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慧
性別角色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悅納自己的性別,理解男女性別對應的社會角色及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完善“社會自我”。正確的性別角色意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小學三年級學生對于性別角色的認知尚顯片面,存在刻板印象。本課通過盲盒體驗活動讓男生女生知曉各自的性別優(yōu)勢,發(fā)現(xiàn)異性優(yōu)勢,并通過興趣、職業(yè)性別傾向活動,探索性別角色差異,幫助他們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性別角色。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熱身游戲——雙面膠。當老師說“雙面膠”時,請你們問“粘什么”,老師會說一些有關特征的詞語,擁有這些特征的同學請尋找同伴,然后手心相對碰在一起。
特征詞語:紅領巾、運動鞋、短頭發(fā)、小辮子、劉海。
師生游戲。
教師:誰來分享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學生1:我很開心,因為我找到了和自己特征一樣的人。
學生2:我發(fā)現(xiàn)老師說的內容和性別有關。
教師:是的,一些特征能幫助我們區(qū)分性別。今天,讓我們通過盲盒來了解自己的性別角色,誰來說說對盲盒的了解?
學生3:盲盒里裝的玩具是隨機的,有普通款和隱藏款,會帶給我們驚喜。
教師: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拆一拆性別盲盒,看看有哪些驚喜。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導入課題。
教師請學生打開盲盒并拿出學習任務單(見下頁圖1)。
圖1 《性別盲盒》學習任務單
教師:學習任務單上的2 個圖案一般會出現(xiàn)在什么場所?
學生:公共衛(wèi)生間或試衣間。
教師:是的,公共場所會根據(jù)男女顯著特征設計圖案,讓人容易區(qū)分。
1.“男女物品匹配”盲盒
教師:因為性別不同,男生女生對玩具的偏好會存在不同。請打開盲盒1,將里面對應的貼紙粘在學習任務單的男生區(qū)或女生區(qū),將男生女生都可以匹配的貼紙粘在中間的折線區(qū),想想通過匹配,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物品貼紙示例:玩具手槍、芭比娃娃、汽車、手鐲、跳繩、裙子、發(fā)卡、毽子、足球、耳釘、胡子、蝴蝶結、黑色眼鏡、高跟鞋、領結、煙斗。
學生1:女生喜歡顏色鮮艷的。男生偏好酷酷的東西。
學生2:我發(fā)現(xiàn)男生女生共同喜歡的物品多。在游戲中,我們不僅可以交到同性朋友,也能交到異性朋友。
教師:對玩具的不同偏好讓男生女生各有魅力,而喜好的相同又讓大家在游戲中增進友情。
設計意圖:通過物品匹配,讓學生初步體驗男生女生喜好是可以共通的。
2.“男女興趣匹配”盲盒
教師:由于性別不同,男生女生挑選課后興趣班的科目也不同。請打開盲盒2,將里面的興趣愛好貼紙粘在紙的對應區(qū)域,并思考哪項興趣只匹配到了男生或女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選擇?
興趣貼紙示例:繪畫、樂高、芭蕾舞、街舞、鋼琴、架子鼓、圍棋、拳擊。
學生:我將芭蕾舞貼在了女生區(qū)。
教師:男生們,你們會去學習芭蕾舞嗎?
學生1:不會,我怕被別人嘲笑。
學生2:我不適合,柔韌性沒有女生好。
教師:由于害怕異樣的眼光,再加上柔韌性差一些,男生都沒有選擇芭蕾舞。我們來看看比利的選擇。
教師播放視頻《跳出我天地》。
視頻內容:爸爸覺得比利應該像其他男孩子那樣學習拳擊??墒?,比利愛上了芭蕾舞,他問爸爸為什么學芭蕾不好。爸爸說女生可以,但是男生不行。后來,爸爸看到比利的努力和舞蹈時,改變了“男生不該學芭蕾”的刻板印象,支持比利。最后,比利成功進入皇家舞蹈學院,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芭蕾舞者。
教師:誰來分享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學生1:比利很了不起,為了提高肢體的靈活性,他一直努力鍛煉身體。
學生2:要堅持自己喜歡的興趣。
教師:如果比利是你的朋友,你如何看待他的選擇?
學生3:我會尊重他的選擇并鼓勵他。
教師:當男生女生對興趣有著不同的選擇時,理解和尊重是對他們最好的支持。
3.“男女職業(yè)匹配”盲盒
教師: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堅持下去,正如比利一樣,它或許就會成為你的職業(yè)。請打開盲盒3,將職業(yè)貼紙匹配到相應性別區(qū)域,并思考這些職業(yè)里男性偏多,還是女性偏多,為什么?
職業(yè)貼紙示例:護士、保安、小學老師。
學生1:保安多為男生,男生力氣大,遇到壞人時可以打敗他。
學生2:學校整體上女老師比男老師多,體育老師中男老師多一些。
學生3:女護士多一點,女生溫柔,照顧人細心。
PPT 展示:截至2021 年底,我國護士總數(shù)500萬,男護士占比3.0%,比2012年的1.8%提高了不少。
教師:護士是個勞動強度大的職業(yè),要時刻關注著病人。男生當護士也會有優(yōu)勢,誰來說說?
學生4:男護士身體強壯,精力充沛,在照顧重癥病人護理方面,比女護士更有耐力。
學生5:遇到緊急情況時,男護士更能理性判斷。
學生6:有的男病人更希望男護士照顧他們。
教師:如今,職業(yè)性別角色不再單一,大家會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選擇職業(yè),我們要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
設計意圖:通過興趣和職業(yè)性別傾向選擇,讓學生學會理解和尊重性別角色的多樣化選擇。
4.“男女情境思考”盲盒
教師:爸爸媽媽對男生女生也會有自己的看法和期望,請打開盲盒4,默讀里面的紙條內容。
紙條內容展示2種情境。
情境1:一個男生看到一條蜈蚣,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說——“膽子怎么這么小,看見蟲子也哭,一點都不像男孩子。”
情境2:周末了,你在家上躥下跳,玩得滿頭大汗,頭發(fā)亂糟糟。媽媽說——“你就不能安靜坐著嗎?哪里像個女孩子!”
教師:父母希望男生和女生成為怎樣的人?
學生1:希望男生成為勇敢的男子漢。
學生2:希望女生成為溫柔的淑女。
教師:如果你是情境中的孩子,會怎么回答?
學生1:我還小,也有害怕的時候。
學生2:男生也可以哭,哭會讓我心情好一些。
學生3:女生也可以活潑。
教師:長輩們對我們的性別角色有著固有期待。但是,陽剛的男生可以流淚,文靜的男生也會見義勇為;喜歡芭蕾舞的女生也可以喜歡跆拳道,外向的女生也會溫柔。我們需要跳出別人的固有期待,去定義自己的性別盲盒,成為更好的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思考,讓學生知曉可以跳出固有期待,根據(jù)優(yōu)勢定義自己的性別角色。
教師:同學們,讓我們聚焦自己,看看我們身上的性別優(yōu)勢。
學生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fā)言。
學生1:女生細心、體貼、善于觀察、記憶力好。
學生2:男生力氣大、勇敢、大氣、獨立、責任心強。
教師:男生女生各自有著性別優(yōu)勢,我們要認識自己的性別優(yōu)勢,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同時,我們也要學習異性的優(yōu)點。請大家采訪小組內的1 名異性同學,細致了解該同學的某一優(yōu)點,想想自己如何學習這一優(yōu)點并完成學習任務單(見下頁圖2)。
圖2 學習任務單
學生分享。
學生1:小H 跑步快,我會早起跑步,爭取趕上他。
學生2:小S想象力豐富,我會多看書,拓寬自己的思維。
學生3:小J 上課積極發(fā)言,我會多思考,多舉手,多發(fā)言。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性別優(yōu)勢,引導學生學習異性優(yōu)勢,并落實到學習生活中。
教師:請同學們課后采訪父母,完善自己的“性別盲盒”。
PPT 展示課后作業(yè):采訪爸爸,向他詢問媽媽身上的優(yōu)點,并講講他自己的優(yōu)點;采訪媽媽,向她詢問爸爸身上的優(yōu)點,并講講她自己的優(yōu)點。結合答案,寫下自己會從他們身上學習的優(yōu)點。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親子分享,讓學生完善性別盲盒,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性別角色教育較為重要,小學三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不夠成熟,對性別角色的認識比較片面。本課以盲盒為線索貫穿課堂,學生熱情高漲。選擇的情境內容貼合學生實際生活,學生積極性與參與度都很高。在采訪班級異性同學活動中,學生能發(fā)現(xiàn)異性身上很多閃光點并立下階段性學習目標?;仡櫿n程,筆者發(fā)現(xiàn)盲盒討論環(huán)節(jié)時間略長,導致活動后學生的回答和老師的反饋不夠深入。因此,合理分配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讓師生的反饋更深刻是筆者接下來需要努力的地方。另外,學生在課后與筆者交流,比利的視頻讓他們感觸頗深。課堂上充分挖掘相關資源,讓學生有所感有所得,也是筆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節(jié)課從“認識性別角色”這個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性別優(yōu)勢,探索性別角色差異。這節(jié)課有以下3個方面的亮點。
“自我認識”主題是每個年級都會涉及的教學內容,授課教師經(jīng)過前期的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三年級學生對于性別角色意識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于是貼合學生實際設計了這節(jié)課。
課堂以盲盒為線索貫穿,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從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到理解和接納性別角色的多樣化。同時,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性別優(yōu)勢的印象,使其能用更開放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性別角色并運用于生活。整節(jié)課呈現(xiàn)了學生思維的開放轉變歷程。
在課堂的第三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運用焦點解決技術中的“優(yōu)勢資源一小步”技術,引導學生形成1個新的小目標,從而更好地指導生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