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和孩子一起寫作嗎? 拋棄干巴巴的教育理論,和孩子一起寫作,不僅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而且比單一的理論指導(dǎo)效果要好得多。
本期, 來自遼寧的于琬千云和她的爺爺分別記錄了關(guān)于“戒煙”的難忘故事……
我的爺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煙民,從我懂事開始,我就勸他戒煙。 我已經(jīng)記不清勸說他多少次、嘗試過多少種方法了,可始終沒有幫爺爺戒掉煙癮。為了爺爺?shù)慕】担覐奈椿倚膯蕷?,總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
這不,我給他畫了一幅抽象畫,想表現(xiàn)一個抽煙人的肺和一個不抽煙人的肺,并寫上了“不要讓煙草奪走你的呼吸”。 我把這幅畫貼在了墻上,希望能時刻提醒爺爺。
可沒過多久我就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無效。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只要爺爺掏煙,我就阻止他。于是他開始藏?zé)?,但每次都能被我找到,找到之后我就再把煙藏起來?鋼琴蓋里、抽屜中、柜子頂上、花盆底下,都是我藏?zé)煹暮玫胤健?只要我藏,爺爺根本找不到,常常急得他抓耳撓腮。
后來,我發(fā)現(xiàn)爺爺每天都提不起精神,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于是我換位思考:如果別人把我最喜歡的玩具藏起來,我怎么會高興呢?我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法不對,有些急于求成。 爺爺抽煙那么多年, 不可能一下子戒掉。 不僅如此,“要我戒”和“我要戒”怎會一樣? 我靈機一動,準(zhǔn)備和爺爺來一場談判。
我問爺爺:“您認為吸煙對身體有害嗎? ”他說:“當(dāng)然有害呀! ”我又順著他說:“既然您認為吸煙對身體有害, 那您為什么不戒煙呢? ”爺爺聽我這么一問,終于把心里話說了出來……原來他也想戒煙,但煙癮大,一下子戒不掉。 這下我終于明白了,我之前的確操之過急了,不但達不到幫爺爺戒煙的目的,而且還會讓爺爺不開心。
我思來想去,給爺爺做了個戒煙計劃,讓他循序漸進地戒煙——從每天抽七根,逐漸減到每天抽五根,再到每天抽三根,直到不再抽。我們都不可以藏?zé)?。如果我藏?zé)?,要向爺爺?shù)狼覆⒃黾訋赘鶡熥鳛檠a償;如果爺爺藏?zé)熁蛎刻斐闊煶浚偷媒麩熞惶?。我們雙方終于達成一致,共同向著目標(biāo)努力。 后來,我又給爺爺買了維生素C 含片,讓他想抽煙時就含上一兩片,漸漸忘記煙草的味道。
現(xiàn)在爺爺戒煙終于成功了!我之前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我和爺爺?shù)摹跋麩熤畱?zhàn)”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下定決心做一件事并堅持到底, 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