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娥 甘肅省武威第十九中學 733000
范軍 甘肅省武威第二十四中學 733000
七年級數(shù)學題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樣一道題:一件商品成本m元,如果按成本增加12%定價,商品的售價應該是多少?現(xiàn)在由于活動促銷,按原價的75%出售,現(xiàn)在售價應該是多少?每件商品的盈利是多少?以這樣的題目為基礎,在考試和練習中還會出現(xiàn)變式訓練題:一種商品,先提價15%,以后又降價15%,現(xiàn)在的價格與原來商品的價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故對于成人理解比較容易的利潤率,他們反而較難理解.即使在講解時教師明確了如何進行計算,學生還是覺得模糊不清,難以明晰.
鑒于上述情況,當時學生所接觸到的有關數(shù)的計算還較少,所以筆者對這個問題并沒有深究.在學生學習了分式計算后,筆者決定開展一節(jié)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來解決這道當時困擾他們的疑難問題,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合作.在教學中通過開展教學互動,引領學生體會活動過程,積累活動經(jīng)驗,培養(yǎng)表達能力,增強學習信心.
通過開展數(shù)學活動,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提出問題,從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最后交流體會,反復經(jīng)歷思維活動過程.在相互交流中,學生加強課堂互動,吸取學習經(jīng)驗,不斷提升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同學們,我們看一下這道題目,你還知道它的答案嗎?
問題1:一種商品,先提價15%,以后又降價15%,現(xiàn)在的價格與原來商品的價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1:價格不變.
生2:不對,價格下降了.
學生爭論不休,沒有肯定的答案.
生3:老師,我可以這樣計算,設原來的價格為a,則現(xiàn)在的價格為a(1+15%)(1-15%)=0.9775a<a,所以商品的價格應該是下降了.
師:很好,那么我把這道題目變一下,大家看看答案又是什么?
問題2:一種商品,先降價15%,以后又提價15%,現(xiàn)在的價格與原來商品的價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1:肯定是提高了.
(不一定吧,也許是不變,學生竊竊私語,有的學生開始安靜下來進行列式計算.)
生4:老師,我列出了式子,a(1-15%)(1+15%)=0.9775a<a,價格還是下降了.
師:剛才兩個問題讓我們知道所有的數(shù)學問題不能想當然解決,應該通過計算,用數(shù)據(jù)說話.為什么剛才兩種情況都是降價呢?請大家討論,注意用數(shù)據(jù)說話,可以舉例說明.
第一小組:我們組列舉了一個特殊值,假設商品原價是100元,第一種是先提價,商品價格變?yōu)?15元,接著在115元的基礎上降價,降價比提價要多,所以最終商品價格下降了.第二種是先降價,商品價格變?yōu)?5元,接著在85元的基礎上提價,提的價比降的價少,所以最終價格也是降低了.
(聽完第一組的匯報,學生又開始討論,第二組率先舉手.)
第二小組:我們組沒用取特殊值,假設商品原價是a元.先降價,下降了a的15%,降得多,價格變?yōu)?.85a;再提價,價格提高了一個較小數(shù)的15%,提得少,因此價格比原來降低了.
師:很好!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先提后降還是先降后提,只要提和降的百分率相同,價格都會比原價低,但是問題1和問題2最終的價格一樣嗎?
生4:價格一樣,因為列的兩個式子按照乘法交換律是相等的,所以結(jié)果自然相等.
師:是的,如果提價和降價的百分率變了,會影響比較的結(jié)果嗎?
問題3:如果提價和降價的百分率都為10%,大家覺得結(jié)果是什么呢?
(學生不再脫口而出,開始低頭計算.)
生5:結(jié)果還是比原價低,a(1+10%)(1-10%)=a(1-10%)(1+10%)=0.99a<a.
師: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先提價還是先降價,只要提價和降價的百分率相同,總價都會比原價低,而且提價和降價的百分率越高,與原價的差距越大.讓我們好奇的是最終的價格和百分率有什么關系呢?請大家討論一下.
生6:我們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發(fā)現(xiàn)其中的關系,當百分率為10%時,最終價格是a(1+10%)(1-10%)=a(1+0.1)·(1-0.1)=a(1-0.12)=a(1-0.01)=0.99a;當百分率為15%時,最終價格為a(1+15%)(1-15%)=a(1+0.15)(1-0.15)=a(1-0.152)=0.9775a
師:非常好,如果我們把百分率用x來表示,你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嗎?
生6:應該可以這樣表示a(1+x)(1-x)=a(1-x2).
師:好的,現(xiàn)在對于降價和提價百分率一樣的情況,我們已經(jīng)很清楚了,價格都會比原價低.如果想讓變化后的價格和原價一樣,百分率就不能一樣,那么提價和降價的百分率之間應該是什么關系呢?
問題4:一種商品,先提價25%,再降價20%,現(xiàn)在的價格與原來的價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討論之后,在黑板上進行展示.)
生7:我們把原價看成1,變價后的價格可以表示為1×(1+25%)(1-20%)=1×1.25×0.8=1,所以價格和原來是一樣的.
師:怎么樣才能使價格不變,大家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了嗎?
生8:我知道了,一開始提價之后,價格變高了,再降價的百分率就要少一些,這樣價格就不會改變.
生9:我發(fā)現(xiàn)(1+25%)(1-20%)=1.25×0.8=1,所以價格是不變的.
師:大家的觀察都很仔細,想保持原價,在先提后降時,降價的百分率要比提價的百分率小.如果先降后提,想保持原價,那么百分率又是什么關系呢?
(馬上就有學生舉手回答.)
生10:先降后提,因為一開始價格降低了,所以在提價時百分率只有高一點,才能保持原價.
生11:我們從數(shù)據(jù)計算也可以這樣看,(1+25%)(1-20%)=(1-20%)(1+25%)=1,通過乘法交換律發(fā)現(xiàn)結(jié)果不變,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先降價20%,再提價25%,這樣結(jié)果不變,回到原價.
師:這樣看來,只要保持降價百分率比提價百分率低,就能保持原價不變.至于是先降價還是先提價,其實都沒有關系.
(學生一致表示同意.)
師:我們還需要考慮一種情況,只知道一個百分率,但是又要保持價格不變,怎樣才能很快算出另一個百分率呢?有沒有一個公式可以直接套用呢?
問題5:一個商品,如果先提價百分率為x,再降價百分率為y,要想保持價格不變,兩個百分率之間應該是什么關系?
(學生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討論,最后選出幾位代表發(fā)言.)
生10:我們仿照問題4可以這樣列出一個算式:(1+x)(1-y)=1,因此1-y=,通過化簡可以得出y=
師:太厲害了,這個算式可以在我們知道提價百分率的情況下,輕松算出降價的百分率.如果我們知道的是降價百分率,需要去算提價百分率,這時該如何操作呢?
生9:老師,這非常簡單,我們同樣可以利用上面的算式進行化簡計算,x=
生8:這些式子太麻煩了,我們也記不住,我覺得不如這樣統(tǒng)一,x-y=xy.也就是說提價百分率比降價百分率要高出兩個百分率的乘積.
(這些算式還是太復雜了.)
生12:老師,上面的計算結(jié)果雖然是對的,但是過程太麻煩了,有沒有更加簡單的方法呢?
師:我們一起看黑板,還是按照單價1 進行計算,如果說一種商品提價25%之后,需要降價多少百分率才能跟原價一樣呢?首先提價后的價格為1×(1+25%)=,要想回到原價,需要乘以它的倒數(shù),也就是1-,相當于降價了20%.我們也可以換個數(shù)據(jù)試一下,假如降價25%,要提價多少,才能回到原價?降價后的價格為1×(1-25%)=,恢復到原價也就是乘以它的倒數(shù),也就是1+.通過這兩個舉例,你們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了嗎?你能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嗎?
師:很好.我們檢驗一下能不能用它解決具體的問題呢?
問題6:一種商品,提價了10%,現(xiàn)在活動結(jié)束恢復原價,應該降價多少百分比?(精確到0.1%)
(學生思考后紛紛得出答案9.1%.)
師: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大家覺得自己探究出來的結(jié)論是不是印象特別深.各位同學的表現(xiàn)都非常棒,積極參與討論,踴躍思考.希望大家能記住這種探究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應圍繞學生的具體學情來展開.在本課中,教師通過設計一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開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在交流互動中,學生展現(xiàn)了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提出問題,從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新課標的要求是不謀而合的,這也是我們想要取得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