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朋
(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年輕的一代肩負著中華民族的未來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使命,當代的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要力量,必須保證大學生在思想以及政治上的正確性,其中閱讀馬克思相關著作是重要途徑,大學生必須掌握馬克思經典著作中的精華內容,能夠掌握其中的立場以及方法論,同時能夠感受到來自偉人的偉大品格。簡而言之,通過閱讀馬克思經典著作,能夠感受到其中包含的巨大生命力,并且能夠激發(fā)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當中。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類思想文明歷程中的重要寶藏,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指導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關鍵在于對馬克思主義的原本著作進行認真的研讀,通過對原始文本中的內容進行分析與品鑒,能夠感受到馬克思主義文本中原本的精神內涵,能夠從根本上感受到來自馬克思主體思想的立場以及生命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哲學思維能力[1]。例如,揭發(fā)世界本質規(guī)律的辯證法貫穿在馬克思的所有著作當中,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使得人們對于世界的發(fā)展形成了正確的認知。辯證法本身具有批判以及革命的精神,科學地看待世界的發(fā)展歷程,所以,學習馬克思主義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能夠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方式去解決面對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引領中國共產黨贏得勝利的關鍵,是帶領中國社會主義不斷建設完善的法寶,也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重要理論基石。所以,必須注重對于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學習,如此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內涵,才能夠提高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并積極地去踐行其相關理論。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無數(shù)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發(fā)展實際結合到一起的智慧成果,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處在不斷變化過程中的。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之下,必須要堅定自我的政治信仰,才能夠不迷失在時代的洪流之中。而信仰上的清醒更多地來自于人們政治上的認同以及對于政治理論的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承載了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通過學習這些著作能夠讓大學生更加堅定自身對于社會主義的認同[2]。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源頭,通過研讀這些著作能夠讓大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更加正確的理解,增強對于國家以及民族的認同感,獲得時代使命感。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處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其并不是封閉的理論體系,而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斷地進行自我更新,所以,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開放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通過對現(xiàn)實的生活進行充分的思考,而獲得的科學理論。所以,大學生在對馬克思經典著作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能夠對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代入,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語言中去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矛盾,以及感受其二人在當時直面社會現(xiàn)實的勇氣,并且感受馬克思理論根據時代發(fā)展的與時俱進。社會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在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時,應該能夠靈活應用馬克思主義來進行思考和解決,利用馬克思主義中的方法來靈活地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使得馬克思主義中的精神力量轉化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力量。
大學生在對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進行研讀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對原著本身進行研讀,其他種類的輔助讀物可能會導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的理論產生錯誤理解。但在閱讀原著的過程中,也不能放棄輔助讀物。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對于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專業(yè)人士來說都是非常難以閱讀的,更別說對于不太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言。所以,大學生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依賴于一些輔助讀物來進行閱讀。總體來說,要堅持在經典原著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每一次閱讀都是對原有內容的一次感悟,經典原著當中最能夠展現(xiàn)出作家最原本的觀點和思想,在后續(xù)的輔助讀物當中,可能沒有辦法真正地去揭示作家當時的想法,以及作家認識問題的角度[3]。所以,大學生必須要能夠學會在經典讀物當中去感悟作品原本的生命力。其次也要充分地將輔助讀物的輔助作用發(fā)揮出來。因為經典原著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時期,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經過了很多次的編譯,所以,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其內容的晦澀,有很多地方很難去真正的理解,在這時候就必須要借助于一些輔助讀物來進行理解,從而能夠有效地掌握原著背后的寫作情況,能夠真正掌握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篇目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對于經典文獻的深層理解。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有很多的內容具有較長的篇幅,并且具體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很難真正地將其讀懂。所以,在對經典原著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經驗,將很難有效地理解,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進行交流來掌握這部分內容的內涵。在對教師進行請教的過程中,教師會將自己進行原著研讀的經驗傳授給學生,這對于學生后續(xù)去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讀物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教師也會對學生在研讀過程中的方法方面存在的一些錯誤進行及時糾正,而這些錯誤學生一般是難以發(fā)現(xiàn)的,并且這些錯誤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后續(xù)的閱讀,所以老師對于學生閱讀錯誤的糾正,對于學生針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后續(xù)量變到質變的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有利的[4]。另外,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當中,能夠進行思想上的碰撞,從而迸發(fā)出更多新的思想火花,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原著內容的把握,也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于原著學習的熱情。
大學生可能會面對多重的課業(yè)壓力,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要能夠正確地處理專業(yè)學習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之間的關系,能夠在不耽誤專業(yè)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閱讀。首先,大學生必須要能夠原原本本地去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閱讀,能夠對馬克思主義中的觀點和方法有深入的理解。經典著作對于當代社會的價值不僅僅是某一條理論那么簡單,最重要的是,作家在研究某一問題時,所用的方法以及看待問題的角度。而學生通過對這些方法進行靈活的使用,還能夠對其專業(yè)課學習的過程進行指導。同時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也是大學生對錯誤思潮進行斗爭的武器。其次,是大學生在學習專業(yè)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結合到一起,從而能夠在學習其他學科的過程中去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進步。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以及與時俱進的特性。大學生必須要積極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才能夠形成正確的三觀。當代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讀具有一定的信心,并且愿意將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讀當中。存在一個現(xiàn)實問題,當大學生沒有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會非常積極地去學習,當學生開始去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后,會被其中所遇到的困難而擊退??梢园l(fā)現(xiàn),越高年級的學生對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熱情越少。而馬克思主義專業(yè)的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可能會更加具有信心去學習經典著作,從而能夠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并積極的去踐行經典著作當中的理論內容[5]。但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的熱情相對較小,并且很難堅持。
另外,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之下,學生開始選擇電子書來進行經典著作的閱讀,電子書的出現(xiàn),為學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會選擇用紙質書來進行閱讀,并且通過參加講座等方式來深入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內涵。可見,目前,學生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是多樣化的。
雖然大學生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性,但是在認知方面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多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馬克思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都無法進行準確的回答,這說明學生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的過程中,并沒有掌握正確的研讀方法,也沒有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研讀來獲得應該具備的能力。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中最寶貴的是馬克思看待問題的立場以及解決問題所用到的方法。但是很多學生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過程中,僅僅是對其理論內容有了表層的理解,對于其如何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并沒有掌握。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時,很多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或者是通過從外界尋找答案來進行回答。如此可見,學生并沒有獲得一定的批判能力以及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意味著并沒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大學生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研讀的過程當中,應該結合當下的時代特征,對馬克思主義中的內容有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而創(chuàng)新的產生應該是建立在對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之上。結合目前大學生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研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的因素,高校應該能夠制定出符合大學生經典著作閱讀的操作性方案。同時通過新媒體報道來讓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在高校中成為一種新風尚,讓大學生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研讀的過程,不是將其作為一項任務來進行完成,而是將其作為一種對自我人生進行指導的財富。學生只有形成正確的認知,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內涵。而這一切工作最核心的內容是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當下社會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矛盾需要解決,大學生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研讀,可以正確理解目前社會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并且能夠具備解決這些矛盾的使命感。目前仍然存在一部分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習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解程度不夠,無法真正認識到共產主義的價值。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自身應該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能夠站在理論的角度上去分析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大學生只有正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能夠將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育人效果發(fā)揮出來。
高校應該積極地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并不意味著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是應該讓教學內容的范圍更加廣泛和深刻。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某些經典篇目,因為一些原因沒有進入到教材當中,這會使得學生對于經典著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師應該適當?shù)貙@些內容進行補充,利用課堂環(huán)節(jié)來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去理解。另外存在部分教師將針對本科學生的教學課件經過簡單加工之后,應用到對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學中,這種方式顯然是不正確的。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閱讀方案,從而能夠讓教學的過程更加具有層次感。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著作進行研讀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夠真正地理解其理論的內涵,以及在真理的引導下,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大學生要想實現(xiàn)全面的自我發(fā)展,必須要能夠主動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著作的研讀。高校要積極地解決影響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的問題,并且能夠采取有效的策略來進一步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