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莉華
(杭州市中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07)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發(fā)病率愈來愈高。在臨床上,高血壓屬于高發(fā)疾病,一旦患病則需進行終身治療,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高血壓治療中若沒有得到較好的護理,對血壓控制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危害。所以,加強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控制,可使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效降低?,F階段的醫(yī)療技術還不能根治高血壓,只能通過改善病情的方式治療?,F階段,護理干預措施在高血壓患者治療期間受到了充分重視,其可使患者的血壓得到有效控制,進而控制病情的發(fā)展。基于此,對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成為當今醫(yī)療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旨在分析舒適護理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68 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 例。對照組中男19 例,女15 例;年齡47 歲~79 歲,平均年齡(60.81±5.71)歲,高中及以上學歷18 例,高中以下學歷16 例。研究組中男21 例,女13 例,年齡43 歲~81 歲,平均年齡(61.09±6.16)歲,高中及以上學歷15 例,高中以下學歷19 例。2 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宣教及用藥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上加用舒適護理,內容如下:心理干預:通過患者負面心理情緒的表現,醫(yī)生和護理人員積極和患者與家屬溝通,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強化宣教力度,對疾病的發(fā)病因素、治療方法等相關內容向患者介紹,防止患者由于緊張等不良情緒加重病情;醫(yī)護人員還需要鼓勵患者發(fā)泄情緒,放松心情,增強治療信心,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與幫助,幫助患者解決困難和不適。環(huán)境干預:護理人員應該積極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保證病房的干凈與清潔,確??諝庑迈r,溫濕度適中;促使患者與患者間有效溝通,分享治療期間的經驗,使患者的治療信心明顯提高。輸液干預:治療期間尤其是靜注的過程中,需要使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的減小。靜脈注射通常很容易引發(fā)患者痛苦,因此,護理人員應該保證力度的均勻。倘若在靜注時患者出現不適,需要立即通知醫(yī)生并進行針對性處理,防止患者受到傷害。飲食干預:治療過程中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確?;颊邫C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和平衡,進而使病情快速恢復,指導患者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海產品與肉類等。此外,護理期間還應該指導患者加強運動鍛煉,促使患者抵抗力的增強。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向患者與家屬認真介紹藥物的治療方法與相關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按時用藥,使患者自我保健能力顯著增強。
1.3 觀察指標觀察參考組、研究組患者的心理情緒、護理有效率的變化情況,對調查的結果進行細致的統(tǒng)計,做出相應的比較。其護理效果分為:顯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臨床體征趨于穩(wěn)定,血壓下降至正常水平。有效:護理后,患者自身的病情有所改善,血壓略有降低。無效:實施護理措施,其血壓、病理體征沒有好轉,疾病情況依舊嚴重。護理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依據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對研究組、參考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況做出研究、調查,兩個量表各有20 個題目,分為1~4 級,全部換算為0~100 分,SDS 評分在52 分以上認定其為抑郁,SDS 評分、患者的抑郁程度成正相關性變化,評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嚴重,SAS 評分在51 分以上認定是焦慮,SAS 評分與患者的焦慮程度同步變化,評分越高,其焦慮程度更加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此次研究所的數據,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軟件做出分析、處理,采用(±s)代表計量資料,使用t 進行計量資料的檢驗,使用χ2進行計數資料的檢驗,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0.5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我國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會使患者出現血壓波動,嚴重還會使患者出現暈厥、腎衰竭等并發(fā)癥,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現階段我國在治療該疾病時,需要長期的服用降壓藥,但是由于治療周期較長,患者極易出現負面的心理情緒,降低治療的依從性,針對這一現象,醫(yī)護人員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也要從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生理護理三方面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在心理護理中,醫(yī)護人員要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方式,解答患者的心理的疑惑。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在環(huán)境護理中,醫(yī)護人員需要進行定期的清掃、通風、消毒等工作,并且要對病房的溫度、濕度、光線等進行調節(jié),為患者營造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在生理護理方面則包括用藥指導、運動護理等。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0.59%(P<0.05);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高血壓護理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