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李春暉
冬日午后,選一個有陽光的日子,擇一安靜茶室生火煮茶,烤上柿子、紅薯、板栗、玉米……感受時光流淌,享受一份靜謐與愜意。這是時下十分受歡迎的休閑方式——
圍爐煮茶。
“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乍一聽圍爐煮茶這個名字,或許大部分人腦海中都會忍不住想起這首詩。
據(jù)說當下熱門的圍爐煮茶是在云南火塘烤茶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火塘茶也叫“烤茶”“炕茶”,每到冬日有閑時,云南少數(shù)民族人就喜歡一家人圍在一起喝茶,閑話各種家長里短。這種休閑且?guī)Ч诺鋬?yōu)雅的方式受到了大眾的喜愛,一個標準化的烤爐,一個小茶壺,搭配著點心、柿子、橘子、紅薯、板栗、花生……用瓷器、藤框、竹編或者木器等中式古樸的器皿盛裝。
而秋冬季節(jié)天氣轉寒,圍坐在一起取暖也是許多人喜歡的聚會方式。人們對溫暖的渴望由來已久,中國自古就有冬日吃烤物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里,吃上暖乎乎的花生、紅薯、栗子,搭配一壺紅茶或普洱,茶香氤氳中享受當下時光。許多人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來,慢下來,放松自己以獲得片刻的放松。而新中式環(huán)境下的圍爐煮茶,寒風起、炭火生,三兩好友圍爐閑話,談天說地,正好能給予當下年輕人難得的“松弛感”。
看起來像是“新晉網(wǎng)紅”的圍爐煮茶,其實并不是新鮮事物。煮茶是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之一,在中華文明鼎盛的唐宋時期,中國人喝茶就是煮著喝的。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五之煮中,專門闡述了煮茶的過程。白居易在《晚起》中寫道:“暖爐生火早,寒鏡裹頭遲。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边@幾句詩用來作為當代年輕人圍爐煮茶的文案也是十分合適。
圍爐煮茶只需要靜靜坐著就能享受幾個小時的靜謐和安逸。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還有什么比喝上一杯熱乎乎的茶更讓人覺得幸福呢?當下年輕人渴望的松弛感是什么呢?它也許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遠地自偏”,也許是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詩意棲居,也許是田園牧歌般的詩與遠方,也許是對“從前慢”的復古懷舊。只要和朋友在一起,有溫暖有美食,就是幸福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