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功,常 紅,王龍飛
(1.漯河市功能區(qū)畜牧服務中心,河南漯河 462000;2.舞陽縣動物防疫檢疫中心,河南漯河 462400)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作為“四大懷藥”之首,醫(yī)家評價其“溫補”“性平”。山藥豆和山藥同屬于薯蕷科藥食同源性植物(Buckman 等,2018),主要成分及作用和山藥相同(邵禮梅和許世偉,2017),具有補肺益氣、健脾補虛、滋潤血脈、寧嗽定喘等功效(陳夢雨等,2020),但山藥豆常作為農(nóng)副產(chǎn)品被廢棄,導致經(jīng)濟效益損失。本試驗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懷山藥豆,研究其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為懷山藥豆在飼料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懷山藥豆為河南省溫縣山藥種植基地所產(chǎn)。
1.2 試驗設計及分組 試驗將120 頭體重一致、健康的28日齡外三元斷奶仔豬隨機分為4 組,每組3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頭,分別為I 組:飼喂基礎日糧(對照組),II 組:基礎日糧中添加1%懷山藥豆,III 組:基礎日糧中添加3%懷山藥豆,IV 組:基礎日糧中添加5%懷山藥豆。試驗為期28 d。
試驗日糧按照NRC(2012)豬營養(yǎng)標準配制,原料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
1.3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在河南省漯河市新興牧業(yè)開展,試驗期間豬只自由采食,日常管理按照場內(nèi)日常工作進行。
1.4 測定指標
1.4.1 生長性能 試驗開始前和結(jié)束后空腹稱重;以欄為單位記錄飼料投喂量和剩余量;根據(jù)采食量和末重計算仔豬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
平均日采食量/(g/ 頭/d)=(投喂量- 剩余量)/ 豬只數(shù)/ 試驗天數(shù)。
平均日增重/(g/頭/d)=(終末重-初始重)/豬只數(shù)/ 試驗天數(shù)。
料肉比= 總采食量/ 凈增重。
1.4.2 腹瀉情況 記錄仔豬每日排糞、腹瀉情況,腹瀉持續(xù)天數(shù)及仔豬耳標號,用以腹瀉率統(tǒng)計計算。
腹瀉率/%= 腹瀉頭數(shù)× 腹瀉持續(xù)天數(shù)/(總頭數(shù)× 試驗天數(shù))×100
1.4.3 血清生化指標和免疫性能測定 試驗結(jié)束后隨機從每個重復中挑選2 頭體重一致的仔豬前腔靜脈采血5 mL 于試管中,靜止析出血清,-20℃保存。血清生化指標采用XD-811F 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測定指標:血清中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 球蛋白(ALB/G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IgA、IgG、IgM 水平。
1.4.4 盲腸微生物數(shù)量測定 1.4.3 中采血的仔豬無菌采集盲腸內(nèi)容物10 g,無菌自封袋中冷藏保存并送至實驗室。采用選擇性培養(yǎng)基平板計數(shù)法檢測盲腸內(nèi)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微生物數(shù)量(Giang 等,2010),培養(yǎng)計數(shù)結(jié)果用l g(CFU/g)(即每克腸道內(nèi)容物菌落總數(shù)的對數(shù))表示。
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 表格進行初步統(tǒng)計,整理后用SPSS 26.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jié)果用平均值表示。
3.1 對仔豬生長性能及腹瀉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試驗I 組相比,試驗III 組、IV 組仔豬斷奶后1~7 d、8~28 d、1~28 d 平均日采食量分別提高6.7%、1.4%、2% 和8.8%、2.9%、3.7%,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13.9%、5.2%、5.6% 和19.7%、6.8%、7.5%,料肉比分別降低5.8%、3.2%、4% 和9.4%、3.9%、4%,腹瀉率分別降低38.9%、41.6%、45.5% 和38.9%、41.6%、63%,差異顯著(P<0.05)。
表2 對仔豬生長性能和腹瀉率的影響
3.2 對仔豬血清生化指標和免疫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各組斷奶仔豬血清IgM 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III 組、IV 組血清IgA、IgG 水平比試驗I 組顯著提升(P<0.05),血清IgA 水平II 組、IV 組相比I 組分別提高11.55%、12.44%,血清IgG 水平II 組、IV 組相比I 組分別提高5.45%、6.53%。
表3 對仔豬血清免疫指標的影響 g/L
由表4可知,各組試驗組仔豬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III 組、IV 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比I 組分別提升19.6%、26.5%;III 組、IV 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相比I 組分別提升10.25%、13.9%,差異顯著(P<0.05);丙二醛水平III 組、IV 組相比I 組分別降低18.8%、19.6%,差異顯著(P<0.05)。
表4 對仔豬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3.3 對仔豬盲腸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 由表5可知,II 組、III 組、IV 組比I 組腸道大腸桿菌數(shù)量分別降低1.04%、2.08%、4.67%,沙門氏菌數(shù)量分別降低0.35%、0.7%、0.7%,而乳酸桿菌數(shù)量分別提高0.6%、1.35%、3.75%,雙歧桿菌數(shù)量分別提高0.79%、3.32%、4.27%,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5 對仔豬盲腸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 Ig(CFU/g)
日糧添加促生長類藥物和高劑量氧化鋅能有效控制仔豬腸道有害菌,降低腹瀉的發(fā)生,但高鋅糞便會對土壤造成破壞性污染(周維仁等,2011)。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部第2625 號公告和194 號公告的實施切實從飼料端杜絕了抗生素和高鋅的應用,仔豬養(yǎng)殖生產(chǎn)面對的腸道健康及生產(chǎn)問題需探求改善或解決措施。
日糧添加山藥對環(huán)江香豬營養(yǎng)消化代謝影響的研究表明,山藥能顯著提高環(huán)江香豬日增重,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和干物質(zhì)的消化率(P<0.05)(周笑犁等,2012)。在試驗全程,III 組、IV 組比I組平均日采食量分別提高2% 和3.7%,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5.6% 和7.5%;料肉比分別降低4%和4%;腹瀉率分別降低45% 和63%,差異顯著(P<0.05),表明日糧添加懷山藥豆能提升仔豬生長性能,降低腹瀉率。
飼料添加懷山藥可以改善鯉腸道菌群組成結(jié)構(gòu),增強腸上皮防御屏障,提升機體免疫力(李衡等,2022)。而仔豬腸道微生物區(qū)系保持動態(tài)平衡同樣重要,仔豬在斷奶應激條件下腸道乳酸菌數(shù)量減少,大腸桿菌數(shù)量增加,易造成腸道菌群失調(diào),進而導致腹瀉發(fā)生(王杰等,2016)。在本試驗中,III 組、IV 組比I 組腸道大腸桿菌數(shù)量分別降低2.08%、4.67%,沙門氏菌數(shù)量分別降低0.7%、0.7%,乳酸桿菌數(shù)量分別提高1.35%、3.75%,雙歧桿菌數(shù)量分別提高3.32%、4.27%,表明懷山藥豆的添加能降低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腸道有害菌的數(shù)量,提高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腸道有益菌的數(shù)量,提升腸道菌群豐度,緩解或改善腸道菌群紊亂問題,維護仔豬腸道健康。
研究發(fā)現(xiàn),山藥多糖可不同程度地提高T 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NK 細胞的活性(趙國華等,200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害物質(zhì),GSH-Px 是機體中的過氧化物分解酶,能保護細胞膜免受過氧化物損害。在本試驗中,III 組、IV 組比I 組血清中SOD 活性和GSH-Px 活性顯著提高(P<0.05),且III 組、IV 組血清IgA、IgG 水平比I 組顯著提升(P<0.05),表明日糧中添加懷山藥豆能提高斷奶仔豬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提升免疫力。
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懷山藥豆能提升仔豬生長性能,降低腹瀉的發(fā)生,且有助于平衡腸道菌群,維護腸道健康,同時提升仔豬抗氧化能力。斷奶仔豬日糧中懷山藥豆的適宜添加比例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