǒng)方法的分析過程如圖1 所示,由7 個步驟順次構成,步驟1、2、5、6、7 屬于現(xiàn)實世界活動,而步驟3、4 屬于系統(tǒng)思考活動。其中步驟1、2 強調對所分析問題進行全面的調查與描述,步驟3、4是在了解和掌握現(xiàn)實問題的基礎上構建系統(tǒng)活動的根定義(root definition,RD)和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CM),步驟5 是概念模型與現(xiàn)實問題情境進行比較的一個過程,發(fā)現(xiàn)模型與現(xiàn)實的不同之處,步驟6 則是在步驟5 的基礎上針對系統(tǒng)形成一個系統(tǒng)期待、現(xiàn)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或評估指標,并最終將這一方案或指標付諸實踐以改善現(xiàn)狀。如若對改善后的現(xiàn)狀仍不滿意,則可重復步驟1 ~步驟7(圖中在步驟7 ~步驟1 之間以虛線表示),直至現(xiàn)狀得到有效改善。

        圖1 軟系統(tǒng)方法分析過程

        軟系統(tǒng)方法分析過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構建根定義及概念模型[17]。其中,根定義是對系統(tǒng)的描述,通過顧客(customer)、執(zhí)行者(actor)、轉化過程(transformation)、世界觀(weltanschauung)、所有者(owner)、環(huán)境限制(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這6 個要素(稱為“CATWOE”,要素定義見表1)將現(xiàn)實系統(tǒng)抽象為“概念性”系統(tǒng),回答了“系統(tǒng)是什么?(P)”,“系統(tǒng)如何做?(Q)”以及“系統(tǒng)為何做(R)”三個問題。因此,根定義通常遵循“系統(tǒng)P通過方法Q以達到目的R”這一表述范式。概念模型則是在明確根定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的,其是由一組在邏輯上相互聯(lián)系的行為集合構成,是對方法Q的進一步描述。同時,部分具體行為又可進一步作為新的根定義進行下一級概念模型的構建,直至最終獲得一個詳細的概念模型。

        表1 CATWOE 要素定義

        3.2 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的構建步驟

        基于軟系統(tǒng)方法,本研究提出的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的構建步驟如圖2 所示。

        圖2 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的構建步驟

        由圖2 可見:

        (1)通過和大科學裝置相關方進行討論,明確大科學裝置運行的目標及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過程,厘清大科學裝置這一系統(tǒng)的CATWOE 要素,構建大科學裝置的頂層根定義,并基于此,經過與相關方的反復討論修改,形成符合大科學裝置運行流程的頂層概念模型。

        (2)鑒于頂層概念模型中部分行為過程的概念相對模糊,部分行為的相關方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與大科學裝置相關方進行討論以對頂層概念模型中的行為進行擴展分解,形成下一級的根定義和概念模型,具體構建方法同1。

        (3)如若下一級概念模型中仍存在概念較為寬泛的行為,則重復2 直至所有行為均得到充分擴展。

        (4)基于建立的概念模型,綜合考慮各大科學裝置的現(xiàn)實運行情況,最終構建出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

        (5)盡管同一行為活動下的指標考察的是裝置運行中的同一行為活動,但其對應評估的可能是裝置運行中的不同維度(如管理、服務、性能等),且同一指標可能來源于多個行為活動,因而還需對4 中構建的指標根據(jù)評價的不同維度進行分類以明晰研究的評價維度。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概念模型中的各行為活動并非完全等同于現(xiàn)實情況下的大科學裝置運行流程,而是經過裝置相關方認同的,邏輯上可滿足裝置運行系統(tǒng)各層根定義的行為,換言之是經過適當抽象簡化的行為集合。第二,上述步驟并非旨在構建出能泛用于所有類型裝置運行評價的指標體系,由于不同類型的大科學裝置差異性較大,為實現(xiàn)對具體某一類型裝置的有效評價,需要在實際研究中針對某一具體類型的裝置進行系統(tǒng)分析以構建出適合該類型裝置的運行評價指標。

        相較于現(xiàn)有常用的指標體系構建方法,本研究引入軟系統(tǒng)方法進行指標構建具有諸多優(yōu)勢:第一,保障了指標體系的邏輯科學性,軟系統(tǒng)方法將專家意見貫穿于指標構建全過程,通過逐步逐層分析方式對裝置運行流程進行梳理,使得所構建指標間的邏輯關系得到明確。第二,保障了指標體系的靈活性,軟系統(tǒng)方法提供的是對復雜問題的系統(tǒng)分析思路,其分析內容可根據(jù)被分析對象靈活設計,以使指標體系緊密貼合不同類型裝置的運行特點。第三,保障了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和指導性,軟系統(tǒng)方法中構建的邏輯模型展示了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的關鍵行為,并將這些行為及對應目標相互關聯(lián)起來,這使得基于該方法設計出的評價指標涵蓋了系統(tǒng)全過程,指標更具參考性,有助于系統(tǒng)的相關人員根據(jù)指標所反映的信息對系統(tǒng)做進一步的改進。

        4 同步輻射光源運行評價指標構建

        同步輻射光源作為公共實驗裝置發(fā)展于20 世紀70年代,目前全世界處于運行狀態(tài)的光源已超過50個,而我國也先后在北京、合肥、上海建成三大光源,為物理、醫(yī)學、材料科學、化學化工等領域的學科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同步輻射光源的理論技術與運行流程均相對完善,因此,本文選取該類型裝置展開實證研究,遵循上述的主要步驟,應用軟系統(tǒng)方法構建同步輻射光源的運行評價指標體系。

        4.1 頂層根定義和概念模型

        在構建同步輻射光源運行評價指標體系前,研究首先選取了部分同步輻射光源的相關方,包括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及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的有關工作人員及研究用戶,通過對該類人群開展調研訪談,明晰光源的基本概況及運行流程,了解指標設計的有關建議,進而推動整體的運行評價指標構建。

        在深入訪談中,同步輻射光源工作人員認為:為科學技術的研究提供支撐是同步輻射光源的基本定位,裝置通過為科研用戶提供服務以促進重大科學問題的解決及關鍵核心技術的創(chuàng)新;作為受國家支持的應用型公共實驗設施,同步輻射光源承擔著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責任,為科技進步、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保障。以上陳述包含了同步輻射光源根定義中三個問題的答案,即裝置做什么(P),裝置如何做(Q)以及裝置為何做(R)。在該陳述的基礎上,本研究通過與光源相關者反復討論,明確了同步輻射光源的運行目標應為推動科技、經濟及社會發(fā)展,構建出光源的頂層根定義如圖3 及下文所示。

        圖3 同步輻射光源的頂層根定義

        根定義1:同步輻射光源是受國家支持的應用型公共實驗設施(P),通過為科研用戶提供服務促進科研成果產出(Q)以推動科技、經濟及社會發(fā)展(R)。

        由圖3 可見,其六要素(CATWOE)可以表述為如下:

        (1)顧客:同步輻射光源用戶,包含狹義和廣義兩種解釋。狹義的同步輻射光源用戶特指研究對象為同步輻射光源或依托同步輻射光源進行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這類人群是同步輻射光源運行的直接受益者,從光源獲得科學技術知識,同時部分優(yōu)秀的科研人員憑借其有關科研成果獲得各類學術獎項,進一步提升個人學術影響力,這其中就包括了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其主要成果是依托美國先進光子源、歐洲同步輻射光源等同步輻射裝置獲得的;包信和院士研究團隊依托上海光源開展的“納米限域催化”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而廣義的同步輻射光源用戶在狹義解釋基礎上還包含了參與光源建設運行的相關公司、廣大公眾及整個社會[18],這些群體以不同形式參與了同步輻射光源運行過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從光源運行過程中間接獲益。以社會為例,社會為光源運行提供了資源,光源運行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在一定程度會給社會造成負擔,但整體而言,光源運行服務于社會發(fā)展需求,其運行產生的知識收益能夠給科技及經濟帶來巨大的正面效益,這也是各國紛紛興建同步輻射光源的重要原因。因此,從宏觀角度出發(fā),社會也是同步輻射光源的用戶,是光源運行過程的間接受益者或受害者。

        (2)執(zhí)行者:同步輻射光源工作人員。同步輻射光源的全部運行流程均由光源工作人員參與進行,根據(jù)工作內容可劃分為(加速器/光束線)運行維護人員、實驗研究人員、束線科學家及行政管理人員。以我國為例,高校、科研院所是同步輻射光源建設運行管理的依托單位,負責光源項目立項申報、建設和運行管理的具體任務,落實相應的保障條件,因此,我國同步輻射光源的工作人員通常為高?;蚩蒲性核墓ぷ魅藛T。

        (3)轉換過程:提供用戶服務。同步輻射光源的基本目標是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支撐,其直接表現(xiàn)是相關科研成果的產出,而實現(xiàn)這一結果的方式就是提供用戶服務。同步輻射光源的運行需要大量資源支持,光源消耗這些資源為用戶提供服務,使得用戶能夠依托光源開展研究獲得所需信息,進而實現(xiàn)從資源到科研成果的轉化過程。

        (4)世界觀:推動科技、經濟及社會的發(fā)展。同步輻射光源通過開放運行為用戶提供服務,助力科技進步、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進而滿足國家重大需求。

        (5)所有者:國家政府。目前,世界范圍內的同步輻射光源均為各國政府所支持,并由政府統(tǒng)一管理,管理范圍涵蓋光源的規(guī)劃、建設、運行及退役全過程。以我國為例,包括同步輻射光源在內的大科學裝置的管理體制分為三級,其中最上面一級的宏觀管理單位為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4 個部門,各司其職負責裝置的規(guī)劃、建設、運行和退役全過程[19]。

        (6)環(huán)境限制: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資金資源。同步輻射光源的運行需要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的投入,這也是限制光源運行的因素。其中,充足的資金是光源運行的基本保障,是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基礎。

        在確定同步輻射光源頂層根定義后,需要進一步探索光源是通過哪些行為活動實現(xiàn)其運行目標的,進而基于此形成反映光源運行過程的抽象邏輯模型。研究首先查閱了世界范圍內各光源的運營年報及各國家、組織的大科學裝置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在此基礎上初步確定了同步輻射光源運行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再經過與光源相關方的討論修改最終建立了如圖4 所示的同步輻射光源頂層概念模型,其中箭頭表示各行為活動間的關系。

        圖4 同步輻射光源的頂層概念模型

        由圖4 可見,同步輻射光源的頂層概念模型包含8 項主要行為活動以及2 項監(jiān)督反饋(總結調整)過程,各行為活動具體含義如下:

        (1)優(yōu)化裝置性能是指對同步輻射光源進行升級維護工作,包括實驗方法的改進創(chuàng)新及設備器件的更換升級。優(yōu)化裝置性能一方面是光源運行方為追求更佳的運行表現(xiàn)而產生的自發(fā)行為,另一方面則是終端用戶出于獲得更優(yōu)質用戶體驗的需求,向運行方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促使運行方朝著目標性能進行升級。而優(yōu)異的裝置性能既有助于提升用戶實驗體驗,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優(yōu)質用戶使用裝置開展研究。

        (2)提升用戶體驗是指優(yōu)化用戶有關環(huán)節(jié),為用戶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內容。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是裝置的基本要求,用戶體驗的提升包括組織用戶活動、為用戶提供幫助和改進現(xiàn)有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三個方面,優(yōu)質的用戶體驗可有效提高用戶課題申請積極性,吸引更多高水平用戶進行實驗研究。

        (3)開展宣傳交流活動是指面向科研人員與普通大眾開展一系列宣傳交流活動。前者側重學術交流,旨在深化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交流,推動科技進步;而后者強調科普性,旨在加強公眾對光源的了解,激發(fā)公眾科學興趣。從短期看這一行為活動有助于吸引高水平科研人員運用裝置進行實驗,從長期看有助于培養(yǎng)相關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

        (4)人才培養(yǎng)是指科研人員依托光源進行研究學習以提升自我科研水平的過程。其中部分科研人員為實現(xiàn)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又會繼續(xù)依托光源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從而形成一個從實驗學習到科研進步不斷循環(huán)往復的良性過程。一方面,人才培養(yǎng)直接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科研成果產出,另一方面,隨著近年學科領域交叉程度不斷深化,部分受益于光源研究的優(yōu)秀人才會深入至其他學科領域,進一步推動其他領域的發(fā)展。上述這些高水平科研人員又會共同帶動社會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

        (5)用戶進行實驗是指用戶經過課題申請獲得審批后利用光源進行實驗研究的過程。用戶實驗是同步輻射光源的核心服務內容,其具體過程包括用戶實驗安全培訓、樣品實驗、產出數(shù)據(jù)結果這3 個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中通常會有光源的工作人員與用戶進行對接指導。

        (6)相關科研成果產出是指科研人員通過從光源獲得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最終形成相關研究成果的過程。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專著、專利等產出形式,內容包括光源技術研究、運用光源進行的實驗研究等。

        (7)推動科技進步是同步輻射光源運行的最主要目標,一方面相關科研產出經過一定的積累發(fā)生質變,可實現(xiàn)相關學科領域的突破,同時部分研究還可能為公共政策和標準制定提供科學支撐,進一步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發(fā)展;另一方面,由于光源運行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科研人才,這些群體同樣推動著前沿科學和先進技術研究的發(fā)展,進而助力于科技進步。

        (8)推動經濟發(fā)展是同步輻射光源運行目標之一,一方面光源提供的先進實驗條件會吸引部分企業(yè)研發(fā)部門甚至高科技企業(yè)落戶,不僅為當?shù)禺a生直接的經濟效益,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經濟發(fā)展質量;另一方面光源的運營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和資金,用戶在訪問光源過程中帶來的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或間接帶動經濟發(fā)展,同時,光源運行中也會吸引大批高質量人才,這將有助于帶動就業(yè)量增長,促進就業(yè)結構優(yōu)化,進而推動經濟結構改革,經濟水平不斷提高。

        監(jiān)督反饋(總結調整)包括內部監(jiān)督反饋和外部總結調整兩個過程。前者是指同步輻射光源執(zhí)行者對光源運行的前6 項行為活動過程進行監(jiān)督,根據(jù)監(jiān)督結果對光源運行方向及工作重點進行適當調整。后者是指同步輻射光源所有者從科技及經濟效益角度出發(fā)對光源的運行結果進行總結,結合國家當前發(fā)展需求對光源的運行規(guī)劃做宏觀層面的調整規(guī)劃。

        4.2 頂層概念模型的分解

        在完成同步輻射光源頂層概念模型的構建后,對于頂層模型中尚不清晰的行為過程,在與光源相關方做進一步深入討論后,將頂層概念模型進行分解。因篇幅限制,本文僅以提升用戶體驗的概念模型為例做下一級分解。

        根據(jù)上述對提升用戶體驗的解釋可直接形成該行為的根定義如下:

        根定義2:提升用戶體驗是指對用戶有關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為用戶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內容(P),通過組織活動、提供幫助和改進流程三個方面提高用戶課題申請積極性(Q),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用戶依托光源開展實驗(R)。

        行為2 提升用戶體驗的概念模型如圖5 所示。

        圖5 提升用戶體驗行為的概念模型

        由圖5 進一步展示了提升用戶體驗的主要行為活動,概括來說,可看作是通過提供必須的資源(如人力、資金等),從3 個方面實現(xiàn)用戶體驗滿意度的提高。其中:

        “2.2. 組織用戶活動”是指光源運行方與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活動,包括用戶會議、用戶培訓會、同步輻射年會等,一方面用戶可從活動中直接獲益,通過與其他用戶以及光源運行方的交流獲取前沿科學資訊、實驗設計思路及光束線/實驗站特點,另一方面,這類活動也有助于光源運行方獲得用戶反饋,了解用戶需要什么類型的幫助,用戶希望其參與的環(huán)節(jié)有哪些方面的改進。

        “2.3. 為用戶提供服務”是指光源為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會結合用戶的需求,從實驗和生活兩方面為用戶提供幫助,前者包括提供實驗方案建議、必要的樣品處理條件、課題資助、改進實驗條件等,后者包括協(xié)助解決交通、住宿及餐飲等問題。

        “2.4. 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是指對用戶實際參與的具體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進,改進方向包括簡化流程步驟,如將課題申請中較為繁瑣的步驟進行簡化或省略;縮短流程時間,如減少課題評估結果的等待時間;豐富可選擇的實驗形式,如提供在線安全培訓、遠程實驗等。

        在獲得提升用戶體驗行為的二級概念模型后,經過與光源相關方討論,仍覺得概念模型中存在較為模糊的行為活動,如“2.4. 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僅通過這一表述無法明確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的改進機制是怎樣的,改進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又有哪些。因此,下文以行為“2.4.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為例,重復上述概念模型構建步驟對該行為做進一步分解。

        值得注意的是,當非頂層的行為活動所涉要素較為清晰的情況下,可省略根定義直接構建概念模型[20]。因此本研究直接建立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行為的概念模型如圖6 所示。首先,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的改進同樣是建立在必須的資源(如人力、資金等)之上,因此需要提供必須的資源。同時還需要建立用戶反饋機制,了解用戶希望哪些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進,改進的方向是什么,具體的反饋渠道包括用戶會議、用戶回訪等,上述兩個行為活動是改進用戶環(huán)節(jié)的前提。

        圖6 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行為的概念模型

        進一步根據(jù)調研,研究將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劃分為課題申請和用戶實驗兩個部分,前者的具體行為依流程順序又可進一步細分為課題提交,課題評估及機時分配,后者則可細分為實驗形式選擇,安全培訓及實驗過程,因此,參與環(huán)節(jié)的改進即是針對這兩部分的具體行為進行改進,最終實現(xiàn)現(xiàn)有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的改善。

        4.3 光源運行評價指標的形成

        通過逐級分解得到清晰的概念模型后,本研究結合光源實際運行情況,針對模型中各個行為環(huán)節(jié)及相關方進行光源運行評價指標的設計。仍以“2.4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為例,構建的指標如表2 所示,其中,指標編號表示該指標源于哪一級概念模型中的行為活動,源于同一行為活動的指標編號相同。根據(jù)上節(jié)的概念模型及研究最終形成的指標編號,可清楚地了解到各指標間邏輯關系。

        表2 改進用戶參與環(huán)節(jié)行為的模型指標

        表2(續(xù))

        4.4 基于軟系統(tǒng)方法的同步輻射裝置運行評價指標體系

        遵循上述步驟,基于同步輻射光源相關方對各項指標的反饋建議后,本研究基于軟系統(tǒng)方法最終形成了111 個具體指標,為進一步明晰運行表現(xiàn)考察維度,研究根據(jù)光源運行評價重點將指標體系劃分為組織管理、用戶服務、裝置運行、宣傳交流、科學研究和可持續(xù)發(fā)展6 個方面,受限于篇幅本文不做進一步展示,其中的大部分指標為量化指標且便于同步輻射光源運行方收集測算。

        鑒于該指標體系設計的初衷是為了盡可能涵蓋光源運行的全過程,因此指標數(shù)量眾多,在實際應用中,將該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均納入同步輻射光源運行表現(xiàn)評價中顯然不切實際,使用過多的指標也容易導致評價重點模糊,難以推進改善等問題[21]。事實上,在評價過程中不同群體對同步輻射光源運行表現(xiàn)的關注重點各不相同,各指標數(shù)據(jù)獲取的難易程度有所差異,且光源運行評價中選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該指標體系已滿足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基礎上,還需根據(jù)以下原則從指標體系中選取部分合適的指標進行分析:(1)一致性原則:選用的評價指標必須適用于所選擇評價方法。(2)簡易性原則:選用的評價指標數(shù)量要適當,通過剔除、合并等方式突出主要評價指標。(3)可操作性原則:選用的評價指標都必須能夠收集到且數(shù)據(jù)準確、來源權威。

        相比于現(xiàn)有學者研究中構建的光源運行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具有以下優(yōu)勢:一是運用軟系統(tǒng)方法對光源運行進行梳理,使光源運行過程中各行為活動的邏輯關系得到明確,所構建指標體系更具科學性、系統(tǒng)性。二是本研究以結構化的方法將專家意見包含于指標構建中,所構建的指標體系是通過與同步輻射光源相關方反復探討形成的,能夠更好地反映光源運行的情況,體現(xiàn)光源相關方的關注重點,更具指導性。

        相比于各國際組織構建的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體系,該指標體系具有以下優(yōu)勢:一是基于軟系統(tǒng)方法構建的指標更貼合光源運行特點,本研究所構建的指標體系結合同步輻射光源特點引入了光束穩(wěn)定性、探測器探測效率等反映光源設施運行情況的指標。二是本研究所構建的指標體系綜合考慮了光源運行的全過程,涵蓋了涉及資源投入、資源轉化到成果產出的一系列指標,有助于后續(xù)開展深入的評價分析。

        5 結論

        本文著眼于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中的指標體系構建環(huán)節(jié),針對當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應用軟系統(tǒng)方法進行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構建,并以同步輻射光源為例,構建其根定義及概念模型,基于此形成了涵蓋六大維度的111 項具體指標。相較于現(xiàn)有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指標構建方法,本研究以裝置相關方的意見為指導進行構建,形成的指標體系綜合考慮了裝置運行的投入、轉化及產出三大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對各指標間邏輯關系的明確,可有效貼合不同類型的大科學裝置運行特點,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靈活性和指導性。

        但是,應用軟系統(tǒng)方法構建的裝置運行評價指標數(shù)量通常較多,而在現(xiàn)實應用中受限于數(shù)據(jù)獲取、評價對象、評價目標等因素,實際使用的評價指標數(shù)量往往只有四五十個,甚至更少,因此,如何從龐大的指標體系中篩選出適用于大科學裝置運行評價的指標是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本文僅對指標的篩選原則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未來還可進一步分析不同評價主體(如決策者、管理者、技術人員等)對裝置運行評價指標維度的關注重點是否存在差異,為指標的篩選提供參考性意見。

        猜你喜歡
        科學用戶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wěn)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科學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科學拔牙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如何獲取一億海外用戶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亚洲第一狼人天堂网亚洲av| 蜜桃视频免费在线视频| 全程国语对白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 日本黄网站三级三级三级| 91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秋霞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国| 午夜天堂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av蜜桃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影院一区二区| 国产蜜臀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字幕中文综合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 | 日韩无码尤物视频| 偷柏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日本激情网站中文字幕| 男人j进女人j啪啪无遮挡| 久久国产影视免费精品| 国产又黄又湿又爽的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颜射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任你躁欧美一级在线精品免费| 婷婷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加勒比熟女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成人| 中国xxx农村性视频| 国产亚洲AV片a区二区| 中国老熟女露脸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