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麗
廣東省惠州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廣東 惠州 516001
門診護理對門診日常管理工作實施是比較重要的,科學的護理模式指導能夠提高患者護理能力[1]。對于門診患者護理工作開展而言,完善的護理模式選擇是尤為關鍵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患者護理過程中,需要做好患者護理指導[2]。并且在門診護理工作開展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對門診自身的管理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門診管理工作實施中,應該做好門診精細化管理方案選擇和設計[3]。本研究選取醫(yī)院收治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患者護理工作實施質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廣東省惠州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本院實施精細化管理策略時間節(jié)點,將68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4例。實驗組男女比例為1:1,患者年齡范圍35~82歲,平均(45.52±2.65)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9:8,患者年齡范圍36~84歲,平均(45.84±4.26)歲。
納入標準: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均符合門診患者納入標準,患者在門診就診過程中已經了解本研究,本次研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對非自愿參與本研究,不屬于門診患者不予以納入,且患者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實施精細化管理,具體如下:①精細化護理計劃建設,完善各項護理指導工作,突出病人護理指導的優(yōu)勢和特點,需要完善病人護理指導計劃和方案設計,細化病人護理指導工作的實施指標[4];②改善心理支持,突出患者心理應對能力,減少患者心理障礙錯誤,從而提高患者心理護理指導水平,為患者護理質量控制提供幫助[5];③做好護理宣傳教育指導,通過視頻宣教、宣教手冊等多種方式進行門診就診講解,提高門診就診指導能力[6];④完善門診就診整改方案,從護患溝通視角著手,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護患溝通技能應用水平,突出門診護患溝通技能應用效果,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率[7];⑤完善門診護理技術,定期舉行門診護理技術培訓,提高門診護士的技能應用水平,如在分診、導診以及就診指導等方面作出培訓,提高門診護士的護理技能,同時在門診護理技術指導中,也應該做好護患溝通技能培訓,提高護士的溝通技能水平[8]。
①兩組患者門診護理質量評分,主要從基礎護理、??谱o理、護理認同等三方面進行對比,總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②護患糾紛發(fā)生率;③就診滿意度,以患者量化評分為主,其中,十分滿意的評分標準為,分值在85~100分范圍中間。滿意的評分標準為65~85分,而不滿意的評分標準則以低于65分為主。其中,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n×100.00%[9]。
選擇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以n(%)作為計數(shù)資料檢驗依據(jù),以χ2檢驗,以()作為計量資料的檢驗依據(jù),采用t對其校驗,P<0.05,表示有意義。
兩組患者門診護理質量評分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顯著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門診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門診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
實驗組患者護患糾紛發(fā)生率5.88%(2/34)顯著低于對照組23.53%(8/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76.47%,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就診滿意度對比[n(%)]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社會分工精細化、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xiàn)代管理的必然要求?,F(xiàn)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guī)范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對于門診患者管理而言,精細化管理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在患者管理過程中以該項管理方案為主幫助患者改善管理方案。一般情況下,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該制定戰(zhàn)略目標,完善戰(zhàn)略管理方案,進而保障在后續(xù)管理過程中能夠突出門診管理優(yōu)勢。
醫(yī)院門診護理是醫(yī)院日常護理工作開展的重要護理內容之一,在醫(yī)院現(xiàn)有護理工作開展中人們對于門診護理工作開展的認識在不斷提高[13]。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夠更好地突出門診護理優(yōu)勢,應該結合現(xiàn)有門診管理情況做好對應的管理評估方案[14]。通過精細化護理工作開展分析后能夠了解到醫(yī)院門診現(xiàn)有管理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為醫(yī)院門診管理工作評估奠定基礎,能夠突出醫(yī)院門診管理工作實踐能力[15]。
在醫(yī)院門診護理質量管理改革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護理改革分析和評估[16]。首先,在基礎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明確基礎護理工作開展和實施的關鍵性問題,做好基礎護理評價分析方案和策略。其次,在門診質量管理工作開展中加強消毒管理篩查,針對存有安全隱患的項目進行詳細的篩查和評估,這樣才能為醫(yī)院門診管理質量提升奠定基礎[17]。再次,對于門診醫(yī)護人員的技能水平培訓,為了在門診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突出門診管理工作實踐能力,需要在門診管理工作開展中提高門診醫(yī)護人員的崗位職責意識,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崗位責任制度,確保在崗位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合理的為患者提供支持,突出門診護理工作優(yōu)勢[18]。最后,在綜合素質提升上作出適當?shù)母倪M,按照門診現(xiàn)有管理工作開展需求,進行門診日常管理工作篩查和評價,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給予門診日常管理篩查,對科室管理風險,醫(yī)護人員的崗位應對能力作出詳細的分析,從而提高門診護理工作實施能力。
隨著現(xiàn)階段醫(yī)院門診護理改革工作推進,人們對于門診管理工作開展有了更高的認識,在該過程中實施門診護理改革也越來越迫切[19]。通過質量管理與精細化管理評估后,能夠有效為醫(yī)院門診護理工作開展奠定基礎,可以突出門診護理工作實踐能力和優(yōu)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醫(yī)院門診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以此為依據(jù)做好醫(yī)院門診管理篩查工作,提高門診管理力度,以此為醫(yī)院門診護理工作開展的質量提升奠定基礎[20-21]。提高醫(yī)院門診的管理服務水平,進而保障在醫(yī)院門診服務過程中可以提高門診服務能力,為患者順利就診提供幫助。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門診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開展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滿足患者護理需求,對患者管理工作實施的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且能夠提高門診管理質量,對門診就診滿意度的提升有一定幫助。首先,在兩組患者門診護理質量評分對比中得出,兩組患者護理指導的優(yōu)勢比較顯著,實驗組在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急救護理和病房管理等四方面對比中均好于對照組,該研究成果與吳小靜等人研究成果相符[10]。其次,在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fā)生率對比中得出,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fā)生率對比有差異(P<0.05),實驗組為5.88%,對照組為23.53%,該研究成果與李梅[11]等研究成果相符。最后,患者就診情況評價中得出,實驗組患者就診管理工作實施質量要好于對照組(P<0.05),其中,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4.12%,對照組為76.47%,由此可見,門診護理質量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滿足患者就診管理需求,對患者就診管理工作實施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該研究成果與張翠鳳[12]等研究成果相符。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由于精細化管理方案的選擇和實施,為門診護理質量控制提升奠定了基礎,并在護理工作中得出結論,該模式的實施能夠體現(xiàn)患者護理指導的水平,對患者自身護理工作的綜合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可以提高該管理模式在門診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突出該模式應用的指導特點,為患者管理的全面控制奠定基礎。同時,在患者管理和指導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幫助患者護理工作,提高患者護理指導能力,體現(xiàn)患者護理質量,突出患者護理價值。故而需要以患者護理指導為基礎,優(yōu)化患者護理條例。所以為了在門診護理工作開展中,能夠提高管理質量,應該以精細化管理為基礎,完善護理指導方案和對策,這樣才能確保在門診護理指導工作開展中,更為有效的突出門診管理指導水平。除此之外,在門診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中,也應該不斷改進就診管理指導方案,細化各項就診管理方案,從而更為有效地為門診護理工作實施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