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檸|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附屬濱水學校
猶記得成為班主任的第一年,班上有那么幾個孩子,他們或懶散“佛系”,嚴重缺乏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或“長短腿”偏科嚴重,對薄弱科目自暴自棄。他們成了各科老師眼中學習的“慢小孩”,也成了我這位班主任最勞心牽掛、苦心經(jīng)營欲促其改變的對象。但是,越是心急欲拔苗助長,卻越是看不到其生長的希望。到底該如何培育最適宜他們成長的土壤呢?
有一天,我翻看抽屜,兩封“信”重拾了我學生時代的記憶。一封是小學老師寫給我的留言條——“敞開心扉,你一定會收獲很多很多”。小學時期的我,性格內向,除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外,我跟班級同學的交流很少。老師的這句話,鼓勵我大膽地打開心門、表達情感,因此收獲了許多友誼。另一封,是體育老師寫給我的字條。初中時,體育是我的“短板”。初二的最后一節(jié)體育課,體育老師找我談話,并在紙上仔細寫下了每個項目的訓練要求和技巧,旁邊還畫了圖示。這張字條激勵著我堅持訓練,最后終于有所突破。時至今日,我依舊很感激兩位老師用文字帶給我突破自我、自信成長的力量。
我想,教育之路有書信相伴,定會更加美好。因此,我開啟了一場與“慢小孩”們的錦書之旅。
那些“慢小孩”們在班級一直沒什么“存在感”,似乎很害怕老師找他們談話。于是,我用文字拉近與他們的距離。
我用書信鼓勵偏科生——“在這里,老師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在我初中時,體育成績尤其差,可以說是年級最差的一個。初二的那個暑假,我發(fā)奮鍛煉,兩個月時間,風雨無阻,從未停歇過一天。再開學時,老師和同學們都驚喜地看到了我的巨大進步。多年后回想起來,我依然很感謝當初努力的自己,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今天,老師也同樣將這句話送給你。薄弱的科目不可怕,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征服它。加油!多年后的你一定會感謝現(xiàn)在努力的自己!”那之后,我明顯感覺到學生收到信箋后,學習的勁頭變足了,經(jīng)常圍著各科老師請教,攻克難題。有時候,我也會在他們的作業(yè)本上畫個可愛的簡筆畫以示鼓勵;在某個節(jié)日或他們生日之際,給他們偷偷塞一張小便簽,寫上祝福和我對他們的期待……久而久之,班級的整體風貌大幅提升。
我深知,要想迅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能力并不容易,但持久的鼓勵逐漸激發(fā)了他們的內驅力,喚醒了他們的心靈。我也多次成為那紙書上的收件人,享受著學生用錦書傳遞來的溫暖與感動。
學校的一次“520 班主任節(jié)”,我收到一封信,是一個學習不太用心、喜歡打扮的女孩寫給我的:“收到了您鼓勵我的信后,我反思了許多。您溫暖卻有力量的話語讓我明白,人生的路很長,有意義的事情很多,世界很大,在應該奮斗的年華,我要把精力用在讓自己變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的事上。您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班主任,所以我希望學習之路上最重要的時刻有您?!笨吹叫藕?,忙碌了一天的疲倦感頓時煙消云散。原來,我的苦心耕耘,我對他們“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滿心掛念,同樣也被他們深深銘記在心;原來,一封小小的信箋真的有大大的能量,讓我們師生互相鼓勵、相攜進步。
讓書信鼓勵的分量加倍,少不了家長的加持。我策劃了“吾家少年,笑別童年”六一特別班會,并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環(huán)節(jié)——“見字如面”,請家長們悄悄給孩子寫一封信,表達愛與親情,鼓勵孩子勇敢向前。家長的信中沒有說教與批評,句句樸實,自然流淌著最真摯的親情。我站在講臺上,觀察著那幾個“慢小孩”,發(fā)現(xiàn)他們靜靜地將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有的甚至難以自持,偷偷地用手抹下了眼角的淚花。班會過后,他們臉上多了些許陽光,課堂上也多了些許求知的目光。
教育的智慧在于以純真的愛與信任支持學生成長,有些孩子只是“生長得慢”,教育者又何須“拔苗助長”呢?我們要做的,唯有靜待花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