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青 林立夫 劉玉雙許俊麗 梁鈺笛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影像科(廣東 湛江 524003)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中的常見疾病,近年來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尋找前列腺癌的早診斷早治療是我國醫(yī)務工作者緊迫的任務,MRIDWI是目前唯一能夠無創(chuàng)性反映活體組織水分子擴散的MR功能成像方法,能在分子水平反映前列腺癌組織細胞增殖及組織結構特點,為前列腺癌的診斷、分期、引導穿刺活檢及治療效果評估提供全方位的影像學信息,尤其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多b值DWI技術成為前列腺早期診斷的影像新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至2017年我院對臨床實驗室檢查PSA升高,高度懷疑前列腺癌患者34例,行常規(guī)MRI掃描和三種不同b值DWI掃描,其中b值選用800s/mm2、1500s/mm2、2500s/mm2;全部病例經(jīng)刺穿及手術證實為前列腺癌的26例,復習MRI圖片全部發(fā)生在前列腺移行部區(qū)域。
被檢者34例中,年齡為50~82歲,平均年齡65.15歲,所有患者臨床均以排尿困難為就診癥狀,其中有23例間中血尿病史,外科檢查均有前列腺增大,臨床實驗室檢查PSA不同程度升高。
所有34例患者全部采用美國GE8通道雙梯度全身磁共振系統(tǒng) MRI(PH360 1.5T),常規(guī)掃描序列包括前列腺橫斷位FSE,T2WI、FSE,T2WI/FS(FOV26cm),冠狀位CorSTIR(FOV26cm),矢狀位FSET,T2WI/FS(FOV26cm)成像,DWI檢查使用單次激發(fā),EPI序列,TR5250ms,TE71~83ms,視野(FOV26cm)矩陣128x128,層厚3.5mm,間隔0.5mm,激勵次數(shù)2.0,b值采用800Smm2, 1500Smm2, 2500mm2;根據(jù)層面選擇頻率編碼,相位編碼3個方向進行檢查,
所得的MRI圖像處理將采集到的原始圖像傳送工作站,利用Function Tool進行后處理,在有經(jīng)驗的技師指導下,測定信號強度,在相應部位各取3個等大ROI獲取ADC平均值作為診斷依據(jù)。
選擇34例發(fā)生在移行帶區(qū)域,T2WI呈結節(jié)或片塊狀低信號影。b值選擇800s/mm2時,MRI診斷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為54.5%(6/11),特異性為68.2%(16/23),漏診率為45.5%(5/11),誤診率為31.8%(7/23),見表1;b值選擇1500s/mm2時,MRI診斷前列腺的敏感性為83%(20/24),特異性為70%(7/10),漏診率為17%(4/24),誤診率為30%(4/24),見表2;b值選擇2500s/mm2時,MRI診斷前列腺的敏感性為68.4%(13/19),特異性為60%(9/15),漏診率為31.5%(6/19),誤診率為40%(6/15),見表3。前列腺癌區(qū)三種不同b值信號強度及ADC信號變化,見表4。
表1 b S800mm2值對移行區(qū)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結果(%)
表2 b S1500mm2值對移行區(qū)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結果(%)
表3 b S2500mm2值對移行區(qū)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結果(%)
表4 三種不同b值與ADC值在移行區(qū)前列腺癌的相關性
圖1 圖1A~圖1D為分別為B值=800s/mm2的DWI及ADC圖。圖2圖2A~圖2B分別為B值=1500s/mm2的DWI及ADC圖。圖3 圖3A~圖3B分別為B值=2500s/mm2的DWI及ADC圖。圖4 病理為低分化腺癌。
前列腺常被劃分為三個區(qū)域,中央?yún)^(qū)、移行區(qū)(移行帶)及周圍區(qū),周圍區(qū)是前列腺癌的最好發(fā)部位,據(jù)報道占70%,其余部分好發(fā)在移行區(qū),占30%[1]。移行區(qū)組織結構復雜,大部分為平滑肌組織,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發(fā)部位。常含有較多的增生結節(jié)(BPH),MRI診斷移行區(qū)PCa與BPH結節(jié)存在著較大的難點,利用不同b值的DWI掃描技術作為診斷前列腺早期移行區(qū)PCa主要序列。亦是顯示前列腺解剖及腫瘤形態(tài)的最佳序列[2]。
b值是由于組織細胞水分子彌散技(DWI)而產(chǎn)生,PCa的病理基礎是由于腫瘤組織大量堆積的腫瘤細胞構成,間質較少,惡性上皮細胞與腺體排列不規(guī)則,內(nèi)部結構改建明顯,細胞外液較少,腫瘤細胞核大,故影響組織水分子擴散運動[3]。在不同梯度場強的情況下,b值表示應用擴散梯度磁場的時間、幅度,反映組織的彌散程度。本文探討三種不同b值診斷移行區(qū)PCa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同時,b值直接影響ADC值,ADC值與惡性程度有關,在分化程度不同的腫瘤中,惡性程度越高的腫瘤ADC值就越小,而DWI的b值則表現(xiàn)明顯升高[4]。
本組發(fā)生在移行區(qū)的早期前列腺癌中,b值在S800mm2梯度場強時,絕大多數(shù)PCa結節(jié)敏感性為54.5%(6/11),特異性為68.2%(16/23),漏診率為45.5%(5/11),誤診率為31.8%(7/23);b值在S1500mm2梯度場強時,絕大多數(shù)PCa結節(jié)敏感性為83%(20/24),特異性為70%(7/10),漏診率為17%(4/24),誤診率為30%(4/24);b值在S2500mm2梯度場強時,絕大多數(shù)PCa結節(jié)敏感性為68.4%(13/19),特異性為60%(9/15),漏診率為31.5%(6/19),誤診率為40%(6/15);國外有學者HosseinZadeh等認為,b值為S2000mm2時,對早期PCa診斷敏感性較高,b值為S2500mm2~S3000mm2時周圍組織信噪比下降[5]。陳珊紅等研究b值在S2500mm2~S3000mm2時,PCa彌散明顯受限,敏感性及特異性最高[6]。
本研究結論,發(fā)生在移行區(qū)的早期PCa,使用b值在S1500mm2梯度場強檢查, PCa結節(jié)呈高信號,ADC值呈明顯低信號,腫瘤病灶的形態(tài)、邊緣及結構更清楚,腫瘤檢出敏感性較高,特異性較高,漏診率及誤診率較低,結合MIS圖像表現(xiàn)為流出型,更能精準反映腫瘤組織的彌散情況,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