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嘴角發(fā)紅、起泡,又痛又癢,張不開口,說不出話……這種痛苦您經歷過嗎?您是不是在想,怎么又“上火”了?很多人認為爛嘴角是“上火”所致,就吃各種“敗火”藥治療,結果皸裂的嘴角始終沒有愈合。其實,出現這種表現不一定就是“上火”,而是患上了口角炎。
口角炎是口角部位皮膚和黏膜出現的炎癥,俗稱“爛嘴角”,經常發(fā)生在口角黏膜的一側或兩側。其最初表現為口角發(fā)紅、發(fā)癢,接著上皮脫落,形成糜爛、浸漬或裂痕,張嘴時口角開裂且易出血,連吃飯說話都受到影響。
按病因不同,口角炎分為營養(yǎng)不良性口角炎、球菌性口角炎和真菌性口角炎。營養(yǎng)不良性口角炎多發(fā)生在B 族維生素缺乏者中;球菌性口角炎由鏈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見于老年無牙的患者;真菌性口角炎由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
春天是口角炎的多發(fā)季節(jié)。這是因為在漫長的冬季,人們攝入的新鮮蔬菜相對較少,體內的維生素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如果春天不能及時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就很容易引起維生素缺乏,其中維生素B2缺乏是引起營養(yǎng)不良性口角炎的“罪魁禍首”。此外,春天氣候干燥,人的皮脂腺分泌減少,口唇及周圍的皮膚很容易干裂,此時又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jié),如果不注意衛(wèi)生,潛伏在口角周圍的細菌很容易乘虛而入。因此,春季應積極防治口角炎,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營養(yǎng)。春季要注意平衡膳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 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蘿卜、新鮮綠葉蔬菜等。由于B 族維生素很不穩(wěn)定,遇水容易分解,加熱時易被破壞,因此做飯時米不要反復淘洗,蔬菜加熱時間不宜過長,炒菜時加點醋有利于維生素的保存。平時應多喝水,可多吃些有生津、止渴、滋陰作用的梨、荸薺、藕等食物。
2.保持清潔。重視面部的清潔衛(wèi)生和滋潤保健,飯后應及時洗臉,將嘴角擦干。同時還要養(yǎng)成經常飲用開水的習慣,有利于提高機體、皮膚的滋潤度。嘴唇口角干燥起皮時,可搽防裂油,如凡士林、魚肝油或油脂性護膚霜。但千萬不可擦甘油,因為甘油不是油脂,它有脫水作用,導致皮膚干燥。
3.不舔嘴角。口唇干燥時,注意不要用舌頭去舔。人們舔嘴角,是想使嘴唇和口角濕潤些,緩解口唇干燥產生的癥狀。然而在干燥空氣中唾液很快蒸發(fā),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干燥問題,相反會把唾液中的微生物帶至裂口中,引起感染,加重口角炎癥。
4.藥物療法。營養(yǎng)不良性口角炎,治療應加強營養(yǎng),補充復合維生素B;球菌性口角炎,治療應局部清洗干凈后,用抗生素(如紅霉素軟膏)涂擦,同時可口服廣譜抗生素,可用青霉素V鉀片、磺胺類藥、螺旋霉素等口服;真菌性口角炎,治療應局部用制霉菌素液清洗、擦干,然后局部涂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注意此病不宜使用廣譜抗生素。如已經發(fā)生糜爛發(fā)炎,可用1%的龍膽紫藥水在口角上每日涂兩次。經過這些簡單的治療,絕大多數口角炎能很快治愈。創(chuàng)面結癡時,禁止強行撕掉干痂,應讓其自愈后脫落。
5.驗方療法。民間一些運用中醫(yī)理論來治療口角炎的方法,如用硼砂末、蜂蜜各20 克調和,均勻涂擦患處;或用燒熟的米湯洗口角,每日3 次,均有一定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