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彩金,譚素華,麥月婷
(廣東省陽江市中醫(yī)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陽江 529500)
嚴重膿毒癥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認為由于機體炎癥失控或過度炎癥反應所致,具有進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有研究指出,34 %~55 %的嚴重膿毒癥患者多伴有胃腸功能障礙,其可使細菌移位、菌群失調,不僅可使患者病情加重,還可誘發(fā)多器官衰竭,對患者預后造成嚴重影響[2]。穴位按摩是臨床常用干預措施,主要通過按摩相應穴位以刺激胃腸道蠕動,進而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吳茱萸熱敷是體表給藥,既可減輕機體不適感,又可避免有創(chuàng)操作,降低感染機會,且對患者體位無要求,更容易被患者接受[3]?;诖?,本研究分析穴位按摩聯合吳茱萸熱敷對嚴重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胃腸功能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嚴重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98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49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23歲~78歲,平均(66.45±4.12)歲;泌尿系統(tǒng)感染12例,肺部感染24例,其他部位感染5例,血液感染8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25歲~80歲,平均(66.87±4.61)歲;泌尿系統(tǒng)感染10例,肺部感染19例,其他部位感染11例,血液感染9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符合嚴重膿毒癥相關診斷標準[4],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腸功能障礙;患者或家屬簽署同意書;精神及認知正常。
存在3個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哺乳或妊娠期婦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 Ⅱ)[5]>20分;凝血功能異常;正在參與其他研究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機械通氣、抗休克、液體復蘇、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等基礎治療。
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觀察其病情變化;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定時開窗通風;及時遵醫(yī)囑實施護理及治療。
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穴位按摩聯合吳茱萸熱敷干預。①穴位按摩: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屈曲雙腿,操作者立于患者右側,左手掌心向下,并將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以掌揉法順時針對兩側氣海穴、天樞穴、中脘穴進行按揉,每穴按揉30次,再逆時針以同樣方法按揉上述穴位30次,隨后用大拇指指腹交替按壓足三里穴,每次按壓5 min,早晚各1次。②吳茱萸熱敷:取250 g吳茱萸置于微波爐加熱至咖啡色,放入布袋內并扎緊,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先在藥熨處用棉簽涂抹一層凡士林,再將溫度適宜的藥袋放于患者腹部,對右側天樞-中脘-左側天樞-氣海穴進行順時針推熨,力度保持輕而均勻;速度可稍快;力量可隨藥袋溫度降低而增大,并減慢速度,當藥袋溫度降至患者可耐受時,將藥袋放于患者腹部及神闕穴(臍中央、腹中部),每天2次,每次熱敷30 min。若患者皮膚局部出現水泡、皮膚瘙癢、灼熱等過敏情況,及時停止操作,并予以適當處理。兩組均連續(xù)干預7 d。
①胃腸功能:干預前、干預7 d后兩組腹腔壓力用OT-UD-Ⅱ型膀胱內壓儀(廣州恒愛醫(y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京械注準20162210079)測定,胃腸黏膜內pH值用胃管法測定。②睡眠質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6]評估兩組干預前、干預7 d后睡眠質量,該量表包括日間功能障礙、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質量等7個條目,每個條目計0分~3分,滿分為21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好。③APACHE-Ⅱ評分:由慢性健康評分、年齡評分、急性生理學評分3部分組成,總分值為0分~71分,分值越低提示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狀況越好。
3.3.1 兩組胃腸功能比較
干預7 d后,兩組腹腔壓力均降低,胃腸黏膜pH值均提升,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胃腸功能比較
3.3.2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7 d后,兩組PSQI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SQI評分比較分)
3.3.3 兩組APACHE Ⅱ評分比較
干預7 d后,兩組APACHE Ⅱ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APACHE Ⅱ評分比較分)
胃腸功能障礙是嚴重膿毒癥患者常見的一種合并癥,臨床癥狀表現為便秘、腹瀉、腹脹等,若不及時進行有效干預,可加劇患者病情,導致患者產生負性情緒,從而影響睡眠質量,不利于患者預后。有研究指出,在治療的同時輔以護理干預,可提升治療效果,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既往常規(guī)護理主要以基礎護理為主,未考慮到每位患者實際情況,導致護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預后效果不理想。故尋求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
中醫(yī)將嚴重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歸為“腹脹”“胃痛”等范疇,認為膿毒癥患者因氣陰耗竭、瘀毒內阻、毒熱內盛或大腸氣機不暢、通降失調、氣機郁滯而誘發(fā)脘腹脹滿。鼻飼后反流及胃潴留明顯,進而引起不排便、無矢氣等表現;而脾胃為后天之本,屬氣血生化之源,機體各臟腑功能均與脾胃吸收、運化有關,故臨床應遵循“顧護胃氣”為原則[7~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7 d后,觀察組腹腔壓力低于對照組,胃腸黏膜pH值高于對照組,PSQI評分、APACHE Ⅱ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予以嚴重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穴位按摩聯合吳茱萸熱敷可促進其胃腸功能恢復,改善睡眠質量。分析原因在于:通過對氣海、天樞、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進行交替按摩,可發(fā)揮鎮(zhèn)定安神、補中益氣、調理脾胃等功效;其中氣海穴有調經固經、益氣助陽之效,主治便秘、腹瀉、水谷不化等腸胃疾病,按揉此穴位可促進和刺激腸蠕動,還可促進腸道血液循環(huán),加快排便排氣;按揉天樞穴可理氣行滯,疏調大腸腑氣,腑氣通則可減輕或消除腸道功能失常癥狀;按摩中脘穴可達調升降、理中焦之效,可減輕腹脹、腹痛、反胃等癥狀,具有降逆利水、和胃健脾,促進排便、排氣之功;足三里穴具有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強健胃氣之效,按摩此穴位可使腸胃蠕動規(guī)律且有力,進而緩解胃腸功能癥狀[9~10];而吳茱萸歸胃、脾、肝經,生物堿為其主要成分,具有溫中止咳、散寒止痛、助陽止瀉之效,將其熱敷于神闕等穴位,藥力可經皮膚滲透直達病所,達到升清降濁、通腑行氣作用,可促使腸胃蠕動,減輕腹脹、腹痛癥狀,進而改善胃腸功能[11~12]。穴位按摩聯合吳茱萸熱敷,可發(fā)揮協同作用,從而減輕患者臨床癥狀,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穴位按摩聯合吳茱萸熱敷可改善嚴重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胃腸功能,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