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玲,林彩虹,王秋艷,廖艷芳,劉 歡,梅杏蘭,茹彩霞
(佛山復星禪誠醫(yī)院兒科,廣東 佛山 528000)
自我國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以來,兒科護理需求與日俱增[1]。與成人疾病不同的是,兒科疾病具有起病急、來勢兇以及變化快等特征,故護理人員需根據幼兒病情的變化制定一系列的護理方案[2]。再加之兒童因其年齡小,不會或不能準確表達病情,無法自主配合醫(yī)務人員的護理工作,使得兒科護理工作具有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等特點,這對兒科護士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培訓是提高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的重要舉措,既往的傳統(tǒng)層級培訓模式要求護士聚集培訓,分層級進行教學,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5],而護士需要輪轉夜班,護理工作繁重,往往難以參與培訓,導致培訓覆蓋率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培訓效果不佳[6]。故立足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通過系統(tǒng)的文獻調研,并通過對多年臨床實踐的分析,使用基于“互聯(lián)網+”的護理培訓模式替代傳統(tǒng)的層級培訓模式,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 月至6 月佛山復星禪誠醫(yī)院的73名兒科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納入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2 ~47 歲,平均年齡(36.7±9.2)歲。其中學歷為大專的12 例(16.4%),學歷為本科的59 例(80.8%),學歷為研究生的2 例(2.7%);其中護士44 例(60.3%),主管護師27 例(37.0%),副主任護師及以上2 例(2.7%)。所有納入護士在研究人員耐心講解下,均明確研究意義,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納入標準:1)從事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2)明確研究意義,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的護士。排除標準:1)進修護士,包括在我院進修的護士和我院到他院進修的護士;2)休假超過2 個月的護士;3)實習護士;4)未簽署知情同意書的護士。
1.3.1 建立師資隊伍 選取兒科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5 名成員組成培訓小組,所有成員均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且在兒科工作年限≥5 年,其中N5 層級1 人,N4 層級2 人,N3 層級2 人。小組成員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熟悉最新操作流程及操作規(guī)范。
1.3.2 培訓方式及內容 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培訓以及操作培訓兩大部分,其中理論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兒科護理理論、危重患兒轉運理論、兒科護理技巧、兒科急救技巧以及優(yōu)秀護理案例分析等,操作課程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機等常規(guī)醫(yī)療設備的使用、護理操作示范、兒科護理技術操作以及兒科應急護理技術操作等。理論授課及操作授課均以微視頻、云班課或釘釘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采取視頻會議等即時通訊模式進行答疑。
通過系統(tǒng)對比基于“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干預前后護士培訓覆蓋率、護士培訓滿意度、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以及護理質量得分等相關指標的差異,以期系統(tǒng)評估基于“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的臨床應用潛力。其中護理質量參考張煥梅[7]等設計的量表進行評分,共分為基礎護理、危重癥護理、??谱o理和病房管理四個維度,各維度的總分均為5 分,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好。本次研究所有數據錄入以及數據分析均由兩名調查人員完成,以充分避免因人為原因導致的研究結果偏倚。
采用SPSS 20.0 軟件處理各項數據,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s表示,并分別行χ2、t檢驗,P<0.05 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采用基于“互聯(lián)網+”的護理培訓模式對納入的73 名兒科護士進行為期一年的“互聯(lián)網+”層級培訓,具體內容如下。
經過為期一年的“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干預后,護士培訓覆蓋率從之前的60.3%(44/73)提升至100.0%(73/73),護士培訓滿意度以及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合格率均有顯著提高(P<0.05)。詳見表1。
表1“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干預前后培訓效果的比較[%(例)]
“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干預后,護士在基礎護理、危重癥護理、??谱o理和病房管理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詳見表2。
表2“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干預前后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s)
表2“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干預前后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s)
時間 基礎護理 危重癥護理 ??谱o理 病房管理干預前(n=73)4.1±0.3 4.0±0.4 3.9±0.2 3.8±0.6干預后(n=73)4.8±0.2 4.6±0.1 4.6±0.5 4.7±0.3 P 值 <0.05 <0.05 <0.05 <0.05
與其他科室相比,兒科具有護理風險高、護理內容多、護理工作繁瑣等特點[8]。這不僅要求兒科護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術能力,亦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高度的責任心。培養(yǎng)兒科護士核心能力是保障患兒診療效果的重要基礎,故探討通過科學有效的培訓方案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核心能力及專業(yè)素養(yǎng),向來是醫(yī)學界尤其是兒科領域的重要議題。本研究經臨床實踐發(fā)現,傳統(tǒng)的層級培訓模式存在人力資源浪費、護理人員積極性不高等缺陷,再加之受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常規(guī)線下層級培訓模式已無法滿足臨床科室培訓的需求[9]?;诖?,本研究嘗試使用基于“互聯(lián)網+”的護理培訓模式替代傳統(tǒng)的層級培訓模式,并對其臨床應用潛力進行系統(tǒng)研究。本研究結果表明,基于“互聯(lián)網+”的護理培訓模式能顯著提高護士培訓覆蓋率,提升護士考核成績及護理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既往,臨床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常采用線下層級培訓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分層管理,使護士形成梯隊形式,對不同層級的護士在履行相應護理職責時所需的專業(yè)知識與護理技能進行針對性培訓[10]。該培訓模式因具有針對性,并能顯著提升護士的崗位勝任度而被臨床廣泛應用。但隨著實踐深入,臨床發(fā)現線下層級培訓對人力資源需求較大,兒科護士往往工作繁重,很難兼顧日常工作與培訓,導致培訓覆蓋率并不高,加之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根據國務院疫情防控指引,要求減少非必要聚集性活動。疫情防控要求與傳統(tǒng)的層級培訓模式發(fā)生沖突,結合疫情防控要求,護士層級培訓亟需探尋新的教學方式。而隨著當前互聯(lián)網技術的深入發(fā)展,其已成為線上培訓的重要媒介[11]。首先,基于“互聯(lián)網+”的護理培訓模式可以事先將授課內容提前錄制好,培訓人員可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參與培訓,能顯著提升培訓知識覆蓋率。其次,通過“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針對難懂的知識點及護理操作要點,培訓人員可進行反復觀看及研究,也可以發(fā)起論壇及線上討論,能顯著提高學習效果,這亦是本研究中應用“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模式培訓后培訓人員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均有顯著提升的重要原因。此外,護理質量是保障診療效果的重要前提,基于“互聯(lián)網+”的護理培訓模式通過微視頻、云班課或釘釘在線等方式強調提升護理質量的重要性,并通過線上操作講解以及護理教學查房示范等措施指導培訓人員如何有效解決護理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加強了危急重癥及??谱o理操作的學習,且在線上課程培訓后,安排線上作業(yè)和考核,可充分督促培訓人員對學習內容進行及時鞏固與復習。事實上,既往曾有學者對“互聯(lián)網+ 翻轉課堂”的培訓模式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結果表明,“互聯(lián)網+”的培訓模式能顯著轉變護士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其學習效果[12]。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以“互聯(lián)網+”為技術依托,針對兒科層級培訓要求制定相應線上教學方案、教學計劃,促進“互聯(lián)網+”護理培訓的開展,能提高兒科護士層級培訓效果,并從宏觀角度為促進兒科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參考方向,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