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津瑩 雷鑫宇 時冰陵
①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信息與農(nóng)村經(jīng)濟研究所《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編輯部 ②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合成化學》編輯部
摘要是論文內(nèi)容的高度提煉,而英文摘要是中文期刊向國外讀者展示自我的重要窗口。對中文期刊英文標題和英文摘要中出現(xiàn)的部分問題進行了總結(jié),以期達到提高作者英文摘要寫作水平的目的。
摘要是論文研究目的、方法和結(jié)論的高度濃縮,也是論文精華部分的提煉。大部分中文期刊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不是特別高,主要以規(guī)范化和套路化為主[1]。然而,隨著期刊“走出去”要求的深化[2],作者的英文摘要寫作水平必須有較大提升。為作者提高英文摘要寫作水平本文提出幾點“避坑”建議。
(1)千篇一律的Study on、Research on、Analysis on開頭。英文摘要的作用是讓非漢語讀者從最簡短的文字中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最全的關(guān)鍵信息,精煉至關(guān)重要。作為科技文獻,大多數(shù)論文的中文題目都易帶“研究”、“初探”、“分析”等詞,翻閱諸多原版英文文獻,標題中是沒有這些詞的,它們對讀者閱讀沒有增加實質(zhì)性意義,所以這些詞不必譯出也不會影響對題目的理解。例如,“Study on Photo period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Rice and Its Parental Lines(雜交水稻親本及其組合光溫反應(yīng)特性研究)”可去掉Study on直接譯成“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Rice and Its Parental Lines”。
(2)并非所有介詞都需小寫首字母。作者大都清楚標題中的虛詞(冠詞、連詞、介詞、感嘆詞)需小寫首字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英文論文書寫的規(guī)范格式,5個及5個以上字母的介詞出現(xiàn)在標題中時需要大寫首字母,如about、between、among、under、before、after、across、against、toward、beyond、below、except、within、during、since、through、around等。此外,標題字母大小寫共3種格式:①全部字母大寫;②每個詞的首字母大寫,但虛詞(5個及5個以上的介詞除外)首字母小寫;③標題的第一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均小寫。國內(nèi)科技期刊一般采用第二種格式。
(3)有副標題時,勿用破折號。標題詞數(shù)越少越好,一般控制在15個詞以內(nèi),其中實詞不超過10個。少數(shù)論文標題較長,用破折號區(qū)分主副標題,破折號后的內(nèi)容起對主標題解釋說明的作用,而在對應(yīng)的英文標題中請將破折號改為冒號,例如“Research on Soil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Southern Highland Hilly Agricultural Soil-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taken as Example(南方高崗丘陵農(nóng)業(yè)區(q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shù)研究—以重慶市巴南區(qū)為例)”應(yīng)改為“Soil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Southern Highland Hilly Agricultural Soil: 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taken as Example”。
(4)慎用定冠詞。有的科技期刊來稿,僅僅是在標題中,冠詞使用頻率就很高,冗長拖沓,當然不是說標題中不能使用冠詞,尤其是定冠詞the,只是盡量減少冠詞的使用甚至不用,一目了然,簡潔明了。例如,“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PMPA on the Duck Hepatitis B Virus(泰諾福韋特戊酸酯抗鴨乙型肝炎病毒的實驗研究)”可去掉Study on和定冠詞the,精簡為“Therapeutic Effects of PMPA on Duck Hepatitis B Virus”,避免重復(fù)累贅。
(1)結(jié)構(gòu)混亂??萍计诳⑽恼饕捎媒Y(jié)構(gòu)式摘要,即四大要素: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jié)果(Result)、結(jié)論(Conclusion),很多期刊要求作者明確標注出這四大要素,以提高編輯效率和方便讀者一目了然從而快捷準確地獲取所需文獻。也有一些期刊提出質(zhì)疑,認為這樣做過于死板,進而對作者不做要求,那么來稿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為目的和方法這兩大要素一筆帶過甚至二者相融,結(jié)果與結(jié)論混為一談或者混淆不清,有的甚至只有結(jié)果,缺失明確的結(jié)論。還有甚者,在短短的摘要開頭便寫起了本屬于引言部分里具體會闡述到的綜述和介紹性文字,這是顯而易見的重復(fù),導(dǎo)致研究目的含混不清。筆者認為,四大要素在摘要中標不標出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在撰寫摘要時,這四大要素一定要成為心里明確的一根線:目的切忌與標題重復(fù),最好用一個簡練的不定式短語或插入語直接帶出;方法表述不要過于籠統(tǒng)不全面,試驗時間、地點、材料與技術(shù)等細節(jié)均不可忽略;結(jié)論不是研究結(jié)果的簡單重復(fù),而是對其歸納、分析、判斷、推理后所抽象概括出的全文總論點和總判斷,是論文最后得出的精華部分,集創(chuàng)新性、指導(dǎo)性、規(guī)律性于一點,必須加之區(qū)分。順著這條線走,一般都不會有大問題。作者自己寫起來得心應(yīng)手,編輯處理起來也輕松愉快,讀者讀起來更是可以迅速獲取科研信息。
(2)時態(tài)和句型,請勿“百花齊放”。有的作者事無巨細,追求精準細微的表達,一個短短的摘要里,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進行時、情態(tài)動詞現(xiàn)在時、情態(tài)動詞過去時百花齊放,全部用上。不但沒有把研究情況表達確切,反而增添讀者的負擔,其實,兩種時態(tài)就足夠用了。目的通常采用一般現(xiàn)在時,方法和結(jié)果采用一般過去時,結(jié)論使用情態(tài)助動詞(will,can、should、may等),例如“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0311 and 0305 can have strong light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big potenti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foundations to obtain high biomass and a high adaptability to the climate.”其中can最好改為could,類似情態(tài)助動詞出現(xiàn)時最好都采用would、could、might等,并不是表示過去時,而是體現(xiàn)科研文獻撰寫者更加謹慎謙遜委婉的態(tài)度。
另外,科技期刊的本質(zhì)與文學不同,客觀陳述研究事實而不需要用華麗辭藻來將其描述成一朵花,去掉不影響信息理解的多余短語,如it is told that、it is aimed at、in order to等;能用名詞作定語不用動名詞,能用形容詞做定語不用名詞,能用名詞或名詞短語做定語不用of短語,能用動詞不用動詞的名詞形式,用恰當?shù)膯卧~替換短語,用恰當?shù)亩陶Z替換句子,多用簡單句,少用復(fù)合句以及which,who引導(dǎo)的一長串從句,總之,刪繁就簡。同時一定注意句子的主謂一致,例如,“Taking the six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of BPH as test materials,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該句子刻意使用了被動語態(tài),卻忽略掉句子前半部taking用的是主動形式,為使主謂一致,要么改成“The six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of BPH taken as test materials,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要么大膽嘗試第一人稱主動語態(tài)“Taking the six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of BPH as test materials,we conducted a pot experiment...”。
(3)不必一味追求被動語態(tài)。國內(nèi)大多科技期刊編輯部都嚴格遵循科學事實和事理的客觀性,因此英文摘要多要求采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tài),通篇下來,句式單一、生硬刻板,例如“ The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rate on three varieties(Yunrui 8,Yunrui 6 and Yunrui 88)grain yield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in Yunnan Province.”該句并沒有語法問題,但摘要里每一個句子都采用類似被動語態(tài),會使得整個摘要結(jié)構(gòu)看起來頭重腳輕。雖說一再強調(diào)科技期刊不需要作者“繡花”,但是基本的閱讀審美還是要有的。任何事物,頭重腳輕,一定不“美”。事實上,國外相關(guān)文獻并沒有采用通篇第三人稱被動語態(tài)的方法,他們在這方面的改進已經(jīng)早到20世紀60年代去了,許多科學寫作學會和編輯組織已明確主張采用第一人稱的主動語態(tài),以使科學論文的文字生動、有活力且信息突出。因此,請有機結(jié)合使用主動語態(tài),切忌通篇摘要濫用被動語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