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提升群眾獲得感
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切實用干部的辛苦指數(shù)換來群眾的滿意指數(shù)。全面精準問需。要以“共同締造”活動為載體,廣泛深入基層一線,面對面了解群眾所需所思所盼,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共同商議問計。要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群眾“主人翁”意識,變“大包大攬”為“共商共建”。接受評判問效。要以群眾滿意為第一追求,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公布公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效果清單“三張清單”,回應群眾關切,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孝感孝南? 吳緒光)
把錢用到老百姓心坎上
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確保把好事辦好、好事辦實,把錢用到老百姓心坎上。要聽民意謀項目。要發(fā)揚民主,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選擇群眾最急迫、最歡迎,政府能落地的項目,讓群眾有獲得感和榮譽感。要聚民力民智建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從規(guī)劃設計到建設全過程都要讓群眾充分參與,讓老百姓投工投勞、“共同締造”,確保項目既實用又質優(yōu)量足。要解民慮評項目。嚴格落實“三務”公開,解除群眾內心疑慮,讓群眾有充分知情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縣? 鄒紅)
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
黨員干部要當好“貼心人”。要立足基層實際、緊貼群眾身邊、聚焦民生重點,弄清楚項目是為了誰而實施、需要解決什么問題、能夠達到何種效果,找準切入口,保證項目能夠滿足群眾需求。要當好“有心人”。要在思想上動員,通過集中宣講、灣組座談、走訪入戶等方式,廣泛搜集、整合群眾智慧和建議;要在行動上動員,實行“小事群眾跟著干、大事集體帶著干、要事群眾督著辦”,激發(fā)群眾干事激情。要當好“暖心人”。要將群眾滿意度作為項目工作的評判標準,切實將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斷查漏補缺、完善工作,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京山? 王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