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蓮,趙夏云,王青青,魏濤,楊靜,瞿飛
(1.貴州省園藝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6;2.羅甸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貴州 羅甸 550100)
菠菜(Spinacia oleraceaL.)是藜科菠菜屬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又稱菠棱、赤根菜、波斯草、鸚鵡菜。菠菜原產(chǎn)中亞細亞,后傳入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是蔬菜中較抗寒的葉菜類蔬菜之一,其適應(yīng)性廣,供應(yīng)期長[1-3],是南北各地秋、冬、春季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波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蛋白質(zhì),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zhì),營養(yǎng)價值較高。菠菜生長期短,全年可種。貴州省2022年夏季旱情嚴重,一部分蔬菜換檔提前,極大影響了秋菜的供應(yīng),而菠菜最快可30 d上市,能快速補充秋冬蔬菜市場缺口,保障市民菜籃子。為貴州菠菜的高產(chǎn)栽培提供技術(shù)支撐,從播種時間、品種選擇、地塊選擇、播種、整地與施肥、栽培與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紹菠菜露地栽培技術(shù)。
菠菜有較深的主根,直根略粗稍膨大,上部紅色,味甜可食。主要根群散布在20~30 cm土層內(nèi)。側(cè)根不發(fā)達,莖為短縮莖,生殖生長期間花莖伸長,高65~100 cm;菠菜的花為單性花,少量為兩性花;雌雄異株,少量雌雄同株;葉形有圓葉和尖葉2種,葉片族生在短縮莖上,葉色濃綠,質(zhì)地柔嫩,葉柄修長,為主要食用部分;播種用種子為菠菜的果實,呈不規(guī)則圓形,內(nèi)有種子1粒,被堅硬革質(zhì)外果皮包裹,分為有刺和無刺2種。一般儲藏條件下,種子可保留3~5年,但以1~2年的種子發(fā)芽力強。
菠菜是綠葉菜類蔬菜中耐寒力最強的一種,在貴州大部分地區(qū)能夠露地越冬,其耐寒力與植株生長發(fā)育、苗齡有親密關(guān)系,4~6片葉的植株耐寒力最強,幼苗只有1~2片葉,或幼苗過大,或?qū)⒁檗返闹仓?,越冬時易受凍害而死亡。菠菜生長適宜溫度為15~30℃,最適溫度為15~20℃,此時葉片增長最快。菠菜在長日照下低溫有促進花芽分化的作用,越冬菠菜進入翌年春、夏,植株會快速抽薹開花,夏菠菜未經(jīng)低溫也能夠花芽分化。
菠菜對水分要求較高,土壤濕度70%~80%的條件下生長最旺盛,葉片厚,質(zhì)量好,產(chǎn)量高。生長期缺水,生長減緩,葉肉老化,且易發(fā)生霜霉病,高溫、干燥、長日照下會促進花器官發(fā)育,提早抽薹。
菠菜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較廣,以保水、保肥、濕潤,pH 6~7.5中性或微堿性壤土為宜,菠菜為速生綠葉蔬菜,要求有較多的氮肥,應(yīng)在氮磷鉀全肥的基礎(chǔ)上增施氮肥。
波菜根據(jù)其種子(果實)的外形分為有刺種和無刺種2個類型。有刺種又叫尖葉波菜,種子有刺,葉戟形或卵形,先端尖,葉片較薄,成熟較早,耐寒性強,耐熱性較弱,適宜秋冬栽培,春播易抽薹,產(chǎn)量低;無刺種又叫圓葉波菜,種子無刺,種皮薄易發(fā)芽,葉片卵圓形,先端鈍圓,肥厚多皺,葉柄較短,耐寒性弱而耐熱性強,不易抽薹,成熟較晚,宜于春、夏兩季栽培[4-5]。
菠菜栽培以秋播為主,選用耐熱早熟的品種進行早秋播,當(dāng)年可采收;選用晚熟和不易抽薹的品種進行晚秋播,可越冬于次年春季收獲;也可選用耐熱和不易抽薹的品種進行春季和夏季栽培。因此,除夏季高溫外,不同品種菠菜幾乎全年可以栽培,露地過冬[6]。一般根據(jù)不同栽培季節(jié)、供應(yīng)目標(biāo)市場、消費習(xí)慣選擇適宜的品種。
2—4月可播種,3月中旬為播種適期。當(dāng)?shù)厝站鶜鉁剡_4~5℃即可播種,此時春季低溫,日照時數(shù)加長,容易提早抽薹,要選擇耐寒、抽薹遲的圓葉品種,生長期短,增施氮肥可促進生長,播后30~50 d分批采收。品種可選蔬菠8號、春秋大葉、歡騰、綠勝等。
7月至9月中下旬播種,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采收。此時天氣干旱,有陣雨,出苗困難,且在高溫長日照下也易抽薹。除選耐熱強的品種外,還應(yīng)采用催芽播種,并采取遮陰防暴雨等措施,以提早上市。播后30~40 d分批采完。品種可選廣東圓葉菠菜、超級翠綠338菠菜、日本春秋大葉、華菠一號、世美、全能菠菜等。
10中旬至11月上旬播種,12月至次年春采收。此季節(jié)最適宜菠菜生長,呈蓮座狀,葉片增多,莖葉肥壯,可獲得較高產(chǎn)量。選用耐寒、抽薹晚的尖葉品種,播后30 d開始采收,12月采收1次,次年開春采收1~2次,可有效解決蔬菜春淡供應(yīng)問題。品種可選蔬菠8號、菠雜10號等。
菠菜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較廣,pH 6.0~7.5的中性或微堿性壤土為佳,如土壤偏酸,可在地中撒施石灰,降低酸度,菠菜主根粗而長,入土深,吸水力強,耐旱不耐澇,所以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地塊栽培。
以細致整地、施足底肥為原則。整地時施腐熟農(nóng)家肥3 000 kg/667m2左右和三元復(fù)合肥(N-P-K=25-12-8)80 kg/667m2,深翻20~25 cm,使土壤疏松、土肥充分混勻,促進幼苗出土和根系發(fā)育。作寬1.5 m左右的高畦,溝寬30 cm、深10 cm,畦面耙平。夏秋季栽培開窄畦,利于排水;冬春季栽培開寬畦,可節(jié)約用地,提高產(chǎn)量。
菠菜用種量為10 kg/667m2左右,因有較深的主根,根直且稍膨大,側(cè)根不發(fā)達,因此不適于移栽,多采用直播法,以撒播為主,也有條播,條播行距10~15 cm。在播種前將種子的果皮搓破,便于種子在播種后較快吸水、透氣,有利于快速出苗。播種時畦面澆足底水,均勻撒種,用齒耙輕耙表土,使種子播入土,畦面再蓋一層過篩的細土或草木灰,厚度1 cm。
夏秋播種,因氣溫高,為保證出苗整齊一致,播前必須催芽處理,生產(chǎn)上常采用浸種催芽的方法,先將種子破殼,用溫水浸泡5~6 h,撈出后放在15~20℃環(huán)境下催芽,每日用溫水沖洗,3~4 d種子露白即可播種于大田。
第1次間苗在1~2片真葉后,間除過密苗、高腳苗、弱苗和病蟲苗;第2次在3~4葉期進行,及時間苗、補苗;4~5片葉時,按品種要求的株間距進行定苗,確保生長整齊。
因生長期短,植株矮小,除作為主菜栽培外,菠菜還可與其他蔬菜間套種,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chǎn)量。秋菠菜常與冬菜(大白菜、大蒜、洋蔥或青菜)套種,還可與其他種類蔬菜合理輪作換茬,實現(xiàn)“一年多茬蔬菜”高效種植,如在貴州省中部海拔600~1 300 m的地區(qū),可實行“春夏白菜-菠菜-紅莧菜-上海青-油麥菜/生菜”或“大白菜-上海青-茼蒿-蘿卜苗-菠菜”一年多茬種植模式,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單位面積種植茬數(shù),提高單位面積種植產(chǎn)量、產(chǎn)值等作用,增收效益顯著。
菠菜為速生綠葉蔬菜,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多氮肥,缺肥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葉片失綠變黃,生長緩慢,越冬波菜營養(yǎng)不足易發(fā)生未熟抽薹,降低品質(zhì)。氮肥過多,葉薄,抗性差。菠菜追肥應(yīng)掌握天熱宜稀,天冷宜濃;前期宜稀,后期宜濃的原則。追肥時不可把肥料撒在菠菜心葉中,否則容易造成燒苗現(xiàn)象。多次采收時,在每次收獲后都應(yīng)施肥,以促進小苗生長,加速菠菜生長提高產(chǎn)量。
春菠菜在生長初期一般不需施肥水,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到生育中后期,吸收肥水量加大,每次可追施硫酸銨15~20 kg/667m2,共追2~3次。
夏菠菜在高溫季節(jié)播種,待菠菜長出2~3片真葉后開始追施清糞水;4~6片葉時再追1次肥,糞水濃度逐漸較前1次加大,并加速效氮肥;生長旺盛期,每次追施尿素5 kg/667m2或硫酸銨10~15 kg/667m2,追肥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也可在3~4片真葉和6~7片真葉時各噴施1次1.2%尿素溶液,效果好[7]。
秋菠菜幼苗出土后,長到4~5片真葉時,應(yīng)分期追施2~3次速效性氮肥。追施硫酸銨10~12 kg/667m2,促進葉片加厚生長,增加產(chǎn)量,提高品質(zhì)。
越冬菠菜因生育期較長,可分冬前、越冬和早春3個階段進行施肥。冬前生長期50~60 d,結(jié)合灌水追1次肥,施硫酸銨10~15 kg/667m2。越冬停止生長期不需追肥,越冬后,于晴天結(jié)合澆水施入稀糞水。待氣溫逐步上升,結(jié)合澆水追施硫酸銨15 kg/667m2。
菠菜是需水較多的蔬菜,在空氣濕度85%左右,土壤濕度75%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最旺盛,葉片厚,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菠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水分,生長期缺水,長勢差,葉肉老化,易發(fā)生霜霉病,在高溫、干燥、長日照下,會促進花器官發(fā)育,提早抽薹。出苗后1~2片真葉應(yīng)適當(dāng)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4片真葉可適當(dāng)控水。視土壤濕度一般5~7 d澆水1次,整個生長期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以降低地溫,促進葉片生長。
播后7~15 d出苗,幼苗生長緩慢,雜草容易滋生,應(yīng)及時拔除,此時以人工除草為宜,切勿將小苗連同雜草一起拔除。結(jié)合除草進行適當(dāng)?shù)闹懈赏?,苗?~7 cm時,間苗并去除雜草。生長中期于施肥前去除雜草。
菠菜的病蟲害多發(fā)于幼苗期,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莖腐病、炭疽病、病毒病、菠菜潛葉蠅、蚜蟲等,尤其夏秋栽培的病害嚴重,應(yīng)以綜合防治為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學(xué)灌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消除病殘株,適時采收。
主要危害葉片正面,開始時葉上發(fā)生淺綠色大小不一的小斑點,直徑3~17 mm,無明顯邊緣。病斑擴大后互相連接成片,后期變褐枯死,葉片背面病斑上產(chǎn)生灰紫色霉層。病害從外葉逐漸向內(nèi)葉發(fā)展,由植株基部向上部葉發(fā)展。干旱時病葉枯黃,濕度大時多腐爛,嚴重的整株葉片變黃枯死。可在播種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4%拌種。于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扮劑600倍液,或8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50~35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每隔7~10 d交替噴灑1次,連續(xù)噴2~3次。噴霧時應(yīng)盡量把藥液噴到基部、葉背。
炭疽病在菠菜生產(chǎn)上發(fā)生較普遍,主要危害葉片和莖部。初期產(chǎn)生淡黃色的污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病斑,灰褐色,具輪紋,中央有小黑點。留種株主要被害部位是莖部,產(chǎn)生棱形病斑,上生有黑色輪紋狀排列的小粒點。發(fā)病初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等,農(nóng)藥交替使用,6~7 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病毒病又叫花葉病,植株被害后,從病株心葉開始出現(xiàn)葉脈褪綠,后心葉萎縮呈花葉,老葉則提早枯死脫落,心葉卷縮成球形。葉片變細變小,成畸形,節(jié)間縮短,呈叢生狀,新葉黃化。有的葉片形成不規(guī)則的深綠和淺綠相間的花葉,葉緣向上卷。嚴重時,心葉枯死,有的植株明顯矮化。病毒病主要通過蚜蟲傳播,其次是通過機械和接觸傳播。施肥不足,管理差,植株生長不良,抗病力弱,也易發(fā)病重,因此首先要切斷傳播途徑。在病毒病發(fā)病初期,用0.5%氯基寡糖素水劑500~800倍液,或25%病霉靈160~320倍液噴霧,20%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和1.5%植病靈1 000倍液交替使用。
成株期發(fā)生較為嚴重,表現(xiàn)為老葉變暗失去光澤,葉肉逐漸黃化,逐漸向上擴展,向下發(fā)展則根部變褐枯死。發(fā)病早的植株明顯矮化。天氣干燥、氣溫高時,病株迅速萎黃;在潮濕低溫條件下,病株可繼續(xù)存活一段時間,有時可長出新的側(cè)根,但遇高溫天氣即迅速枯死。高溫多濕易于發(fā)?。煌翜?0℃左右、土壤潮濕、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蟲多、線蟲多也易發(fā)病。選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10%治萎靈水劑300~400倍液,于發(fā)病初期噴施,10~15 d噴1次,連續(xù)2~3次。
菠菜潛葉蠅主要危害菠菜葉片,幼蟲在葉內(nèi)取食葉肉僅留下表皮,并形成較寬的隧道。輕者影響品質(zhì),失去商品價值,重者造成全田毀滅,損失嚴重。秋季施肥,實行冬翻地,可破壞越冬蛹越冬環(huán)境,清潔菜地,用粘蟲板誘殺成蟲??蓢?.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6 000倍液,或40%菊馬乳油3 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等。
蚜蟲成蟲、若蟲均群集于葉背面,尤其是嫩葉,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受害葉片葉緣向下卷曲,葉片皺縮變黃枯死,致使植株生長停滯。蚜蟲還能傳播多種病毒病,是蔬菜上危害較嚴重的害蟲之一。藥劑防治選用2.5%抗蚜威2 500倍液,或80%滅蚜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50%辟蚜霧超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一般6~7 d噴1次,連噴2~3次。蚜蟲一般聚集于植株的嫩頭、嫩葉、幼莖和葉背處,要重點對準(zhǔn)受害植株中上部的幼嫩部位施藥。
植株長到6~7片葉時可采收,根據(jù)市場行情一次性采收或陸續(xù)采收。收割完成后,把老葉、爛葉摘除,捆成把,放在陰涼處,或用塑料薄膜包裝好后,裝入冷庫短期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