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璐
仇英在繪畫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一生之中摹繪了很多古代經典作品,為后人留下了諸多巨幅摹本,他和唐寅、文征明、沈周并稱為“明四家”。在師傅周臣的引薦下,唐寅對仇英很是器重,文征明也夸贊仇英為不可多得的“異才”。仇英在繪畫方面,擅長白描和工筆,他畫畫特別認真仔細,對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力求完美,欣賞仇英的畫作,是一種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而且,仇英在畫作的色彩方面大膽而心細,他對畫作的一絲不茍造就了后來的精品佳作。在《明畫錄》里曾這樣描述仇英的作品:“發(fā)翠豪金,絲丹縷素,精麗艷逸,無慚古人?!泵鞔麜嫾叶洳龑Τ鹩⒌淖髌芬彩琴澆唤^口。
仇英(約1502—1552年)是明代比較著名的畫家,字實父,出生于江蘇太倉,之后,全家遷移至蘇州。仇英家境貧寒,早年間因為生計,當過漆匠,彩繪墻面。仇英并不是出身名門或者富裕家庭,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文人之林的畫家。他的文化修養(yǎng)不高,幾乎不在畫上題詩文而只題名款。因為他采風所到之處不多,見識也不多,所以所畫的題材以傳統(tǒng)題材居多,但他臨摹古人畫作的功力深厚,因此許多文人鑒賞家很欣賞他。
仇英因為描摹功底很深厚,便描摹大師的作品來變賣。仇英在繪畫方面天賦異稟,早年間,他臨摹了大量的唐宋前輩的畫作,畫風極其相似,并且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在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名流墨客,在他們的影響下,其畫風增添了淡雅高貴的墨客氣息。后來,仇英的才能被伯樂周臣發(fā)現,被收為弟子學習系統(tǒng)的畫法,周臣還把他積極推薦給文征明、唐伯虎等文人認識,文征明等人對仇英都很欣賞,唐伯虎對仇英很是器重。
仇英作品題材以人物、山水、車船、樓閣等居多,尤其擅長仕女圖、界畫,流傳作品較少。北京故宮博物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山水》冊為工筆重色人物仕女畫,共十頁 ,冊頁內容為描寫古代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故事?;B畫傳世真跡絕少,故宮收有一片雙鉤蘭花散頁,幾乎成為孤本。 另外,上海博物館的藏品《劍閣圖》為仇英晚年客居于收藏家項元汴處摹仿歷代名跡所繪,幾乎可以亂真。
明代,江南一帶極其流行書畫鑒藏,裝池、副本摹繪等職業(yè)興起,仇英極其擅長臨摹古畫,在他的筆下,臨摹的仕女與原作的仕女分毫不差,艷逸絢爛。他是把唐宋以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集中在一起,又與民間的流行畫風相互聯通,他喜歡畫精細鮮麗的青綠山水和工筆人物。作品風格嚴謹認真,讓文人畫的氣息在精麗秀美中閃現。
仇英在進行繪畫時,對待畫作十分認真,尤其是在人物畫上,頭發(fā)絲等一些小細節(jié)都面面俱到。
仇英雖然只活了五十歲,但是他在繪畫方面的藝術成就卻是巨大的。仇英的繪畫題材多樣,主要有人物仕女畫、山水畫、水墨畫等。
摹習前代名跡以及勤奮努力的創(chuàng)作,使仇英的繪畫風格跟以住有很大的突破,并使其具有清明精致的本色。仇英筆法靈活變化,剛柔互濟,皴法多樣,方法上改唐宋的濃麗厚重為青綠設色,以輕淡明妍為重,形成精致秀雅的畫作風格。臨摹成就了仇英較全面的繪畫技能,水墨寫意、青綠、淺絳工筆等表現手法也能駕馭,展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正如明代張丑在《清河書畫舫》中所云,仇英的“山石師王維,林木師李成,人物師吳元瑜,設色師趙伯駒,資諸家之長而渾合之,種種臻妙”。其人物畫的最大成就在于追摹古法,很細小的地方都要畫到,形神皆有。
而他在仕女畫和山水畫方面的成就更是對后來的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董其昌在《畫旨》中認為繪畫者“刻畫細謹,為造物役”必將短命。古人論述仇英精益求精導致短命??墒菗Q個角度來講,仇英一生都在兢兢業(yè)業(yè)地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認真鉆研,最終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驚人之作。
他的畫細膩工整,色彩華麗,自成一格。每一幅作品仿佛都在訴說一段故事:或仙姿綽約,或柔情繾綣,或山川秀麗,或詩意融融,或殿閣恢宏,或市井繁華……不同場景、不同人物、不同色調、不同筆觸,交織成一幅幅精美畫卷。他的畫作精到極致,無一余筆,無一閑筆,無一敗筆。正如古人形容美人“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每個人物、每個場景設定都恰到好處,堪稱完美。
仇英在人物畫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特別是仕女畫,不僅善于設色,而且精于水墨描繪,可通過多種不同的筆法描繪和表達不同類型的對象,可清新淡雅,可艷麗絢爛。
仇英在借鑒宋元名流畫家的畫法的基礎上,根據歷史題材進行深刻細膩的刻畫,筆力遒勁,其擅長臨摹,其臨摹的作品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他創(chuàng)作的仕女畫,形象鮮明生動,概括全面且準確。有人曾明確表示,仇英筆下的仕女栩栩如生,描繪精致,神采奕奕,對后人創(chuàng)作仕女畫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明代畫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仇英在繼承院體畫風格與畫法的基礎上,借鑒趙伯駒、馬遠等人的創(chuàng)作手法,汲取各家之精髓,創(chuàng)作了大量傳統(tǒng)典雅、清新脫俗的作品。仇英創(chuàng)作的水墨畫也吸取了李唐各家之風范,他創(chuàng)作的樓閣畫、人物畫等均形象生動,富有情趣。
明代著名書畫收藏家張丑給予了仇英非常高的評價,認為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集各家之長,且不失其獨特風韻。仇英創(chuàng)作的人物畫明艷生動,彰顯了時代特征,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雖然他創(chuàng)作的人物形象不如唐宋大家刻畫得那般活力健壯,不過也未像后人那般刻畫得柔弱無骨,一幅病懨懨的樣子。文征明也將其稱作為難得一見的“異才”。
仇英的仕女畫不僅繼承了唐代周昉的風格,而且受唐寅影響,色彩豐富艷麗,對比強烈,人物描摹更加細膩,注重動態(tài)、表情、事件的呈現,形象更加鮮活。仇英的人物畫有極強的裝飾性,賞之令人心曠神怡,如入畫中,確是佳制。
仇英的山水畫大多是與人物的活動相關聯起來,人物的情趣取自文人的隱居生活。山水畫主要有兩種風格:一是取法于南宋趙伯駒、趙伯骕等人的青綠山水中的小青綠,仇英丟棄前人青綠山水中所含的金粉之氣,加入文人逸氣,畫風清麗雋秀,手法工整寫實而不失靈動活潑;二是設色山水,深受南宋李唐畫風的影響,又兼取劉松年精巧明麗的用筆。他的山水畫喜設大青綠色,用筆蕭疏,意境簡遠。吳升《大觀錄》說:“仇生負俊才,善得丹青理?!倍洳步o予了高度的評價,謂:“李昭道一派為趙伯駒、趙伯骕。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后人仿之有,得其工細(外在)不能得其雅致(內涵),若元之丁野夫、錢舜舉是已。蓋五百年而有仇實父,在昔文太史(征明)亟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畫,不能不遜仇氏?!贝苏摯翘撟u。仇英青綠山水畫的貢獻,在于既保持了工整精艷的古典傳統(tǒng),又融合了文雅清新的趣味,綜合和融會前代各家之長,反映了明中期職業(yè)畫家和文人畫家合流的發(fā)展趨勢。
仇英在作畫技巧方面,擅長工筆、水墨和白描。觀察仇英的作品不難發(fā)現,仇英在畫色方面層層遞進,將山水景色描繪得恰如其分。后人評價仇英的山水畫時,給予了高度的贊揚。仇英將山水、房屋、石頭、花草樹木等實物描繪得栩栩如生,而且整個畫面流暢且富有線條感,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他將畫作的技巧運用得恰如其分,畫作整體主次分明、輪廓清晰有致。在色彩方面用色大膽,欣賞仇英的畫作,像是一場心靈上美的陶冶。有時,仇英也會畫花鳥,畫面明亮雅致。同行對仇英及作品也有很高的評價。明代書畫大師董其昌稱贊仇英是“十洲為近代高手第一”。
除此之外,文人畫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在畫作完成之時,要在畫作上題詩寫詞。但是仇英為了不破壞整幅畫的美感,只用少量的筆墨在畫作之上進行題跋。
仇英的繪畫風格,除了與他職業(yè)畫家的身份相關外,亦是與他長期的寄居生涯以及對歷代名畫堅持不懈的臨摹是分不開的。大量的摹習讓他的繪畫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創(chuàng)新,畫作具有了清雅精麗的格調。仇英對各種造型語言和表現技巧掌握十分熟練,這也是從傳統(tǒng)繪畫中廣泛汲取藝術養(yǎng)分的結果。再者,從題材上說,仇英對人物仕女畫、山水畫、水墨畫無所不精,都表現出文人悠閑生活的繪畫式樣。
在湖北省博物館中有一件仇英的珍貴作品《升仙圖》,(如圖1)。該作品長93厘米,寬24厘米,整幅作品是一個橫幅,形式比較少見。
圖1 《升仙圖》
題跋、鈐?。衡j“十州”“仇英實父”等朱文印五。左隔水楊守敬跋“仇英實父制”。
整幅作品繪仕女、皂隸、兒童等人物二十三人,簇擁一軒驅馳于道,所繪人物、牲畜神情生動,人物線條流暢,設色清麗明艷,布局合理,人物多但不亂,人與人之間的組合、人與馬車之間的聯系等都十分錯落有致,每個人、每一組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充分體現了真景實感,造型準確,筆墨謹嚴,風格柔韻雅秀,雅俗共賞。
另一幅館藏作品——《竹梧消夏圖》(如圖2)緊緊圍繞“消夏”的主題展開,是一幅描繪江南夏季山水風光的佳作。仇英畫作的真跡存世量少,畫工精細,歷來受到收藏家的珍視?!吨裎嘞膱D》 軸的畫面右下角處有楷書“仇英實父制”, 有“實父”朱牧篆書訪印。畫軸左右兩邊有我國著名的繪畫鑒賞家、收藏大家吳湖帆先生的題識及其藏印,吳湖帆稱此圖“清峭流麗,峰穎如棱,乃是十州本色”。
圖2 《竹梧消夏圖》
仇英擅長的領域有很多,比如山水、花鳥、人物,其一生的作品有很多,但是流傳下來的卻很少。仇英在繪畫方面有很高的天分,在對待畫作上,要求近乎完美。他在作畫時,對待畫作一絲不茍,同時他將工筆、水墨和白描等技巧相互結合,讓畫作更為美觀大氣。
正是因為仇英一絲不茍的作畫態(tài)度,才讓后人在佩服他的作品之時,更欣賞他的繪畫態(tài)度。仇英重視觀察和體驗生活,并準確地捕捉到生活中最生動、最能反映精神本質的細節(jié)。如他的《觀榜圖》,把封建文人迫切期望中舉的心態(tài)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他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表現文人雅士悠閑生活情趣的人物畫,如《松陰琴阮圖》《蕉陰結夏圖》《桐陰清話圖》《停琴聽阮圖》等。在這些畫中,仇英運用精準的造型,生動地描繪出主人公的身姿動態(tài)和神情氣質,并具體而細微地烘染出環(huán)境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