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望,陸 萍,柴 鈺,陳麗雯,邢健東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心病科,上海 200071)
冠心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并發(fā)癥多的特點[1]。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現(xiàn)代醫(yī)學常采用抗凝、調脂、擴冠及外科手段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但不良反應多、手術禁忌證多[2]。中醫(yī)學認為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屬于“胸痹”“心痛”范疇,主要病因為患者年老體弱、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暢、寒邪侵擾等,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多為陰、陽、氣、血不足,標實常見痰濁、瘀血,宜采用益氣養(yǎng)陰活血為主要治療原則。既往文獻報道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優(yōu)勢顯著,具有不良反應小、療效良好等優(yōu)點[3]。參歸寧心合劑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自制中藥方劑,具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之功,臨床多用于治療氣陰兩虛兼瘀證。本研究旨在觀察參歸寧心合劑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氣陰兩虛兼瘀證患者9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40~75歲,平均(64.36±6.82)歲;加拿大心血管學會(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絞痛嚴重度分級中Ⅰ級15例,Ⅱ級20例,Ⅲ級14例;病程8個月至12年,平均(4.53±1.36)年;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高脂血癥20例,合并高血壓病24例。觀察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41~74歲,平均(64.42±6.85)歲;CCS心絞痛嚴重度分級中Ⅰ級16例,Ⅱ級18例,Ⅲ級15例;病程8個月至12年,平均(4.57±1.42)年;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高脂血癥22例,合并高血壓病21例。兩組性別、年齡、心絞痛CCS分級、病程、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符合《穩(wěn)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4]制定的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符合CCS心絞痛嚴重度分級表制定的心絞痛嚴重度分級Ⅰ-Ⅲ級標準[5];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6]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制定的關于胸痹氣陰兩虛兼瘀證的診斷標準[6-7]。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年齡18~75歲;近30 d內未接受心絞痛相關治療;依從性良好,配合研究者。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造血功能異常者;其他原因導致的胸痛者;合并心律失常者;合并精神障礙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者。
1.2 治療方法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戒煙戒酒、保證充足睡眠、低脂飲食、適當勞作。
1.2.1 對照組:給予穩(wěn)定斑塊、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心率、擴張冠脈等對癥治療??诜练ニ∑?批號200323)20 mg,1次/d;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批號190827)100 mg,1次/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爾片(批號170410)47.5 mg,1次/d;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批號170601)20 mg,2次/d。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歸寧心合劑治療。參歸寧心合劑組成:太子參、丹參、地黃、茯苓、赤芍、桃仁(去皮)、白芍(麩炒)各252 g,當歸168 g,木香、紅花各140 g,川芎、陳皮、甘草各84 g,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1 h,第2次加4倍量水,煎煮45 min,煎液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靜置12 h以上,取上清液濃縮至950 ml,加入200 g蔗糖,3 g苯甲酸鈉,冷卻,添加水至藥液1000 ml,攪拌均勻分裝即可??诜?,20 ml/次,2次/d。兩組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中醫(yī)癥狀積分: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8],主癥包括胸痛、胸悶,按無癥狀、輕微、中度、重度分別計為0、2、4、6分;次癥包括心悸、氣短、乏力,按無癥狀、輕微、中度、重度分別計0、1、2、3分,分數(shù)越高癥狀越嚴重。血脂和炎癥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血3 ml,離心后取上清液于冰箱內保存。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檢測甘油三酯,以膽固醇氧化酶法檢測總膽固醇,以均相酶比色法檢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4 療效標準 參照《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9]及硝酸甘油減停率進行療效評定。顯效:靜息時心電圖恢復正?;蜈呌谡?,心絞痛癥狀完全消失,治療結束后完全停用硝酸甘油。有效: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ST段回升超過0.5 mV,但未達到正常,心絞痛程度、持續(xù)時間、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改善,治療后服用硝酸甘油的劑量減少≥50%。無效:與治療前比較,心電圖無改變,心絞痛癥狀基本相同,治療后服用硝酸甘油的劑量減少<50%。加重: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降低超過0.5 mV,心絞痛疼痛程度、持續(xù)時間、發(fā)作次數(shù)增加,服用硝酸甘油的劑量增加。硝酸甘油減停率=[(治療前口服片數(shù)-治療后口服片數(shù))/治療前口服片數(shù)]×100%??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 見表1。治療前,兩組胸悶、胸痛、心悸、乏力、氣短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胸悶、胸痛、心悸、乏力、氣短癥狀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以上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炎癥指標比較 見表2。治療前,兩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以上指標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炎癥指標比較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77.55%高于對照組的44.9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胸痹多因中氣下陷,津液氣血運行無力,致痰濁瘀血痹阻心脈而發(fā)病。關于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氣陰兩虛夾瘀證的中醫(yī)治療,本文提倡益氣養(yǎng)陰治其本,祛瘀止痛治其標。既往研究證實,益氣養(yǎng)陰法及活血化瘀法治療胸痹已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10-11]。苗靈娟等[12]采用甘草湯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氣陰兩虛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結果顯示其能提高臨床療效,降低中醫(yī)證候積分,減輕患者的室性早搏癥狀。劉紅等[13]以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術后心絞痛患者,結果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時間及頻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西醫(yī)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西醫(yī)組。
參歸寧心合劑是本院多名醫(yī)師根據(jù)臨床經驗總結而成的院內制劑,方中太子參、地黃益氣養(yǎng)陰、生津潤肺;丹參涼血消癰、祛瘀止痛,配赤芍、川芎、紅花疏通脈絡、活血逐瘀止痛;白芍養(yǎng)血合營、柔肝止痛;桃仁活血祛瘀,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兩藥相配,活血化瘀,既能活血又可養(yǎng)血補血;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木香性溫味辛苦,與陳皮、甘草配伍,發(fā)揮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逐瘀、行氣止痛之功?,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太子參皂苷類、太子參多糖類、甾醇類、脂肪酸類具有心肌保護、抗氧化、降血脂、免疫調節(jié)等作用[14]。丹參、紅花可減輕缺血心肌受損,同時具有抗凝纖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5]。實驗研究證實,當歸、川芎配伍能降低血脂指標水平,減輕冠狀動脈粥樣斑塊[16]。本實驗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中醫(yī)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參歸寧心合劑可提高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氣陰兩虛夾瘀證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與李明子等[17]研究結果相似。
本研究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血脂指標,結果顯示觀察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參歸寧心合劑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參歸寧心合劑方中太子參、當歸、川芎、地黃、茯苓等多種藥物均有降血脂作用,從而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炎癥反應是推動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因素。多項研究表明,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可通過損傷內皮細胞、調節(jié)脂質代謝、促進血管平滑肌增殖參與動脈粥樣硬化中的炎癥反應[18-20]。本研究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參歸寧心合劑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太子參、赤芍、白芍、當歸等藥物具有強效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癥因子釋放,減輕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