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焱(譯)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視力也會一天不如一天,尤其到了40歲以后,視網膜細胞敏感度和色覺都會逐漸減弱??茖W家一直都在探索研究延緩視力衰退的辦法。近日,《老年人》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盯著深紅色的光線三分鐘,可以顯著改善日漸衰退的視力。這項研究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眼科研究所。
對40歲左右的人來說,視網膜細胞就開始老化。人體器官老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產生能量和增強細胞功能的線粒體開始衰退造成的。視網膜中的光感受器是線粒體最密集的地方,對能量需求非常高。因此,視網膜的衰老速度也比其它器官都要快。當能量減少70%時,就會導致光感受器功能顯著下降。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眼睛暴露在650-900納米的深紅光線下時,可以改善線粒體功能,增加能量生成,減少活性氧的產生,還能降低視網膜中與年齡相關的細胞死亡速度,顯著改善了感光細胞的功能。視網膜感光細胞是由調節(jié)色覺的視錐細胞和提供周邊視覺并適應昏暗光線的視桿細胞組成。視桿細胞主要在暗光情況下發(fā)揮作用,沒有色彩識別功能,所以我們在光線昏暗的條件下分辨不出顏色。視錐細胞是感受強光和顏色的細胞,對弱光和明暗的感知不如視桿細胞敏感,而對強光和顏色則具有高度的分辨能力。因為在視網膜的黃斑中央凹處,只有視錐細胞,光線可直接到達視錐細胞,故此處感光和辨色最敏銳。此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670納米的LED紅光燈治療對年輕人幾乎沒有影響,但對40歲及以上的參與者效果顯著。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又招募了20名年齡在34歲至70歲的健康參與者,其中13名為女性,所有人均為正常色覺。參與者在早上8點到9點之間,單次照射3分鐘670納米的深紅光后,顯著改善了藍黃色色覺軸和紅綠色色覺軸的顏色對比度閾值。藍黃色閾值平均提高了17%,紅綠色閾值平均提高了12%,并可持續(xù)長達一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藍黃色對670納米的紅光照射比紅綠色更敏感,可能是因為與不同錐體各自的線粒體群有關。不過,有6名參與者在使用紅光治療后,視力沒有任何改善。進一步探究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照射時間至關重要。670納米的深紅光僅在早晨才能有效改善視力。這種時間依賴性效應很可能是由于線粒體功能在一天中表現(xiàn)出的變化有關。因此,在早上給眼睛照射紅光是改善視力下降的關鍵。
因為670納米紅外光與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光線沒有多大區(qū)別,LED設備簡單低能耗,研究團隊成員神經學家格倫·杰弗里說:每周使用一次簡單的LED設備為視網膜細胞中已經下降的能量系統(tǒng)充電,就像給電池充電一樣。這是一種簡單、安全且易于操作的治療方法,可以減緩視力衰退的步伐。這一研究成果開發(fā)成廣泛使用的成品設備還需要一些時間,因為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參與者之間視力的改善水平不同,需要更仔細地研究發(fā)現(xiàn)可能影響結果的其他變量。